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讲的是楚怀王派将军宋义带着次将项羽支援赵王,项羽见宋义胆小怕事、自私自利,便把他杀了。于是项羽单人了将军,下令士兵每人只能带足三天的粮食,然后又下令砸碎军队里所有做饭的锅,将士们已经都愣了,没想到大军渡过了漳河后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部砸沉,同时烧掉所有的帐篷。
这样一来,战士们一看没有退路了,就明白这场战役的胜利是多么的重要,如果输了,谁也活不了。
后来项羽指挥楚军同秦军展开了九次激烈的战斗,因为已没有退路,楚军以一当十,个个如下山的猛虎,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
后来人们用破釜沉舟比喻一旦下定决心就不顾一切地干下去。
巨鹿之战导致了秦亡楚兴,明朝学者茅坤曾评价这场战役为项羽最得意的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离不开项羽的智慧与胆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典故和精神食量,同时它也为中国历史上的战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对事无畏、坚持的信念。
空城计诸葛亮用齐次化解危机的故事?
有一次,魏国得知蜀国的战略要地西城兵力薄弱,只有不到一万士兵,就派大将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军队前去攻打。蜀国得知魏国的军队正迅速向西城赶来后,非常紧张。以一万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军师诸葛亮身上。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全部撤出,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一个老头在城门前扫地。正在他大惑不解的时候,看到城楼上出现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架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音乐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却弹起了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滑的将军司马懿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只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撤退。魏军迅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没有用一兵一卒得以保全。这就是诸葛亮有名的“空城计”。
5古代临危受命的事例?
个人认为广为人知的,临危受命的典型是诸葛亮。一次是曹操攻打荆州,诸葛亮临危受命去江东和孙权谈判,争取他抵抗曹操。更重要的一次则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战败,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这一次是实实在在的托孤,局势危急,责任重大,是临危受命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