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伍子胥灭楚国时的楚王?

伍子胥灭楚国时的楚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672 更新时间:2024/2/24 4:10:03

伍子胥灭楚时,楚国是楚昭王

伍子胥首先统率吴军,在豫章大败楚军,夺取了楚国的居巢。三年后,又与名将孙武一起统率吴军的全部精锐,在唐、蔡两国的协助下,在汉水两岸与楚军决战,大败楚军主力,成功攻入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此时楚平王早已去世,其与秦国公主生的儿子“轸”承继了王位,就是楚昭王。楚昭王在都城沦陷前出逃了。

重回故国都城的伍子胥,没有“近乡情更怯”的激动,心中只有满腹的仇恨!他将楚平王的坟墓挖开,拖出其尸体,亲自动手鞭打了三百余下,并将尸体暴于荒野!故事发展到这里,伍子胥历尽苦难,终于大仇得报,也算是功德圆满。

但是,历史对于伍子胥的评价,却有两个极端:一种声音认为,伍子胥凭借一己之力,隐忍负重,以自己的血性和刚强,终于洗雪大耻,报父兄大仇,是真英雄,真男子!另一种声音却认为,伍子胥作为楚国的子弟,因为家仇而背叛自己的母国,并统率敌国的军队攻打故国,攻陷故国的都城,侮辱自己曾经的君王,是十足的奸贼行径,可耻可恨!

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就曾派人指责他说,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后,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死人,此岂无天道之极乎?”

申包胥指责伍子胥,以统率敌国的军队,攻陷故国的都城,以这样的方式报私仇实在是过太分了!以掘墓鞭尸的方式侮辱自己曾经侍奉过的君王,更是伤天害理的行为!连伍子胥自己也都认为做得过了,他对好友派来指责自己的人说,“请你替我向申包胥道歉!”并解释说,自己从吴国到楚国的都城,路途遥远,来一趟不容易,为报大仇,只能倒行逆施了!

但是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却对伍子胥的行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伍子胥是“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司马迁将伍子胥认定为伟丈夫,真汉子。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吴国与楚国同属周朝的属国,吴人与楚人也算是同宗同源,伍子胥的行为,算不上投靠异族背叛母国,就算不上是叛逃的奸逆之臣,最多只不过是借助吴楚两国之间的征伐,报了自己的私仇而已。

更何况,伍子胥一直忠心于楚国的太子建,与他一起出逃,鞍前马后生死相随。太子建在郑国被杀后,伍子胥又追随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所以,伍子胥对楚平王掘墓鞭尸,可以说是为自己的父兄报仇,也可以说是替冤死的太子建雪恨!更何况,楚平王曾经干过的那些事,也确实是过头了,强占儿媳就算了,还要因为害怕儿子记仇,将儿子也要杀了,连着儿子的老师一家也不放过,被人掘墓鞭尸,也算是罪有应得。

历史的尘埃,早已随风远逝!功过是非,只能任由后人评说。但,伍子胥的快意恩仇,却实实在在地叫人忍不住大呼“痛快!痛快!”

吴国和楚国因为桑树打仗是什么成语?

卑梁之衅,

吴楚恩怨的开始:一片桑叶引发的战争

按照《史记楚世家》的记载,在吴国与楚国的分界处,今安徽凤阳一带有两座城池,一座是楚国的钟离,另一座是吴国的卑梁。在某年某月某日及某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不知什么原因,一颗种子落在了国境线上,最后长出了一棵桑树。在古代,养蚕是主要的农业活动之一,而养蚕又需要桑叶,所以这棵桑树就成为了归属权不明的桑树。

一开始,楚国和吴国都没发声,但后来一个楚国的小女孩没忍住,拿着筐就去采桑叶了,巧的是,对面吴国一个小女孩也来采桑叶了。这两个小女孩都想独自占有桑叶,吵着吵着双方就打了起来。史书上没有记载最后谁打赢了,但民间传说认为最后是吴国的小女孩打赢了。楚国的小女孩哭着回到家把情况告诉了大人,大人一听自家闺女被揍了,于是一家人偷偷翻过边境线把吴国小女孩一家人给杀了。这就是几片桑叶引起的渲染大案,此事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吴楚双方开始叫骂,随后便升级成为了群殴。最后这事让卑梁的大夫,也就是县长知道了,一听说楚国越境杀人,直接调集卑梁所有地方军去打楚国的钟离了。楚国没想到因为这事吴国就派兵进攻,钟离城一点防备都没有直接被吴国占领。

到了这个时候,事情已经升级为国家冲突了,当楚平王听说钟离被吴国占领后,火冒三丈,立刻整顿三军,御驾亲征。卑梁这个小县城没有多少人马,哪里是楚军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被楚军攻占了。当时的吴国还是吴王僚当政,听说这件事以后,也是当场发飙,派阖闾领兵前去反击,双方混战一场,最后吴军胜利,不仅攻占了钟离,还占领了楚国重镇居巢。

因为几片桑叶,最终引发双方大规模的军事冲突,真的是令人哭笑不得。这也是成语“卑梁之衅”的由来。比喻因为芝麻大点的小事就大打出手,不过放眼人类历史,因为芝麻大点的小事而打仗的事情还真不少,理由也千奇百怪。

总之,事情闹成这样,吴楚双方爆发战争已经无可避免。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国民党抗日的四次较大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国民党在抗战中进行了二十二次规模较大的会战。首先是上海会战,不仅中日双方投入兵力大,有上百万之多,而且时间较长,最终国军失败,并撤出上海。不久发生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战斗,取得台儿庄大捷,但由于指挥混乱,不得不仓皇出逃。武汉会战中日双方投入上百万军队,同时中国空军也参加战斗,最后还是失败了,但为

  • 一些感人的古代冷门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曹景宗的故事曹兄弟的一生是悲剧的,生在南北朝这种皇帝论斤卖的时代就算了,还主要活动在梁朝,戏份完全被上级领导兼职皇帝兼职数天和尚的萧衍给抢走了。在曹将军的职业生涯巅峰(钟离之战)后,皇帝大人大宴宾客为其庆功。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群人开始了吹逼---君臣连句赋诗。本来考虑到曹兄弟捉急的文化素养,领导

  • 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儿童朗诵?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小侦察员张嘎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

  • 吴越之战时楚国干什么去了?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吴越之战是春秋时期最后的两个南方霸主,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对垒。这时的楚国早就已经被打的一败涂地一蹶不振了。而将楚国逼得如此惨淡下场的就是帮助吴国夫差成为南方霸主的楚国人伍子胥。伍子胥为了替被楚王杀害的父亲和哥哥报仇而为吴国效力,最终将楚国打的惨败。所以吴越之战时楚国根本什么都做不了。吴越之战时,楚

  • 民国时期的战争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徐悲鸿与孙多慈:一场不该发生的恋爱,苦恋十年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新思潮的传播也促使着中国女性的进一步觉醒。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女性要达到真正解放的目的,就必须接受高等教育。1920年,民国大学校园首开“男女同校”,随之而来的是在自由解放的大旗之下,师生间恋爱之事时有发生

  • 求推荐有关“寒门出贵子”的事例,古代、近现代都可以,急求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朱元璋、刘邦、韩愈。部分举例,仅供参考!朱元璋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

  • 发生在山西的古代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答案A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其中发生在山西境内的是长平之战.官渡之战发生在今河南省境内,赤壁之战发生在今湖北省进内,淝水之战发生在今安徽省境内,故选A.想从一件很久远的事情说起,我们曾有个娱乐极度匮乏的时代,然后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电影票一毛两毛一张的条件下,出了几部票房过亿的电影,换现在

  • 1937~1945年主要的历史事件简写?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

  • 历史上有哪些少年英雄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有霍去病、王二小、夏完淳、周银海、李爱民等。1、霍去病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名将卫青外甥,大司马霍光兄长。善于骑射,勇猛果断。十七岁,拜骠姚校尉,追随大将军卫青,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拜骠骑将军,封为冠军侯。用

  • 唐朝时吐蕃和印度发生过大的武装冲突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当然有!唐太宗时期,唐使王玄策因天竺无礼,在吐番等国帮助下,率兵灭掉并占领天竺(印度),后退走。唐朝与吐番的战争经常发生,从吐番立国到瓦解一直不断,并不像历史教科书书上所写的“汉藏友好和平相处”那样。岳飞抗金现在还有当年岳飞弄的岳堤以及其他的那看你对战争的定义了,两个人打架算不算战争?村和村闹矛盾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