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一篇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故事.100200字之间,在线求助
点错的小数点学习数学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两星期后,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款数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数字,不禁大惊失色,骇得心脏病猝发,倒地身亡.后来,有人向医院一核对,原来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实际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点错一个小数点,竟要了一条人命.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
二、数学小故事50字1一2分钟
学数学要一丝不苟
我们常听到同学说:“老师,我这题只错了一个符号,怎么算全错了”或者说:“小数点错了一位,为什么扣那么多的分?”看来,有些同学对数学学科的一个特点准确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一篇作文,主题明确,中心突出,构思严谨,文字优美,虽说有一两个错别字,是缺点,但也无伤大雅。仍不失为一篇好文章。数学则不然,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差之毫厘,往住失之千里。
这里介绍两则真实的故事。
1962年,美国发射了一艘飞往金星的“航行者一号”大空飞船。根据预测,飞船起飞44分以后,9800个太阳能装置会自动开始工作;8天后电脑完成对航行的矫正工作;10天以后,飞船就可以环绕金星航行,开始拍照。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飞船起飞不到四分钟,就一头栽进大西洋里。这是什么原因呢?后来经过详细调查,发现当初在把资料输电脑时,有一个数据前面的负号给漏掉了,这样就使得负数变成了正数,以致影响了整个运算结果,使飞船计划失败。一个小小的负号,竟使得美国航天局白白浪费了一千万美元、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从前,医生常推荐儿童和康复的病人多吃菠菜,据说它里面含有大量的铁质,有养血、补血的功能。可是几年前,前联邦德国化学家劳尔赫在研究化肥对蔬菜的有害作用时,无意中却发现,菠菜的实际合铁量并不象书上所讲的那么高,只有所宣传数据的十分之一!劳尔赫感到很诧异,他怀疑是不是他所实验的那种菠菜特殊,于是便进一步对多种菠菜叶子反复进行分析化验,但从未发现哪种菠菜的含铁量比别的蔬菜特别高的情况。于是他探索有关菠菜合铁还高的“神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最后发现,原来是90多年前,印刷厂在排版时,把菠菜含铁量的小数点向右错移了一位,从而使这个数据扩大了10倍。
牛顿曾经说过:“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我们平时学习数学,就应该有这种谨慎细心、一丝不苟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今后参加工作才能有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三、1年级数学小故事10字
树下一个猴,树上七个猴,一共几个猴?
四、关于数学的小故事
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五、数学小故事50字
蒲丰试验
一天,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做了一次试验.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蒲丰说:“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
蒲丰的统计结果是:大家共掷2212次,其中小针与纸上平行线相交704次,2210÷704≈3.142。蒲丰说:“这个数是π的近似值。每次都会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而且投掷的次数越多,求出的圆周率近似值越精确。”这就是著名的“蒲丰试验”。
数学魔术家
1981年的一个夏日,在印度举行了一场心算比赛。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当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工作人员写出一个201位的大数,让求这个数的23次方根。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而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须输入两万条指令,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要多得多。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沙贡塔娜被称为“数学魔术家”。
求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