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前中日间共有三次战争。(倭寇不是正规军事组织,故不再此列)1.白江口之战又称白江村海战,是大唐、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663年发生的一次海战,战役以大唐、新罗联军的彻底胜利和百济灭亡与倭国撤军告终。2.元日战争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袭来”,或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战事为“文永之役”,第二次为“弘安之役”。镰仓、室町时代呼称(蒙古袭来、异贼袭来、蒙古合战、异国合战)亦有用凶徒称呼之,江户时代大日本史称为元寇。这两次入侵也以北九州为主要战场。3.万历朝鲜之役是1592至1598年(大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日本文禄元年至庆长三年)间日本丰臣政权与明朝、朝鲜之间爆发的战争。1592年(壬辰年),日本太阁(卸任关白)丰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鲜。朝鲜节节溃败,并向宗主国明朝求救。随即明朝派兵支援朝鲜。这场战争波及到了朝鲜全境,其间曾于1593年议和并休战;但于1597年(丁酉年)战事再度爆发。最后由于丰臣秀吉的病逝,日本军队于1598年全部从朝鲜撤退。日本占领朝鲜并以之为跳板进攻明朝的行动最终失败。
唐朝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指的是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公元663年,倭军(4万2千,有战船1000余艘),唐军(1万3000,战船170艘[1])在百济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最终,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数万日军被杀或溺死。明朝倭寇不计,只算国家名义的战争。壬辰战争:1592年,N臣秀吉发动以西日本诸大名为主的约20万大军入侵朝鲜。起初,久经沙场的日军攻势猛烈,先后攻占朝鲜王京汉城与陪都平壤。朝鲜向明朝求救。明神宗命辽东总兵李如松入援朝鲜。在明军和朝鲜全罗营水师提督李舜臣等的进攻下,日军屡遭重创。最后,由于损失过大,丰臣秀吉接受明朝和谈的条件,明朝封N臣秀吉为日本国王。日本侵略朝鲜的行动暂时停止。但1596年,N臣秀吉借口不满朝鲜方未派人致意,再次遣兵入侵朝鲜。日军盘踞釜山,再进逼汉城。然而明朝援军入援后,日军陷入困境,被迫死守于海岸各城堡。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于伏见城逝世,享年62岁,侵朝日军在石田三成为首的五奉行安排下逐渐撤军。甲午战争和以后的就不用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