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悲悯:人在历史中如何选择

悲悯:人在历史中如何选择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522 更新时间:2024/2/24 9:31:57

学者德威曾论及:“悲悯意味着对‘他者’无所不予的包容。”从这句话来看,悲悯似乎是一种描述对他人态度的概念。用悲悯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即是给予他人无条件的尊重及谅解。悲悯,是一种友善的态度、对他人的诚心接纳,通过悲悯,人能够达到自我与世界的解,温暖每一个遇到的人,并且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感激,从而实现自我人格的通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莫言的长篇小说《红树林》中,以采珍珠为生的陈珍珠和小海家庭横遭不幸,然而他们并没有因命运的不公而愤怒控诉,而是在变换的时代中始终坚持着家族的采珠手艺,并坚守着自己做人的准则。他们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坚韧,承受着命运的折磨,挺过难关。在坚守自己的同时,陈珍珠甚至用精神力量感化了自己身边的人,换得了三陪女许燕的转身和漠残忍的小虎的些许柔软。陈珍珠姐弟用自己的坚持,彰显了人性的尊严,他们用悲悯的返碧谨态度对待人生,从而收获了黑暗中的星星光芒。

然而,不是每段苦难都能得到缓冲,也不是每个选择都有可能换来收获。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承受着苦难的洗礼,渴望用自己的挣扎获得一丝丝救赎。但由于人的有限性与其追求宇宙终极实在的意图相冲突,人的苦难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它不是突如其来降临在人身上的天灾、人祸,而是由于人本质的“邪恶、丑陋、龌龊、必死、软弱、无能,由此注定了人是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因此,我们永远只能缅怀过去的苦难,但却对现存的苦难浑然不觉,“带着为人的劣性和打不破的坚韧”。

由此,笔者想到了谍战剧《麻雀》。《麻雀》的剧情发生在人类冲突集中爆发的时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漏基的全球背景下,中国正经历着民族矛盾和民族内部矛盾同时爆发的局面。陈深是日伪军上海区特务总部行动处一组组长,但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共产党派来潜伏在特务总部内部的卧底,他与同样潜伏在行动处的国民党特务唐山海和碧城一样,企图窃取事关民族存亡的归零计划。

故事起初似乎非没有“立场”。陈深同行动处处长毕忠良是昔日一同在抗战战场上结下过生死交情的好哥们。两人在行动处关系紧密,如影随形。并不见陈深私下对毕忠良有道德上的谴责之意。陈深在行动处的表现半点不像是心狠手辣的特务,反而像是个心地善良的活菩萨,每次都要靠毕忠良的保护蒙混过关,不禁让人怀疑他作为党员的思想素质和意志力。而他与内心知晓是国民党的唐徐二人明知是将来的对手却仍毫无芥蒂,多次相救。

陈深一次次面对着道德和情感上的双重考验。他既不能表现出心慈手软、被特务总部的人发现是特务,又不能为了保护身份,而不对组织的危险施以能力内的帮助,而他内心又十分恐惧直接去夺取善良的人、甚至是不那么邪恶的人的生命。他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我只想去当个剃头匠。”在由他亲自押送他组织的上线,同时也是他的嫂子的宰相赴死的途中,他曾经试图营救宰相,即使要以他自己的死为代价。而宰相此时对他说了一番话,而其中笔者认为最有概括性的一句是:“你是我们大家的希望。”然而陈深对此回答是:“我做不到。”

陈深与嫂子的这两种态度对比,引起了笔者对悲悯究竟应该如的思考。对于陈深而言,目睹亲人在眼前被害而无能为力是痛苦的,他深深地体会到嫂子失去生命的不舍,物伤其类,感到放弃嫂子似乎佐证了世间事确是超越人的意志的悲哀,那种努力便能得到回报的愿景被击得粉碎。而嫂子则说:“你是我们大家的希望。”她知道苦难是普遍存在于人类之中的,但是生而为人她不得不面对,也不得不选择。即使无法预见到战争的结局,更无法预料到战争结束后的一切,在当下,她仍然选择承担起自己的命运,承担起自己的选择可能给其他人的命运带来的改变。在此她的意志转化为实践托起了自己对整个世间苦难的理解和救赎。

至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对开头这句话重新阐释:

“他者”,不仅意味着他人,它是一种旁观性的指引,意味着我们站在旁观的角度上,客观地,不带感情色彩的关照客体,“他者”也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慧薯是整个人类;

“无所不予”,意味着对“他者”的这种包容是无条件的,不因客体的属性不同而对之加以个人好恶以及价值判断的区分,也不因条件不同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包容”是一种不干预的态度,由于对苦难根本性的理解,尊重才是真正理解的态度。

悲悯并不是单纯对困境的怜悯。

由苦难出发,以苦难作为行动的动机,企图用行动的成果来解救即时的苦难,不是悲悯。

只有在明了了苦难是普遍存在于整个人类命运中的固有属性,却义无反顾的承受下去,由爱出发作出生命的选择,才是真正的悲悯。正如知常所言,“人生有意义,固然值得一过,人生没有意义,同样值得一过。““人的生命力量不仅表现在能够征服挑战,而且尤其表现在能够承受挑战。“虽然我们无法把握选择的意义,但坚持内心的选择并选择承担其发生后的一切意义,也是一种悲悯。选择以信念作为选择的标准,我们便不再孤单,而通过信念在人们头脑中的不断流传,成为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单元,真正在有限中连接无限。

参考献:

1:陈丽萍、圣民《浅议莫言笔下的悲悯》,萍乡学院学报,第32卷第5期。

2:胡伟希《论悲悯与共通感——兼论基督教和佛教中的悲悯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潘知常,《生命的悲悯:奥斯维辛之后不写诗是野蛮的——拙著〈生命美学论稿〉序言》,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4:何宇轩、周春英《关于人的苦难与悲悯——由莫言〈生死疲劳〉说起》,名作欣赏,2016(9)。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有含义对现在又影响的典故,比如说结绳记事此类的,文化底蕴高的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最典型的当然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闻鸡起升耐瞎舞,吵空这几个了,基本上是小学生必须知道的故事之亩老一了,当然也影响了很多人。请阁下去买一本小学生成语字典俯首皆是笨鸟先飞——笨拙的鸟先飞起来。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怕赶不上别人,抢先动手。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

  • 小学课本里的长征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小学课本里的长征故事有《七根火柴》《丰碑》《飞夺泸定桥》《金色的鱼钩》等。《七根火柴》描述了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言毕,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

  • 狗窝里励志故事有个钉子的故事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一个钉顷差渣子的故事》。《狗窝里励志故事》当中雀悄有个钉子的故事是《一个钉子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爸爸告诉他发脾气或者和人吵架的时候,可以把钉子钉在院子的篱笆上,在能够控制脾气的时候,爸爸让他把庆消钉子拔出来。励志故事的特点是故人心可以有效的传达给读者信息。

  • 中国历史上有那些西安籍贯的名人.帝王将相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轩辕黄帝、神农炎帝(出生于宝鸡)、大禹、周文王、周武王、秦穆公拦宴销、秦孝公、秦始皇、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姜太公、祥滑王翦、白起、卫青、霍去病、李广、马援、李靖、郭子仪、杨门虎将、韩世忠、张骞、苏武、简游班超、张仪、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杜牧、王昌龄、柳宗元、

  • 怎样知道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确定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有以下几点: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在公司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

  • 立木取信的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立木取信是指商鞅通过利用让百姓搬一块木杆从南门到北门,拍谈就给赏银50两黄金的方式取得百姓的信任,最亩烂后顺利颁布变法法令的历史典故。立木取信出自于《资治通鉴》。【原文】: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

  • 岳飞的事迹以及对岳飞的评价感想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岳飞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透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1]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1124年21岁从军为宗泽部下,屡建战功,尝以八百岳家军大破万五金兵,声名大噪。历官御前忠武统军、鄂州驻答诸军都统制使、河阳等三镇节度使。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

  • 古代青楼女子要学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掌握琴棋书画,礼仪,但不晓得有没有廉耻。我所知道在当时的儒家思想统治下,青楼女子是当时最有文化最有才艺的一群女性。很多诗人都去青楼对诗作画比茶艺。她们卖艺不卖身,要卖身除非是碰到动心的男人或者包养,不是妓院那样包时的。一说到青楼,众男性的眼睛都亮了,特别想立刻穿越回古代,逛逛这高档消费区,看看那精美

  • 中国历史文明典范是谁?拜托各位大神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历代公认的、全世界承认的:孔子满意请采纳包公....霍去病...郑成功...李世民!!!等等《中国历史人物大词典》、《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艺术家辞典》、《二十四史人物索引》...姜太公-第一部姜太公全传作者:焦安南,李建义揭去神秘,还历史巨人的本来面貌马连礼姜太公是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人。他是古代

  • 鲁迅爱书的故事中鲁迅爱书如命是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鲁迅先生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幼年期的鲁迅,看书以前,总是先把手洗干净,然后再捧书阅读,以免把书弄脏。成年以后,他一直把读书、买书、借书、抄书、修书,作为自己的一种极大的乐趣和事业。对稀有的好书,他就亲自动手翻印,装订成册。答:1.历久常新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什么东西经历了很长时间还跟新的一样,这里可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