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什么叫刚柔并济?

什么叫刚柔并济?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01 更新时间:2024/2/23 23:18:08

什么叫刚柔并济?

刚柔并济意思是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配合。

刚柔并济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当唯义是务,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

造句:这种偏身的打法更加适合身材弱小的人群,可以在消卸对手进攻的同时,“借力打力”,从侧面攻击对手弱点,刚柔并济。

刚柔并济有一个相同含义的成语叫

刚柔相济

发音gāngróuxiāngjì

释义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出处《周易·蒙》:“刚柔节也。”

一刚一柔交替并使。

8.什么叫刚柔并济?看完这一组瑜伽你就知道了,完美阐释柔美与力量

怎么理解刚柔兼济达天下?

至柔者莫过于水,然而水却可以攻克最坚硬的东西,这就是常说的“水滴石穿”之理。

柔忍有术,乃是人生存之道。人太柔就委靡,太刚就会折断。人如果一味凭刚性追求,就会失去柔性的功能,在思想上刚性太强,肯定会忽略柔性的作用。真正的人生应是刚柔相济的人生,这才是人生最高的智慧。

人行于世,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恒的弱者。人不能固执己见,但也不能软弱无力。所谓刚柔相济,就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

古人言:ii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做人亦是同理,须刚柔兼济,欲速不达,过犹不及。

刚就容易方,柔就容易圆。做人处世,方圆并用,刚柔并济,才是全面的方法。如果只能刚却不能柔,只能方却不能圆,只能强却不能弱,只能进却不能退,必然倾折失败。

曾国藩说:“做人的道理,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委靡,太刚就容易折断。刚不是说要残暴严厉,而是强矫而已。趋事赴公,就需强矫。争名逐利,就需谦退。”

曾国藩对老子的思想研究很深,他一生信仰老子的观念,做人处世可谓精到。所以虽居功名富贵之巅,也能全名而归,全身而终。在处理天下事时,有以刚取胜的,有以强取胜的,有以柔取胜的,也有以弱取胜的。

老子曾提倡以柔弱守雌的方法。

商容张开口问老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商容说:“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不在!”商容说:“知道这个道理吗?”老子说:“不就是刚硬的容易败亡,柔弱的而能存在的道理吗?”商容说:“唉!天下的事情完全是这样。”这就是柔弱处世的方法,且受到历代的传承。

老子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一类。”“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攻入天下最坚强的东西里面去,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人体中骨头是硬的,需要柔软的皮肉来包装,这样才不怕外界物体的碰撞;贝壳里面的肉是软的,要有外壳来保护。坚硬的物品,要用柔软的绸缎、海绵包装,这样才不怕损坏;精细柔美的物品,要用木盒、铁箧来包装。柔软的水,需要用硬的容器来盛装;硬的钻石黄金,需要软柔的棉絮来包装,由此,刚与柔并不冲突,而是相依相成。

柔中含刚,刚中存柔,刚柔相济,不偏不倚,才是中国人处世的方法。

曾有一个“四两拨千斤”的成语,讲的就是以柔克刚的道理。俗语说:“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不同的性格也各有各的特点与利弊,但同时却又可以做到互补。纵观历史,那些性格刚烈的人们很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

一块巨石一旦落在一堆棉花上,就很容易被棉花包裹在里面。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一个成功的将帅,必然具备有刚强的性格,然而却不固执己见,温和、柔和但不软弱无力,就是通常所讲的刚柔相济。单纯一味的柔和容易被看做软弱,会使自己的力量被削减,以至到最后失败;单纯一味的刚烈、刚强,又会导致刚愎自用,也注定要失败。因此,刚柔并济才算是最好的状态,才是最为理想的性格特点。

一般来说,刚代表力量,柔代表妥协,刚能克柔,而“刚”的硬度如何,并不在“嗓门高,口气冲,措施狠”,关键在于“理”,要看“理”的锋芒是否打到对方的要害处。“刚”并非人人皆有,刚言也并非人人敢说。要想“刚”必须有过硬的思想修养,古人说,无欲则刚,今人说:“打铁需得自身硬。”只有刚毅之士,才能讲出刚毅之言,只有一身正气,光明磊落,才能底气十足,大气凛然。如果私心太重,“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得了别人的好处,自然腰软,硬不起来。

那么怎样才能有“刚”劲呢?首先遇事沉着冷静,具有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越是情况紧急,越要表现出强者的姿态,果断勇敢,并有敢于斗争和战胜对手的坚强信心。神态自若,本身就给对方施加了强大的心理影响,从精神上压倒对方,这就为刚言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实,要善于攻其弱点。无理取闹者本身就不得人心,要利用其色厉内荏的弱点,据理力争,要抓住对方语言上的漏洞发起进攻,造成自己的优势和强硬地位,把对方置于被动的位置,语句短促,语势凌厉,发声有力,态度威严,有斩钉截铁、拔剑砍地之势,五雷轰顶、撼人肺腑之感,这样才能使之震颤,进而产生“挽奔马于悬崖,拦狂涛于险岸”的刚硬效果。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柔在一定程度上,也往往占据优势,小小的柔也能克刚。因为“柔”相对“刚”而言,自有其独到之处。刚强之物,形可碎而不可变,坚而不韧,强而易脆。而柔软之物,随势变形,柔而耐长久,软而有韧性。在论辩中,有时避强守柔,看似怯弱,实为克刚之术。

在为人处世中,刚与柔往往平分秋色,无轻重缓急之分。

分寸学认为,凡事都要针对具体情况,刚柔并用,千万不可绝对化。刚与柔,相辅相成,太刚易折,太柔易废,刚柔相济,则无往而不胜。这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古代君主治国安邦,必须文武并举,德刑并用,方能以威服人,长盛不衰。

与“柔”相反,则为“刚”。“刚”的表达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刚毅生威。刚者临危不惧、神态刚强,能表达强烈的正义情感,产生巨大的震撼力。二是辞严雄辩。刚言出口,理直气壮,义正辞严,铿锵有力,有闻之震耳,以正压邪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表达功能令柔弱者望尘莫及。那些私心过重的人,看上去气势汹汹,实际上色厉内荏,欺软怕硬。对他们过分温柔,反而会助长其嚣张气焰。这时候,你要敢于碰硬,一身正气,义正辞严,“两刀相割,其利自见”,歪风邪气自然会退避三舍。

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柔的力量,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哑巴新娘》中的女主人翁林静云,不正是以自己的温婉和平之女性之柔,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可吗?

由此可见,真正的积极人生,应该有刚柔相济的智慧,既有猛士的力量,更有沉静蕴慧的平和。这才是做人处世的圆通之道。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简短?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历史人物简短故事:1、唐伯虎推窗唐伯虎在年少时,便喜欢画山水人物、石头松。母亲见儿子有些天赋,便递给他一个行李卷和迎心一包碎银,要他去跟大画家沈周学习,以求更上一层楼。沈周见唐伯虎俊逸清秀、聪明伶俐,便收下了这个徒弟唐伯虎学了一年后,偷偷把自己的画与师傅的作品比了比,感到不相上下,不愿再学下去了

  • 历史人物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不知道你要哪个时期的以下几个你自己选择吧1项羽项羽,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中国史上最强武将。是力能举鼎气压万夫的盖世豪杰。号西楚霸王。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斩

  • 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事例要4个一定要短一点的 !要快!谢谢各位了!!!!!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朱自清:《匆匆》“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唐韩诗人王贞白:《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范仲淹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

  • 有本三国小说简介说这本书很乱从历史里召唤人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之召唤猛将作者:青铜剑客简介:【关公战秦琼,我看行!穿越成被废的汉少帝刘辨,开始了艰难的三国历程。没地盘没兵马没人才,又有什么关系,我有超级召唤系统,历史猛将任我差遣!别给我提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我给你召唤个武悼天王+李存孝+李元霸的超级组合,能否一战?你要派五虎上将、五子良将一块来,寡人就放个大

  • 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涌现出来的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看谁找的多。(不少于8人)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郑成功、林则徐、陈化成、葛云飞、左宗棠、邓世昌、洪秀全(抗击洋枪队)、关天培。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抗

  • 还有哪些民族小英雄的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9291943)河北省万县石沟村抗日儿童团团长。1943年5月,日本侵略军发动大扫荡,包围了隐藏在石沟村里的乡亲。汉奸走到王朴跟前:你是儿童团长王朴说,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不知道!王朴转过身去。一个日军军官把刀架在王朴脖子上,王朴猛劲地把刀推掉,带领着20多个儿童团员,愤怒高呼:我们誓死不当汉奸

  •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2.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3.要对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地了解,不能以点带面。4.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

  • 根据成语典故,在横线上填写历史人物的名字:铁杵成针,四面楚歌,背水一战,大摆空城计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李白,刘邦,项羽,诸葛亮这里有77个成语故事,大部分都有详细的介绍,包括故事和主角。这里有40个,都很详细。这里有80左右吧,都有介绍。看看吧。爱屋及乌---周武王暗度陈仓---项羽,刘邦背水一战---韩信出奇制胜---乐毅,田单从容不迫---庄子东窗事发---秦桧对症下药---华佗负荆请罪---廉

  • 中国英雄人物事迹(10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通常认为是日本人)1630年,郑成功随叔芝燕回国,住晋江安平郑府。郑芝龙延聘名师授业,1638年郑成功入南安县学为廪生,1644年郑成功从家乡

  • 有关于历史的成语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含有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完璧归赵、围魏救赵、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鼓作气、千金买骨、讳疾忌医、卧薪尝胆、杀妻求将、惊弓之鸟、高山流水、一字千金、指鹿为马、焚书坑儒、图穷匕见、悬梁刺股、四面楚歌、约法三章、孺子可教、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手不释卷、金屋藏娇、暗渡陈仓、十面埋伏、投笔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