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外战争的故事四字词

中外战争的故事四字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81 更新时间:2024/1/17 10:40:02

1涿鹿之战2鸣条之战3牧野之战4]葛之战5长勺之战6泓水之战7假途灭虢之战8城濮之战9之战10鄢陵之战11鸡父之战12柏举之战13越灭吴之战14晋阳之战15桂陵、马陵之战16济西、即墨之战17长平之战18秦统一六国之战19钜鹿之战20成皋之战21井陉之战22西汉平定七国叛乱之战23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24昆阳之战25东汉朝统一之战26黄巾农民起义战争27官渡之战28赤壁之战29夷陵之战30诸葛亮南征之战31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战32魏灭蜀之战33晋灭吴之战34淝水之战35北魏统一北方战争36隋灭陈之战37隋反击突厥之战38隋末农民战争39李渊攻取长安之战40洛阳虎牢之战41唐攻东突厥之战42唐平定安史叛乱之战43李逡瓜蔡州之战44唐未农民战争45北宋统一战争46宋辽战争47宗泽东京保卫战48和尚原之战”49顺昌之战50郾城、颍昌之战

一些中外战争英雄的事迹,急啊!!!#-#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5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在他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烽火中的儿童剧团——孩子剧团孩子剧团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和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儿童艺术团体。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上海,以沪东临青学校为主的一部分中小学生,自发地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难教育社得知情况后,立刻派人前往,于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剧团。孩子剧团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抗日救亡爱国宣传。小团员大多是10-15岁的孩子,他们在老师的领导下,进行各种宣传抗日节目的排练,然后再深入到各地特别是抗日前线去演出,宣传抗日。孩子剧团的足迹遍及8个省市和几十个农村集镇,演出过《乐园进行曲》、《猴儿大王》等优秀节目,为宣传抗日做出了贡献。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外国战争故事:推罗围攻战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332年1月,地中海东岸一处地方,帐幕连营,人吼马嘶,日夜喧腾不休。堆积如山的石块和木头从附近源源不绝地运来,然后被修筑成一条堤坝向大海中伸去。亚历山大东征中最艰苦卓绝的一次战役——推罗攻城战开始了。“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希腊最著名的雄辩家当初这么说时,希腊各个城邦都认为这

  • 12月7日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12月7日下午,四川南充举行“讲英雄故事,做红色传人”主题宣讲活动,宣讲人员走进南充高中,“特等功”、“二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荣誉获得者林炳远、邓彰德,向南充高中学子讲述其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先进事迹。“人心齐、泰山移,美帝老儿又算得了什么呢,照

  • 有关战争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你随便翻开历史书,里面都是战争的故事。人类的历史里有95%的时间都有战争的。蒙古西征美国独立战争一次大战二次大战越南战争等很多急送鸡毛信大家知道,在战争年代,鸡毛信不是普通的信,插着鸡毛的信必须马上迅速送达。这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急匆匆来到白家庄找到儿童团长李爱民,交给他一封鸡毛信,说:“这封鸡毛信

  • 为什么春秋末期吴国3万人几乎灭楚,而战国末期秦要60万人才灭楚?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涉及到春秋战国的各个方面。这里也不铺开说,简单说说军事上。就春秋末期,前506年柏举之战,其实是一次局部战争。吴国虽然派遣3万大军猛攻楚国,一度攻陷楚国国都,但吴国很清楚,他没有实力吃掉楚国。其实,柏举之战的胜利,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当时楚国连连对外发动战

  • 古代战争故事《孙武攻楚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506年,经伍子胥推荐,吴王阖闾拜大军事家孙武为大将,整顿兵马,准备进攻楚国。孙武是齐国人,自称是东海一小农,他是应吴国大夫伍子青的邀请,南下到吴国来的。他的兴趣是研究兵法,对名利之事看得很淡。他这次所以答应做地位显赫的大将,一是想助老朋友伍子胥一臂之力。击败楚国。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因父亲和哥

  • 外国古代战争故事:祖鲁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祖鲁战争指19世纪30~80年代南非祖鲁人为反抗荷兰后裔布尔人和英国殖民者的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的英勇斗争。祖鲁人是南非土著居民南班图人的一支,居住在南非的纳塔尔、斯威士兰和莫桑比克的一些地区。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恰卡建立了祖鲁王国,英国人称其为祖鲁帝国或祖鲁兰。1828年,丁干

  • 刘邦如何打败项羽典故叫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刘邦在短短的八年间从一介布衣,变身为天下至尊,成为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关于他的传说和历史典故,一直都在民间流传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三十六计之一,是一个和刘邦有关的典故。当初,秦朝朝政昏暗,百姓不堪疾苦,纷纷揭竿而起。刘邦和项羽带领的起义部队都是反抗秦暴政的重要武装力量。当年,刘邦抢在项羽之前,

  • 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拿破仑战争,普鲁士统一战争,特洛伊战争,亚历山大东征。长平之战,长勺之战,巨鹿之战,垓下之战,淝水之战,万历三大征,中日甲午战争,抗日战争。长平之战,巨鹿之战,淝水之战,反法西斯战争。。。故事之一:以二当九,以少胜多1941年12月2日,苏联飞行员梁赞诺夫和帕尔莫斯科保卫战中的10个

  • 刘邦是从哪个事件开始以弱胜强打败项羽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最总要的是用人,,张良、韩信。就是韩信将项羽避至乌江。据说,当年项羽兵败垓下,逃到乌江边,后面刘邦军队穷追不舍。他到乌江边,眼望滚滚江水,不禁悲愤交集。想我项羽,带领雄师,所向披靡。刘邦小儿,伏首称臣。哪曾想到今日,兵败如山倒。全军覆灭,爱妻自刎,孤身一人。莫非上天灭我不成?正在他胡思乱思之时,忽然

  • 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有哪五场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3.《马关条约》的签订①时间:1895年②地点:日本马关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