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关于月亮的故事谁知道

关于月亮的故事谁知道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48 更新时间:2024/2/23 15:57:22

关于月亮的故事谁知道

一、月球的几大谜团

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

月球年龄之谜: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据以测定月球的年龄。

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另外,还有月球环形山形成之谜、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月球受撞击发出巨响之谜、月球上不锈铁之谜、干燥的月球上大量水气之谜等。

二、不少文献记载,月亮并非自古就有

●古代美洲玛雅人留下了极发达的文化,可是在他们的始于大洪水之前的《编年史》中,人们奇怪地发现,里面竟然没有关于月亮的记载。

●距今大约4000年左右,亚历山大里亚大图书馆的第一位馆长在他留下的文献中这样写道:“古时,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金史天文志》中记载了一条十分惊人的资料:“太宗天会十一年十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意思是:金太宗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离了运行轨道,向南而去,不一会,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

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四、我国古代关于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诗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杜甫《一百五十夜对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荡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

五、赏月佳对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六、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七、月球外星文明的传说

●传说,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在和代号休斯敦的指挥中心联系时,突然吃惊地说:“这些东西大得惊人!天哪!简直难以置信,我要告诉你们,这里有其他宇宙飞船,它们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侧,他们在月球上,他们正在注视着我们……”此时,电讯信号突然中断。

阿姆斯特朗看到了什么?

●1968年12月21日,美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向月球发射了第一艘探测飞船,当这艘飞船进入月球轨道之后,宇航员在100公里高空用望远镜照相机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许多年后,人们在研究这些照片的时候意外发现,在火山口中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物体,它十分规则,不像是自然之物,看上去好像正在着陆或起飞。

●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飞行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前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关于月亮的传说和故事

一、月球的几大谜团

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

月球年龄之谜: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据以测定月球的年龄。

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另外,还有月球环形山形成之谜、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月球受撞击发出巨响之谜、月球上不锈铁之谜、干燥的月球上大量水气之谜等。

二、不少文献记载,月亮并非自古就有

●古代美洲玛雅人留下了极发达的文化,可是在他们的始于大洪水之前的《编年史》中,人们奇怪地发现,里面竟然没有关于月亮的记载。

●距今大约4000年左右,亚历山大里亚大图书馆的第一位馆长在他留下的文献中这样写道:“古时,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金史天文志》中记载了一条十分惊人的资料:“太宗天会十一年十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意思是:金太宗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离了运行轨道,向南而去,不一会,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四、我国古代关于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诗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对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荡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鸩患匏簦课骄5孜饰抻桑秀笔谷顺睢E峦蚶锍ぞǎ莺岽テ疲竦钋砺ァO后」士霸∷试坪斡裢媒獬粮。

咳舻蓝计胛揄Γ坪谓ト绻常浚ㄐ疗病赌纠蓟罚?

五、赏月佳对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六、月亮的美称与雅号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七、月球外星文明的传说

●传说,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在和代号休斯敦的指挥中心联系时,突然吃惊地说:“这些东西大得惊人!天哪!简直难以置信,我要告诉你们,这里有其他宇宙飞船,它们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侧,他们在月球上,他们正在注视着我们……”此时,电讯信号突然中断。

阿姆斯特朗看到了什么?

●1968年12月21日,美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向月球发射了第一艘探测飞船,当这艘飞船进入月球轨道之后,宇航员在100公里高空用望远镜照相机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许多年后,人们在研究这些照片的时候意外发现,在火山口中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物体,它十分规则,不像是自然之物,看上去好像正在着陆或起飞。

●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飞行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前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目连”的公子。生性好佛,为人善良。十分孝顺母亲,但是,目连之母,身为娘娘,生性暴戾,为人好恶。

有一次,目连之母突然心血来潮,想出了一个恶主意:和尚念佛吃素。我要作弄他们一下,开晕吃狗肉。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说是素馒头,要到寺院去施斋。

目连知道了这事,劝说母亲不听,忙叫人去通知了寺院方丈。方丈就准备了三百六十只素馒头。藏在每个和尚的袈裟袖子里。目连之母来施斋,发给每个和尚一个狗肉馒头。和尚在饭前念佛时,用袖子里的素馒头将狗肉馒头调换了一下,然后吃了下去。目连之母见和尚们个个吃了她的馒头,“嘿嘿”拍手大笑说:“今日和尚开晕啦!和尚吃狗肉馒头啦!”方丈双手合十,连声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事后,将三百六十只狗肉馒头,在寺院后面用土埋了。

这事被天上玉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将目连之母打下十八层地狱,变成一只恶狗,永世不得超生。

目连是个孝子,得知母亲打入地狱。他日夜修炼,终于成了地藏菩萨。为救母亲,他用锡杖打开地狱门。目连之母和全部恶鬼都逃出地狱,投生凡间作乱。玉帝大怒,令目连下凡投身为黄巢。

后来“黄巢杀人八百万”,传说就是来收这批从地狱逃出来的恶鬼。

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逃出地狱后,因十分痛恨玉帝,就窜到天庭去找玉帝算帐。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赶太阳和月亮,想将它们吞吃了,让天上人间变成一片黑暗世界。这只恶狗没日没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将月亮一口吞下去;追到太阳,也将太阳一口吞下去。

不过目连之母变成的恶狗,最怕锣鼓、燃放爆竹,吓得恶狗吞下的太阳、月亮,又只好吐了出来。太阳、月亮获救后,又日月齐辉,重新运行。恶狗不甘心又追赶上去,这样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天上的日蚀和月蚀。民间就叫“天狗吃太阳”,“天狗吃月亮”。直到现在,每逢日蚀、月蚀时,不少城乡百姓还流传着敲锣击鼓、燃放爆竹来赶跑天狗的习俗。

月亮之传说

中秋起源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空格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

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空格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空格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

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

空格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空格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空格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空格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空格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空格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空格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空格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空格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空格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空格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空格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空格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

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后羿射日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

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觉得对不起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和谐地生活下去。

嫦娥却过不惯清苦的生活,乘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另一种说法是屈原(约前340?约?78)《天问》的记载,说后羿后来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暖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便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

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

关于后羿之死,战国时思想家孟子(约公元前372?约?89年)所著《孟子》和西汉初年刘安(前179??22)编成的《淮南子》都说他是被恩将仇报的徒弟逢蒙暗害的。

暗害的手段记载各不一样,有的说是用桃木大棒打死的,有的说是用暗箭射死的。总之这位盖世的英雄死在阴谋家的手里。

有的传说里还说,后羿死后英魂不散,变成了打鬼的钟馗神。这一说法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年)根据《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考证出来的。

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这位不幸死去的英雄的无限怀念。

起义抗元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空格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吴刚伐桂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随砍随合,砍伐不尽,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参考资料:。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鸦片战争中的故事50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满清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发动

  • 北齐杜衡是历史人物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不是。北齐杜衡是电视剧《陆贞传奇》中的角色。杜衡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她博览群书,见解独到,一心想成为班昭一样的女能人,写成了《汉书注》和《史记注》。只因有病缠身,不得已将两本书的最后整理交给陆贞。正因如此,还救了陆贞一命。剧中杜衡出场不多,但是性格特点分明。不难看出她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有当政之智、

  • 世界上有几种著名的战争片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我看过的认为好点的有太行山上三大战役风语者珍珠港战争之王等等具体的记不起来了还有一部韩国拍的忘了叫什么了讲述的很真实我去查查哈高地战这个片子我认为不错讲述的很真实也很客观描述了战争的无奈和残酷兄弟连诺曼底登陆拯救大兵瑞恩老片子很不错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

  • 长征途中有哪些故事,列举几个。谢谢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那是一次夜间急行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任老带着一支十几人的队伍迅速向阿坝前行。任老走在最前面,他小心地穿过反动军队布下的铁丝网,突然脚心一阵剧痛,落在地上再也迈不动步子。战友提来马灯一看,一根近0.1米长的竹签穿过了他的右脚脚掌,脚背上还露出长长一截。受伤只是一瞬间,此后几个月任老被伤脚折腾苦了。

  • 历史上有哪些很感人的真实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个人所知不多,略微提供几个.1、屈原投江屈原,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

  • 谁有中国古代战争的历史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不知道你是要成语的关于战争的故事?还是其他什么?不论哪种那都太多了,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孙膑的围魏救赵,增兵减灶,、、、、、很多了1931-1936九一八事变黑龙江战役江桥抗战哈尔滨保卫战一二八事变热河战役长城战役绥远抗战1937-1938七七事变国共合作平津作

  • 《上甘岭》主要讲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上甘岭》是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摄制的战争电影(黑白),讲述的是朝鲜战争中上甘岭战役的事情。影片并没有面面俱到地反映这样一个震惊中外的战争,而是通过志愿军某部八连这样一个连队从接收阵地,由防御战转入坑道和最后发起反攻,收复主峰的43天战斗经历,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热情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为

  • 战争中见真情的小故事(不超过30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抗美援朝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火中与朝鲜人民结下深情厚谊。:七支刀是大家所熟知的日本国宝级文物。其最有特点的,莫过于那个一般只会出现在游戏或动漫里的奇特造型。那么,这个看起来有些奇葩的造型到底有没有实战能力,或者出于什么目的而锻造这样一把奇怪的武器呢?其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七支刀长约74厘米,铁

  • 有那些伟人小时候刻苦读书的故事?比如谁?凿壁取光?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1、周恩来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

  • 80后青春校园故事2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初二那年,学校里开始流行一种叫做复读机的听歌神器。那一年是复读机爆发的一年,家里条件不错的同学,基本上是人手一台。王晓雪腰上挂着步步高复读机,坐在岩石上,双手撑在身后,戴着耳塞,闭着眼睛,摇头晃脑的沉侵在刘德华的美妙歌声里。长长的秀发随着她晃动的脑袋左右摆动。我坐在另一块岩石上,看着她,心不在焉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