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江苏沦陷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很快沦陷。日军在占领平津之后,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国民政府的心脏地带,中国军队奋起抗战,先后投入兵力达70万,但未能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在毙伤日军4万余人后从上海全线撤退。
日军于11月12日占领上海后,兵分两路进攻南京,分别沿京沪铁路和太湖南岸西进。11月中旬,常熟、苏州失陷;下旬,无锡、常州失陷;12月1日,江阴炮台在激战数日后失守;12月8日,镇江失陷;12月14日,扬州沦陷。南京守军虽奋力应战,但在日军重兵包围之下,12月13日,南京沦陷。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实现迅速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1938年4月,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取得歼灭日军1.1万余人的重大胜利。其后,在日军重兵包围之下,中国军队于5月中旬由徐州突围,转向外线。5月19日,徐州被日军占领。
为策应徐州会战,日军华中派遣军从江南向苏北进攻。1938年初,日军从南京、镇江等地渡江北犯。3月18日,日军由南通登陆。在日军大举进攻下,各地守军均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日军连下海安、如皋、东台,4月26日占领盐城,5月7日占领阜宁,江苏大部沦陷。由于兵力不足,日军仅占领了苏北的交通要道及部分城镇,并未向苏北腹地进攻。
因此,以韩德勤为主席的国民党江苏省政府得以暂时维持着对苏北部分地区的控制。国民政府还在苏南成立以冷欣为主任的江南行政公署,组建忠义救国军。
日军在侵占江苏的过程中,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在南京,日军制造了长达6个星期的震惊中外的大屠杀。日军先后在汉中门、鱼雷营、中山码头、草鞋峡、煤炭港、上新河、江东门、雨花台、燕子矶等处,集体屠杀平民和被俘的中国士兵,加上零星屠杀,总数达30万人以上。中国妇女惨遭蹂躏,在短短数周时间内,日军中国妇女的暴行达2万起以上。日军还疯狂抢劫和纵火,以六朝古都著称的美丽繁华的南京,在日军铁蹄的蹂躏下,满目疮痍,一片凄凉。
排八阵故事?
及至后代,精通此阵者已十分罕见,却不料出现在明代太湖山庄。太湖山庄庄主澹台仲元化用此阵,训练八人立于八门位置上,攻敌时进退自如,来去如潮,古怪厉害之极,并曾用此阵法困住大内八大身怀绝技的高手。(见梁羽生《萍踪侠影》)
再如任天吾家的假山树木即按八阵图古法布置,普通人若不熟悉此阵,绝对走不出去。(见梁羽生《鸣镝云录》)
据《三国志_蜀志_诸葛亮传》载:“(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后人考其遗迹绘成图形,见《武备志》。据记载,八阵图遗迹有三处:《水经_沔水注》及《汉中府志》说在陕西沔县(今勉县)东南诸葛亮墓东;《寰宇记》说在四川夔州(今奉节县)南江边,《明一统志》说在四川新都县北三十里的牟弥镇。
最近,河南省密县发现一套我国最早的《风后八阵兵法图》。该图共分九幅,一幅为八阵正图,其它八幅为八个阵式,即: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图旁附有文字说明,详细介绍了每个阵式在特殊环境下进攻退守的战术应用。据《史记》载,风后为轩辕黄帝的一员将帅。密县云岩官遗存的唐朝军事家、常州刺史独孤及的《云岩官风后八阵图》碑,详细记载了黄帝和风后研创《八阵图》的事迹。此图的发现,把我国八阵兵法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两千五百年。
《周易》诸葛亮“八阵图”
诸葛亮崇尚法家和黄老思想,同时精通易学。陈立夫先生曾为1994年举行的全国第八次诸葛亮学术讨论会题词“明易先知”,就明确指出了诸葛亮的“先知先觉”与其精通《周易》密切相关。
《周易》的精髓是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把不同质、不同态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以探讨其运行的规律。诸葛亮治国、用兵时十分注重天、地、人的综合考察。他在《将苑智用》中写道:“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强调一个优秀的将领应“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室家”(《将苑将器》)。“夫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势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慧星不殃,风气调和。地势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门幽洞,羊肠曲沃。人势者,主圣将贤,三军由礼,士卒用命,粮甲坚备。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将苑兵势》)这真是将《周易》天、地、人综合一体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从传世的诸葛亮的有关著作来看,其中不但涉及《易》理,也透露出诸葛亮对卦象占筮的精通。如《阴符经注》云:“天垂象,圣人则之,推甲之,画八卦,考著龟,稽律历,则鬼神之情,阴阳之理,昭著平象,无不尽矣。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六十甲子,转而用之,神出鬼入,万明一矣。”所谓“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就是指《周易》的占筮方法。
今人感到颇为神秘的“八阵图”是不是子虚乌有呢?诸葛亮是否真的创有“八卦阵”呢?《三国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作为古代战争中一种战斗队形及兵力部署图,诸葛亮的原“图”今虽不见,然有传说为诸葛亮练兵遗址的所谓“八阵图垒”。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云,这种“图垒”皆垒细石为之。共有三处:一在陕西沔县;一在重庆奉节;一在四川新繁,尤以在奉节者最为著名。奉节原为古鱼复县,治所在今奉节东白帝城,三国时刘备改名永安,唐改称奉节。诸葛亮“八阵图垒”据传就在永安宫南江滩上。根据唐代李鉴《太白阴经》、李靖《问对》等记载,以及当代学者的推演(见《孙子学刊》1994年第9期封底),现将诸葛亮的“八阵图”示意如下:
八阵图分别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中军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周围八阵则各以六个小阵组成,共计六十四个小阵。八阵中,天、地、风、云为“四正”,龙(青龙)、虎(白虎)、鸟(朱雀)、蛇(蛇)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阵布于后方,以为机动之用。
八阵图的特点,正如李靖《问对》所指出的,是“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内圆外方”;而其构想,则与《周易》是分不开的。八阵的排列,实际是一幅“文王八卦方位图”(即“后天八卦图”)。八阵中的每一阵都由六小阵组成,取《周易》六爻之意。八阵加中军的总共六十四个小阵,与《周易》别卦的六十四卦相合。至于八阵图的奇正之法,即杜牧之《孙子注》所说的“奇亦为正之正,正亦为奇之奇,彼此相穷,循环无穷”,则更是《易》理在布阵中的具体应用。(林花甲2005年2月)
“八阵图村落”就座落在金坛儒林镇东南的大鲁墅和小鲁墅村,因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八阵图村落”早已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