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15 更新时间:2024/2/16 18:27:53

历史人物故事有:

1、鞠躬尽瘁: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三顾茅庐: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3、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4、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5、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中国,这个世界上唯一将五千年文明延续至今的国家,有着辉煌、光耀古今的历史;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至今,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传奇人物,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故事令我们回味无穷。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我总结出史上十大著名的历史故事

一、《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二、《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三、《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四、《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五、《刮骨疗毒》

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将士们见关羽箭伤逐渐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治伤。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再看关羽,一边喝酒,一边下棋。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六、《皇甫谧浪子回头》

皇甫谧,魏、晋年间人,是西晋著名的学者和医学家。皇甫谧小的时候玩劣异常,被村子里的人称为小霸王,一次,他将同窗受气包家的枣树的树皮铲掉,使得枣树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婶婶的教育下,皇甫谧终于浪子回头,成为了一个有用的人。

七、《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八、《华佗拜师学艺》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着急。他立刻叫来向导,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九、《董遇巧用三余》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十、《入木三分》

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名的大书法家叫做王羲之。王羲之的书法为什么能写的这么棒?是因为他每天都非常努力的练习,努力到连走路的时候,都会用手指头在衣服上不停的写,日子一久,把衣服都写破了!有一次,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等他写完以后,工人想要把字迹擦掉,擦了很久都擦不掉,只好用刀子来刮,刮呀刮!没想到居然刮了三分厚的木头才把字迹刮干净,原来王羲之写的字迹已经渗入木头三分厚了呢!由此可知,王羲之写字的功夫有多深了。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穿越时空之明月公主的主要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部《穿越时空之明月郡主》神秘力量瞬间开启时空隧道让物理天才与野蛮郡主不打不相识一个掌握现代科技,一个精通传统武术这段离奇浪漫的爱情能否真的穿越时空?第二部《穿越时空之灵格格》天才科学家误打误撞穿越时空遇到清朝俏格格上演一段三角恋一个格格一个郡主书呆子摇身变做古代驸马他们相遇只因前世的一次回眸结局

  • 云南近现代历史人物评说?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云南近现代历史人物罗炳辉罗炳辉(1897.12-1946.6)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红九军团军团长。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并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他是建国后中央军委

  • 有关传统故事的书籍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故事书籍(全10册)幼儿启蒙睡前必读故事绘本幼儿图书绘本儿童经典绘本图《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说明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 古代关于战争的故事名及人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白起,赵括。马陵道,孙膑,庞涓。楚汉垓下之战,项羽,刘邦。撒尔浒之战,努尔哈赤,扬镐。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

  • 古代战争的成语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成语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结晶。随着五千年历史长河的积淀,汉语成语结构定型、形式简洁、意义精辟,成为中华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块瑰宝。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古代战争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代战争的成语故事篇一:先礼后兵东汉末年,战乱频仍。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包围,处境危难,孔融

  • 古代战争诗词 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故事、古今名言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名言】胜负兵家常事,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三国诸葛亮)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

  • 历史人物资料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三国中曹魏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广泛屯田,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

  • 古今名人战争故事10个,要简略,只要题目,选三个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一夫当关故事:《

  • 李鸿章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对此你有什么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对这位清末重臣也逐渐评价多元化。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以义和团叛乱挟持清廷为外交借口,不割地而平息事件。英国及美国对李鸿章最为著名的评价

  • 有关马的历史故事50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老马识途,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老马识途。齐桓公攻打山戎,春天发兵征讨,秋天才得胜班师,可是回去的途中,因为四季发生变化,士兵都不认识回去的路了,这个时候管仲提议找,让老马带路,比喻年龄阅历深的人有见识。指鹿为马。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