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什么?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方法是看他的功与过。一分为二。
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
2.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
3.要对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地了解,不能以点带面。
4.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
5.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然而许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矛盾,评价时要看其主流(主要方面),依据主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一般遵从如下:
一,要全面的看,不能只看功或只看过。
二,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理解人物的一些过失。
第一,自己的立场。这就是为什么太平道之乱会被叫做黄巾起义的原因。
第二,相对全面的了解此人的思想与行为。不应因为一两件事对一个人定性。
第三,代入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就是这个人对于当时的社会所起到的作用与影响。
第四,辨析判断。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是必须的。段祺瑞对请愿学生开枪屠杀,但是却绝不投日。
注意事项:
要想对历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评价,具体注意下列几点: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2.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4.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其实和他所属的历史时代有关,不管什么时期的历史人物,他都有他的历史局限,因此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不能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审视,必须在现代的基础之上,加以当时历史背景,这样才能客观、公正,这样才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分类法: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
2、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
3、阶级原则:简言之,也就是阶级分析的原则。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的原则,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即使是现在,也应该运用这个有效的原则。当前,不是运用不运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的问题。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有:
1、分阶段评价:对历史人物可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主要阶段进行评价。如梁启超,中学历史课本主要介绍了三个阶段的活动情况,维新变法时期:宣传变法,参与变法,应肯定;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坚持保皇立场,反对革命,应否定;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表文章,反对袁世凯称帝,应肯定;
2、分方面评价:对历史人物也可以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如唐太宗,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对其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总结,做出正确的评价;
1、分类法: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如汉武帝的事迹可概括成: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2、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例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大的方面可分为中共创立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和建设时期等阶段进行叙述。
3、阶级原则:简言之,也就是阶级分析的原则。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的原则,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即使是现在,也应该运用这个有效的原则。当前,不是运用不运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的问题。
4.历史原则
这是一个不可或缺而又经常被乱用的原则。历史原则,就是要用彼时彼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我们不能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这里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把历史人物现代化,赋予他们很多现代色彩。
5.大节原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上的伟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伟人往往不是圣人。伟人也有凡人的一面,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
因此,伟人也必然有失误,也必然有错误。这些,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二、
1.分阶段评价对历史人物可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主要阶段进行评价。如梁启超,中学历史课本主要介绍了三个阶段的活动情况:①维新变法时期:宣传变法,参与变法,应肯定;②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坚持保/皇/立场,反对革命,应否定;③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表文章,反对袁世凯称帝,应肯定。
2.分方面评价对历史人物也可以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如唐太宗,我们可以从政治(三省六部制)、经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思想文化(科举制,设立国家史馆和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民族关系(文成公主进藏)、对外关系(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等方面,对其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总结,做出正确的评价。
扩展资料:
评价是汉语词语,读音píngjià,意思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
解释
(1)衡量、评定其价值。
(2)评估价值。
评价过低。
评价历史人物。
(3)对人或事物所评定的价值。[1]
出处
宋王浴堆嘁碲蹦甭肌肪砦澹骸敖裰菘ぜ木樱卸∮鞘鹿适瓴簧甑秸撸嘤猩瓴渴辏恐胁辉恼袷菊撸羧斯黄兰郏し⒗晒傥」偈苯猿⒂兄!金元好问《为橄子醵金》诗之一:“明珠评价敌连城,弃掷泥涂意未平。”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牛驴杂税》:“牛驴牲畜,烟包布花酒曲等税,交易之所收也,例有牙行经纪,评价发货。”聂绀弩《序》:“至于它的内容,如果真有读者,将自会领会,自会评价,用不着我自己说什么。”
徐朔方《前言》:“吴伟业要求死后以僧装下葬,墓碑上不刻任何职名;钱谦益则在死后受到迫害。他们在文学史上应该给以适当的评价。”王西彦《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他满以为这一次展览,会使自己的作品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荣誉。”
《宋史隐逸传上戚同文》:“z宗翼{隐而不仕,家无斗粟,怡怡如也,未尝以贫窭干人。市物不评价,市人知而不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