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杀赵军无数…更活埋降军40万,灭掉了赵国的有生力量,从此秦国无敌于天下秦灭齐之战。
从秦朝到魏晋有哪些战争
至于魏晋就有三国时代的一系列战争西晋与匈奴的战斗还有著名的八王之乱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战役是:长平之战、官渡之战和淝水之
秦国的统一与那一场战争有直接关系
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的战争中当时的军事强国之齐国彻底趴下了从此秦国再无顾虑收编六国的计划开始了百度知道探讨历史团队为您解答
败两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1.长平之战,秦将初为王后为白起,赵将初为廉颇,后赵孝成王中秦之反间用赵括赵打败白起坑杀赵卒45万。2.邯郸之战,长平之战之后白起欲直取邯郸,赵相廉颇用苏代游说秦相范雎,秦昭襄王休兵一年,后再欲攻邯郸,白起据为将,被赐死,王陵为将,赵用廉颇为守将,之中就出现了两个很有名的历史典故,一为“毛遂自荐”二为“窃符救赵”后秦败而归。3.秦灭赵之战,嬴政以王翦为将,赵以李牧为将,后赵中反间,杀李牧,后赵破。秦灭赵之战,是指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国攻灭赵国(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等)的战役。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秦国乘燕国、赵国交兵,赵国后方空虚之际,以王翦为主将,分兵两路攻赵,夺赵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十余城。赵军守城据险,避免决战,战事呈相持局面。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军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歼灭赵军10万,杀赵将扈辄。接着挥军北进,为赵大将军李牧大败于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王翦改变战法,以一部兵力袭扰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自率主力由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将赵拦腰截断,因李牧预先有防备,受阻还师。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乘赵地饥荒,长途跋涉派军围邯郸,亲率主力东出井陉。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