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鸡毛信的故事 鸡毛信简介

鸡毛信的故事 鸡毛信简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64 更新时间:2024/2/24 3:47:07

信的故事鸡毛信简介

海娃是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他的父亲让他把一封鸡毛信送到八路军连长手中。就这样,海娃赶着羊,就踏上了征程。在送信途中,海娃遇到了一队日本兵,危机之下,他把信藏在羊尾巴下。鬼子搜遍海娃全身,什么也没搜到,便让他在前面带路。海娃带着鬼子走羊道,由于道路陡峭狭窄,鬼子远远落在后面。

鬼子让海娃停下,海娃不听,拼命往前跑。海娃实在跑不动了,扑倒在草丛里,并大喊:“鬼子上来啦,快打呀!”在混战中,一颗子弹打中海娃腿部,一位游击队战士救了海娃,海娃在见到张连长后,连忙说“信,鸡毛信……”说完就晕过去了。张连长按照鸡毛信中的作战指示,炸毁了鬼子的炮楼,夺回了粮食物资,为百姓除了害。

故事儿童鸡毛信

坚强与勇敢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性格,不畏困难,不畏辛苦,努力去做。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鸡毛信,希望大家喜欢!

鸡毛信的故事

海娃十四岁,是龙门村的儿童。

一天傍晚,海娃腰里插着羊鞭,拿着一杆红缨枪,在山上的一棵小树底下放哨。

这时候,从阳坡的小路上爬上来一个人,他老远就叫:“海娃!海娃!”海娃听出是爸爸的声音,连忙迎上去。爸爸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对海娃说:“马上到三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海娃接过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一封顶紧急的鸡毛信。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忽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糟糕!山那边准是发现鬼子了。海娃想,这条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头一看,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鬼子越来越近。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海娃什么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站住!”鬼子吆喝起来,哗啦一声举起枪,对着海娃的小脑袋。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小胡子说声“搜”,那个歪嘴黑狗马上动起手来,摸补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连两只破鞋也没放过,结果什么也没搜着。小胡子只想早点进山去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

海娃回头就跑,他拢住羊群,使劲甩着羊鞭,恨不得飞起来。没想到那个歪嘴黑狗又追上来了,他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还挤着眼睛、歪着嘴巴狞笑者说:“皇军还没吃饭呢!这么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海娃没法,只好跟着走。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羊肉吃。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他心里叫起来“你还在这里啊!”

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里睡觉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里,然后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进屋里。鬼子和黑狗们抱着枪睡在干草上,把海娃挤在尽里头。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么搞的,连一封鸡毛信都不会送啊!……”忽然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哪一个?”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气了。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一阵鸡叫。鸡叫两遍了。海娃哪儿还躺得住,他坐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来,踮着左脚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轻轻拨开,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闪到了门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海娃走进牲口圈,一把抱住那只老绵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撒开两腿就跑,一口气跑上了庄后的山梁。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边,听见前面有人吼叫。他抬头一望,

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来回摇晃。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学着鬼子的样子也来回摇晃。没想到,真混过去了。海娃转过山嘴,一口气跑到对面山顶。前面就是三王庄啦。海娃高兴极了,他一屁股坐在山头上,把手伸进口袋一摸,不觉浑身哆嗦起来。鸡毛信呢?口袋里没有,赶紧脱下小褂子来找,也没有;把身边的石头缝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海娃马上往回跑,在来的路上找。他一口气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边,就在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鸡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儿。海娃高兴极了,把信装进口袋,刚想回头跑,忽然背后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来了。他抓住海娃,一连打了几枪托,叫海娃回去给鬼子带路。

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鬼子和黑狗又出发了。海娃赶着羊群夹在他们中间,过了大山,来到三王庄眼前。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树”放倒了,不用说,张连长的队伍已经知道鬼子来了。鬼子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沟里,又是抽烟,又是吃羊肉。休息够了,一队黑狗先走,想从中路走上峁去。山坡上忽然轰轰响了几声,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烟,黑狗踩上地雷了。小胡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着小路对海娃说:“你在前面带路,皇军在后面。明白吗?”

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树林里岔着两条路,一条小路,一条羊道。他把羊赶上了羊道。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错了!”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我走过的。走吧!”羊道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远远落在后面。小胡子吼起来了:“慢慢的!”海娃装作没听见,一步紧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劲喊:“站住!再

不站住就开枪啦!”海娃不听他的,甩了一响鞭,拼命往前跑。鬼子真的开枪了。海娃同羊群一起飞跑,可是他实在跑不动了。就扑倒在乱草里,放开嗓子叫:“鬼子上来啦!打呀!赶快打呀!”

峁上突然响起一阵排子枪声,跟着又是一阵。海娃听到了,这是自己人的枪声。他的两条腿又来了劲,爬起来拼命峁上扑去。忽然他张开双臂,“哎哟”尖叫一声,晕倒在乱草堆里了。一个游击队战士跑过来,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睁开眼睛,他看见蹲在他身边的正是张连长,连忙说:“信……鸡毛信……”他的伤口疼得厉害,说着又昏迷过去了、海娃又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暖炕上,盖着一床软绵绵的毯子。太阳从窗口射进来,照在炕上。张连长笑眯眯地问海娃:“好些吗?还疼吗?”海娃顾不得疼,他问张连长:“这是哪里呀?”张连长哈哈大笑起来,他摸着海娃的脑袋,说:“你忘了吗?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那是你爸爸让你送来的情报。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砸了鬼子的炮楼。多亏你这个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这才记起送鸡毛信这回事来。他脸红了,连忙问:“缴了枪没有?”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都是崭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枪!”海娃高兴地说:“那就给我一支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著名的 围魏救赵 最初运用与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

  • 十部抗日经典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1、小英雄雨来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50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2、小兵张嘎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

  • 龟兔赛跑的故事简短?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龟兔赛跑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塑造了一只骄傲的兔子和一只坚持不懈的小乌龟。有一天,兔子想邀请乌龟比赛跑步,乌龟本不想答应,可兔子嘲笑乌龟行动缓慢,乌龟生气了,就决定和兔子一较高下。比赛开始后,兔子一蹦一跳,飞快的就冲出去了,而乌龟缓缓的甩动四肢,在地上慢慢地爬呀爬。兔子跑了一会,回头看到乌龟还在很远

  •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兵器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铁兵器]古代利用钢铁铸造地武器,是冷兵器的1种。始于春秋末期,盛行于战国以至火器发明的漫长时期。主要包括铁剑、铁杖、铁锥、铁鞭、铁锏、铁枪等。随着炼钢术的不断进步,铁兵器的质量和形制及种类也不断发展、完善,其形状逐渐趋于统一和定型,但性能仍没脱离近战的以直接杀伤为主的范围。铁兵器直到火器出现并发展后

  • 古代因失了人心而失败的人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倒戈相向:武王伐纣,讨伐大军士气旺盛,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离朝歌仅仅七十里的牧野。纣王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拼凑了七十万人马,由他亲自率领,到牧野迎战。他想,武王的兵力不过五万人,七十万人还打不过五万人吗?可是,那七十万商军有一大半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抓来的俘虏。他们平时受尽纣王的压迫和

  • 1952年有哪些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1952年发生的一场引起世界各国关注的战争是上甘岭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时,1952年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队同美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战斗。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

  • 10个簸箕历史上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十个簸箕的人大有人在。历史上有十个簸箕的著名人物: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隋炀帝,商纣王,唐太宗,赵匡胤,多尔衮,武则天,康熙.手上十个簸箕是什么意思,十个簸箕易学上名叫坤纹,《易经》说:“践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大概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现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为的道义。君子通过恭敬

  • 山西阳城的名人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顺治丙戌年,阳城十个举子,分别是张尔素、田六善、杨荣序、王润身、王兰章、王克生、卫贞、段上彩、赵士俊、乔映伍.阳城十人,九人金榜题名,皆中进士,可谓“九凤朝阳”,唯独卫贞一个落榜。一日,顺治传旨诏见主考与卫贞上殿,顺治皇帝亲自过目了卫贞的答卷,并问了卫贞几道题目,卫贞对答如流,见解高明。老顺治口

  • 关于古今中外的名人读书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名人读书的故事一:闻一多醉书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名人读书

  • 历史上真的有鲁班这个人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真的有鲁班这个人。鲁班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出生于公元前507年,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鲁班,姬姓,公输氏,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般”和“班”同音,这两个字古代通用,所以人们经常称他为鲁班。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