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列举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02 更新时间:2024/1/23 15:18:29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一点两面三三制详解?

一点两面说的是和敌人作战的方法。

集中优势兵力,攻敌一点,古代战争以少胜多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战争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要完成这个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比敌人多得多的兵力消灭敌人,有目的的攻其一点,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一点两面就是这种战术。

集结比敌人多得多的兵力,突击一点,一点既破对方就会由点及面全面垮掉。

打这种战役,只攻一点,围住两面,所以叫一点两面,要敞开两面或者三面,不能四面都围住。

这大约也是一种心理战,让对方下意识以为两面有生路,可以逃跑,这样一旦敌方畏战逃跑,就会整个垮掉。

一点两面还是一种战斗方法,点作突击,撕开对方阵地的口子,面做掩护。

三三制是军队的组织方式。

每个班分成三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三人组成,小组中必须有老兵新兵组长,新兵带老兵。

进攻时,两名兵在前两点,组长在后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三角形往前冲。

汉朝有哪些著名战役?

白登之战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匈奴冒顿单于以优势骑兵包围刘邦军于白登山(今山西阳高东南大白登镇。一说在今大同市东北)的作战。马邑之战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武帝刘彻在马邑(今山西朔县)设伏击匈奴未遂的军事行动。马邑伏击虽未成功,但却揭开了西汉反击匈奴作战的序幕。河西之战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对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匈奴进行的两次纵深突袭作战。此战,西汉采取大骑兵集团大纵深迂回,远程奔袭、连续突击等战法,使匈奴措手不及,受到歼灭性打击。漠北之战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双方主力在大漠以北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元朔元年,匈奴骑兵先后袭掠辽西(郡治阳乐,今辽宁义县西)、渔阳(郡治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城南)等地。二年春,又袭掠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杀掳吏民干余人。点评:河南之战,汉军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首先得自汉武帝积极主动的战略部署。当匈奴军逞威于西汉东北边境时,他不为局部的失利所牵制,毅然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奇袭防御空虚的河南地,从而牢牢把握厂战争的主动权。其次,此次取胜,还得益于远程奔袭和大迂回战术使用的成功。卫青李息率领精锐骑兵,敢于孤军深入,大胆地从匈奴白羊、楼烦二王与有贤王辖区中间的缝隙中穿过,行军千余里,切断了白羊、楼烦与匈奴腹地的联系,然后迂回包抄,直达陇西,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此外,汉军的胜利,还与白羊、楼烦二王所部人马不多、战斗力较弱有关。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不多,规模亦不为大,但它在汉匈战争史上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西汉收复了战略要地河南及秦蒙恬所筑长城,使得汉朝的北部边防线更往北推移辛黄河沿岸,为长安增添一道屏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匈奴对关中地区的直接威胁。漠南之战点评:漠南之战,就战略决策而言,汉军在击破匈奴右贤王之后,利用匈奴单于庭右翼暴露的弱点,选择单于本部为打击目标,显然是比较恰当的。但是,由于这个战役是继河南之战的第二次大规模战略反击战,汉军的进攻已失去了隐蔽性和突然性,匈奴军队吸取前次失败的教训,加强侦察,在战前即已设下埋伏,严阵以待,汉军因而未能达到预期目的。经过激烈战斗,汉军之所以还能取胜,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着兵力上的优势和卫青、霍去病的英勇战斗精神和出色的指挥才能。战役结束后,汉武帝虽然对霍去病褒奖有加,但却末给卫育益封行赏,说明他对这个战役的结果并不满意。不过,经过此役的打击,匈奴单右贤王和单于的主力毕竟受到沉重打击,他也由此正视了汉军的兵威,开始考虑如何避开汉兵锋锐的问题,被迫退至大漠以北苦寒地区,巩固了河南地区,切断了匈奴东部和西部的联系,为尔后出击河西(今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之匈奴和打通河西走廊创造了有利条件。西汉对匈奴之河西、漠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双方主力在大漠以北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汉武帝刘彻对匈奴发起战略反击后,先后取得了河南之战、漠南之战、河西之战的胜利,匈奴单于和右贤王远遁漠北,大大减轻了西汉西北边境的边患。但匈奴并未放弃对汉边郡之袭掠。三年秋,匈奴骑兵数万攻入右北平(郡治平刚,今辽宁凌源西)、定襄(郡治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杀掠吏民数千。武帝为彻底消灭匈奴主力,决心利用匈奴认为汉军无力越过大漠作战之错误判断,于四年春,集中骑兵10万由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分别统率进击漠北,寻求匈奴主力作战。为保证大骑兵集团军需品的运输和补给,组织了运输行李之私人马匹4万(一说14万)和转运辎重之步兵数十万随军行动。汉军原计划全部由定襄出发北进,以霍去病攻单于主力。后从俘虏口供中得知单于在东部的错误消息,即改变原部署,卫青仍出定襄,霍去病则东出代郡(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伊樨斜单于得知汉军进击漠北的消息,采纳赵信的建议,将人畜辎重转移至后方,率精兵于漠北以待。卫青率前将军李广,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共5万骑出定襄后,从俘虏口中得知单子居处,令李广、赵食其合军出东道策应,自率精骑北进千余里,越过大漠,见单于已列阵而待,即令以武刚车环绕为营,而纵5000骑出战。战至日落,卫青以左右翼包围单于。单于不敌,遂率壮骑数百突围逃去。汉军追至阗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面一支)赵信城而还,前后共捕斩1.9万余人。李广、赵食其一路因迷失道路,未能如期到达。霍去病率部出塞,穿过大漠,北进2000余里,与左贤王部遭遇。经激战,左贤王战败溃退。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以祭天,禅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北)以祭地,至瀚海(今俄罗斯之贝加尔湖)而还。共俘斩7万余人。此战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使其一时无力渡漠南下。西汉亦损失兵力数万人,马10万余匹。此后,双方暂时休战。点评:漠北之战,是西汉与匈奴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一次作战,是在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汉军作战指导明确,准备充分,汉武帝在取得河南、漠南、河西三大战役的胜利的基础上,根据汉军经过实战的锻炼积累的运用骑兵集团进行长途奔袭与迂回包抄的作战经验,利用匈奴王廷北徒之后误以为汉军不敢深入漠北的麻痹心理,决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胆地制订了远途奔袭、深入漠北、犁廷扫穴、寻歼匈奴主力的战略方针。与此同时,他又细心进行战前的准备,除集中全国最精锐的骑兵和最优秀的战将投入战斗外,还调集大批马匹与步兵,运送粮草辐重,以解决远距离作战的补给问题。在作战中,汉军统帅又发挥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充分利用大骑兵集团快速、机动与冲击力的特点,以优势兵力,分路出击,不仅敢于深入敌境,而且善于迂回包秒,特别是卫青,在遭遇单于主力后,机智地运用了车守骑攻、协同作战的新战术,先借助战车的防御能力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发挥骑兵迅速机动的攻击能力,迂回包妙敌军的两翼,一举击溃单于的主力,更显示出其战役指挥方面的优异才能。所有这一切,都为汉军的胜利提供了保障。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给予匈奴前所未有的打击。经过这次大决战,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基本上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漠北之战实是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的最高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电影《上甘岭》故事情节i?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上甘岭》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编剧:林杉、沙蒙、曹欣、肖予摄制:1956年导演:沙蒙、林杉作曲:刘炽类型:故事片(黑白)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

  • 甲午战争李鸿的历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甲午海战战败后,李鸿章代表清廷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海关条约,割让了台湾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围魏救赵,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知恩图报真君子。1、邓世昌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贯广

  • 抗日战争每个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九一八,芦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一九四五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东北抗联名将杨靖宇将军,在没有任何后勤支援情况下,独立组建队伍在白山黑水间,餐冰卧雪艰苦卓绝的与倭寇铁血战斗,最终断粮八日,被汉奸出卖血洒疆场!无耻的鬼子不相信这样一位共产党人在那么恶劣

  • 特洛亚战争的故事50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有一天,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到希腊城邦斯巴达访问,斯巴达王举行盛大的宴会欢迎他。斯巴达的王后海伦,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也出席了宴会。帕里斯被海伦的美貌迷得神魂颠倒,而海伦也非常喜欢年轻英俊的帕里斯。为了占有海伦,帕里斯趁斯巴达王外出之时拐带海伦,乘船逃回了特洛伊。斯巴达王认为这是个奇

  • 冰心的五个真实故事50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1、童年好学冰心4岁时,就在母亲和舅舅杨子敬的督促下,开始读书认字。母亲教她“字片”,舅舅教她课本,并给她讲《三国》故事。她7岁时,开始读《三国演义》,又陆续读了《水浒》、《聊斋志异》……还常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一个7岁的孩子能看《三国》“讲三国”的消息,很快在冰心父亲的同事、朋友中传开了。当时

  • 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是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1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是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扩展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

  • 爱国人物故事十篇简短?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篇1:《周恩来》人民的好总理】1910年春天,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篇2:《李小龙》我是中国人】李小龙,在60年代时,

  •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之间有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秦楚多为亲善盟国,但楚怀王时期开始,两国打过。再后来,白起(就是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卒的那个)率军一路进攻楚国,并把楚国几百年的国都郢都攻占。楚国从此更是一蹶不振。直到王翦后来彻底平灭楚国。不过,后面还有一段余波。王翦灭楚时,楚国的大将是项燕。当时民间还流传一句歌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来,还真的

  • 历史文化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

  • 抗美援朝的感人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钟樟彩的故事在1953年朝鲜战场夏季反击战中,志愿军某部三连接替了友军的防务,上了938.2高地主峰的前沿阵地,对面不到百米处就是美国鬼子。美军不甘心938.2高地被我友军夺取,天天向我方阵地前沿和纵深实施狂轰滥炸,隔一两天就以数十人或百余人的规模,在炮兵和坦克掩护下向刚接防的三连等阵地反击。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