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甲午战争李鸿的历史故事?

甲午战争李鸿的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83 更新时间:2024/1/22 20:55:16

甲午海战战败后,李鸿章代表清廷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海关条约,割让了台湾

和历史上"楚汉战争"有关的典故和成语/俗语都有哪些?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围魏救赵,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知恩图报真君子。

1840以来的历史人物?

1、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为纪念邓世昌的伟大牺牲,人们创作了《甲午风云》、《英雄邓世昌》、《甲午大海战》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以歌颂其英雄壮举,还有多处纪念馆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2、鲁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

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从小勤奋好学,7岁开始读书,12岁就读于私塾“三味书屋”,后因家庭的一次变故,饱尝了世人的冷漠和蔑视。

1902年东渡日本学医,当他目睹国人的愚昧和麻木不仁时,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文笔来唤醒国人的灵魂。回国后,先后在北京、杭州的几所大学任教。

1918年,第一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从此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

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到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沿,并先后创作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著作。

3、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

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参与发起“护国救党运动”,认为应当清党但反对杀人。

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4、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

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5、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字希疆,学名洪,后改名适,字适之。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安徽宣城市绩溪县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

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抗日战争每个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九一八,芦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一九四五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东北抗联名将杨靖宇将军,在没有任何后勤支援情况下,独立组建队伍在白山黑水间,餐冰卧雪艰苦卓绝的与倭寇铁血战斗,最终断粮八日,被汉奸出卖血洒疆场!无耻的鬼子不相信这样一位共产党人在那么恶劣

  • 特洛亚战争的故事50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有一天,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到希腊城邦斯巴达访问,斯巴达王举行盛大的宴会欢迎他。斯巴达的王后海伦,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也出席了宴会。帕里斯被海伦的美貌迷得神魂颠倒,而海伦也非常喜欢年轻英俊的帕里斯。为了占有海伦,帕里斯趁斯巴达王外出之时拐带海伦,乘船逃回了特洛伊。斯巴达王认为这是个奇

  • 冰心的五个真实故事50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1、童年好学冰心4岁时,就在母亲和舅舅杨子敬的督促下,开始读书认字。母亲教她“字片”,舅舅教她课本,并给她讲《三国》故事。她7岁时,开始读《三国演义》,又陆续读了《水浒》、《聊斋志异》……还常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一个7岁的孩子能看《三国》“讲三国”的消息,很快在冰心父亲的同事、朋友中传开了。当时

  • 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是1914年7月28日到1918年11月1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是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扩展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

  • 爱国人物故事十篇简短?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篇1:《周恩来》人民的好总理】1910年春天,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篇2:《李小龙》我是中国人】李小龙,在60年代时,

  •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之间有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秦楚多为亲善盟国,但楚怀王时期开始,两国打过。再后来,白起(就是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卒的那个)率军一路进攻楚国,并把楚国几百年的国都郢都攻占。楚国从此更是一蹶不振。直到王翦后来彻底平灭楚国。不过,后面还有一段余波。王翦灭楚时,楚国的大将是项燕。当时民间还流传一句歌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来,还真的

  • 历史文化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

  • 抗美援朝的感人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钟樟彩的故事在1953年朝鲜战场夏季反击战中,志愿军某部三连接替了友军的防务,上了938.2高地主峰的前沿阵地,对面不到百米处就是美国鬼子。美军不甘心938.2高地被我友军夺取,天天向我方阵地前沿和纵深实施狂轰滥炸,隔一两天就以数十人或百余人的规模,在炮兵和坦克掩护下向刚接防的三连等阵地反击。那时,

  • 关于辛弃疾承担责任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1207年,年老病重的辛弃疾没有等到朝廷的诏书,也没能实现洗雪国耻、北伐恢复的理想。这位六十八岁的民族英雄在大呼数声“杀贼”之后,带着他的满腔热血和遗憾,然长逝。“一世豪杰”是辛弃疾写照,他一生坚守,初心不改,热血不灭,爱国之心燃尽了岁月,也照亮了人格。他就如同世人所言的“男子汉”一样为国家不畏生死

  • 简单说一下5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和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五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为争夺巴勒斯坦地区同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这次战争直到1949年3月才结束。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约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两国为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勾结以色列,于195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