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哺”这个词语在汉语语境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古人对于大自然的观察发现,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母鸟。《初学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综合性类书籍。该书谈到:“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唐代徐坚:《初学记鸟赋》)
李时珍在描写乌鸦时写道:“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其大意是说,先是老乌鸦喂养小乌鸦。后来小乌鸦长大了,老乌鸦却不能飞,不能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
这种“反哺”的心理,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之一,迄今仍然有积极意义。它是维系家庭和谐,社会安宁的重要的文化基因。当然,“反哺”不只是物质上的,也是精神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