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历史人物故事简短?
古代历史人物简短故事:
1、唐伯虎推窗
唐伯虎在年少时,便喜欢画山水人物、石头松。母亲见儿子有些天赋,便递给他一个行李卷和迎心一包碎银,要他去跟大画家沈周学习,以求更上一层楼。
沈周见唐伯虎俊逸清秀、聪明伶俐,便收下了这个徒弟唐伯虎学了一年后,偷偷把自己的画与师傅的作品比了比,感到不相上下,不愿再学下去了,于是提出要回家“孝敬老母”。
沈周看出了他的自满情绪,就叫妻子做了几样菜,端进东厢一间小屋里。师徒二人坐下,一边饮酒一边谈话。沈周笑问:“学画一年,想念母亲了是吗?”唐伯虎连连称是。
沈周笑道:“你的画本来不错,又学了一年,可以出师了。”唐伯虎拱手施礼:“感谢老师大恩。”沈周笑了笑,说:“这酒喝得为师全身发热,你帮为师将窗子全部推开,凉快凉快。”
唐伯虎应了一声,起身走到窗前,他推了推西窗推不开,又转身推了推北窗,也未能推开。他仔细一看,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顿时感到非常,于是,“扑通”一声双膝跪下,说:“师傅,我不回家了,留下我再学三年吧!”
2、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自幼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学有所成,闭门读书,但是,他却有一位自私蛮横的大嫂,经常刁难羞辱他,还烧掉了他阅读的书简。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陈平面对嫂子的羞辱,一直隐忍不发,但是大嫂变本加厉的刁难,终于让陈平忍无可忍,他离家出走,想要浪迹天涯,最终还是被哥哥追回。
陈平回来后不计前嫌,阻止了哥哥休掉嫂子,在当地传为美谈。为了报答兄长的厚恩,他更加发愤苦读。后来又有饱学老者听闻此事,特意前来免费收徒授课。陈平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3、汉文帝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4、指鹿为马
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把持朝政,不但独揽大权,更想进一步登上帝位。他为了试探朝中的大臣是否服从他,便想出一条计策来当众检验。
他叫人牵了一头鹿来献给秦二世,并在群臣面前指着鹿说:“这是我献给您的马。”秦二世笑道:“丞相跟我开玩笑吧?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说成是一匹马呢?”
赵高于是问左右的大臣:“这究竟是鹿还是马?”大臣们大都害怕赵高,所以有的人默不作声,有的人为了讨好赵高,就说献上的是马,只有小部分正直的大臣坚持说是鹿。赵高暗中记下了那些正直大臣的名字,后来就借故把他们杀害了。
5、苏轼之房梁挂钱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二、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名字和名著
陈寿《三国志》
左丘明《左传》
吕不韦《吕氏春秋》
孔子《春秋》
班固《汉书》
姚思廉《梁书》.《陈书》
韩婴《韩诗外传》
蒲松龄《聊斋志异》
刘义庆《世说新语》
郦道元《水经注》
冯梦龙《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
凌檬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
关汉卿《窦娥冤》
白朴的《梧桐雨》
马致远的《汉宫秋》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王实甫的《西厢记》
白朴的《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
三、给我介绍一个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
汉献帝刘协
生于乱世,在诸侯割据的时候当上皇帝,一生中重要的事:刺杀曹操,可惜没成功;开仓赈灾;回到洛阳。他对社会的贡献就是被董卓劫去后,毅然决然回到洛阳,使当时混乱的局面得到改善,中央政府得以管理地级。我最欣赏的就是他十几岁就可以把个个人的心思琢磨的亮透,并且使东汉混乱的局面到最后的魏国统一都做出了贡献。
四、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曹操说曹操曹操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