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76 更新时间:2024/2/9 19:36:12

基本内容大致如下:战争观这一思想大形成在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要包括两层含义:⒈战争支柱以仁为本。《法仁本一》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

正不获意则权。”仁者使人亲,义者使人悦。此二者,才是战斗力的凝聚核,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⒉战争准则师出有名。《礼记檀弓下》主“师必有名”,认为师出无名,必将遭到众人的反对,定成败局。

指导原则⒈重战思想。《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对待。⒉慎战思想。

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⒊备战思想。其意就是未雨绸缪。孙子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并告诫人们思想时刻不要忘记战备,做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⒋善战思想。

就是要会用兵打仗。一是注重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道”就是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当然,在注重道的同时,其他四个“天、地、将、法”因素也不可忽视。

二是庙算制胜论。庙算,是古代开战前在庙举行军事会议,商讨与谋划战争的一种方式。《孙子兵法》主张战前要算,要对战争全局进行计划和筹划,定出可行的战略方针。三是“诡道”制胜论。

《孙子兵法》里讲道:“兵者,诡道也”。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的诡道之法,进而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目的。

指导思想《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不仅仅对战争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政治、外交、经济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帮助。

全胜战略自古以来,战争的直目的就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标就是以“全”争胜“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中指出:“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1904日俄战争期间旅顺口历史人物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先说结论,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旅顺口历史人物故事如下,1904年,日本和沙皇俄国为了争夺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权益和中东铁路的归属权,发动了一次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日本军队先后在辽阳和沈阳之间歼灭了沙皇俄国主力军队并且击退援军。广州三元里人民团结起,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故事。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用谋略取胜的故

  • 为什么古代战争中戈和戟逐渐被矛和枪取代?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这种变化是由作战方式决定的。先秦时期以车战为主。一辆战车三个人,一人嘉车,一衣持弓箭,一人持戈。当两车相错时,戈手横向攻击对手,勾、啄比直刺命中率高得多。战国后期,单骑战逐步代替了车战;无论骑兵、步兵都是以向前攻击为主,矛的直刺就取得优势。戟虽然可刺可砍可勾,但它砍的力量很小,且不好掌握;穿盔甲作战

  • 现代史上有哪些著名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从公元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本世纪初比较著名的战争有:美国独立战争,法国革命战争,拿破仑战争,第2次美英战争,希腊独立战争,英缅战争,阿尔及利亚抗法战争,阿富汗抗英战争,英国—锡克战争,墨西哥抗英战争,意大利独立战争,克里米亚战争,英伊(伊朗)战争,法越战争,西摩(摩洛哥)战争,美国内战,丹

  • 求古今中外各大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滑铁卢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官渡之战夷陵之战中途岛之战名言内容:有备无患,亡战必危。名言作者:张九龄张九龄资料:唐代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名言出处:唐朝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名言解释:见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患:灾祸。亡:忘。这两句大意是:有所准备,则没有灾祸;忘却战争

  •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朝代和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大概有:1、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2年-前260年,最后秦国获胜。此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5万,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2、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朝末年的巨鹿,起义军中的楚国项羽【五万士兵】同秦国的王离、章邯【共四十万】发生的战争。

  • 请大家帮忙,简单介绍一下秦国灭百越的故事,谢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早在灭六国以前,秦始皇就已经把百越之地作为统一的目标。秦灭六国之战结束后不久,秦始皇即派尉屠睢率50多万大军出击百越。针对百越各部居处分散的特点,秦军采取多路分兵进军,遇有大敌再合兵进击的行动方针。秦军共分5路: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中间两路攻取南越,其一经今南昌,越大庾岭入广东北部

  • 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民族英雄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嘉靖年间,官府腐败,倭寇、海盗猖獗,屡犯东南沿海,烧杀掠抢,罪恶滔天,闽浙沿海民不聊生。民族危难之际,戚继光奔赴闽浙沿海,掀起了全民抗倭的怒海狂潮。戚继光胸怀报国救民的宏图大志,为实现抗倭大业与贪官污吏周旋,与倭寇、海盗浴血征战。他身处逆境奋力抗争,深陷绝境不言放弃,结交抗倭英雄谭纶、俞大猷,征

  • 中国古代打仗为什么都要攻城,绕着走不行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城市都是建立在交通要道,辐射周围乡村所在!在古代,城市也是人口,财富的聚集地。如果战争中不攻克城池,就得不到财富、人口等补充。战争无法继续下去!而且如果放任敌方城市在自己的后方,那就是后路不保,随时有被城池的敌军截断后勤补给线(粮道)的危险!所以只要有可能,一定要攻克城市。攻城:冲城车,攻城锤,火炮

  • 有关战争的名人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有空看看隆美尔的故事蒙哥马利希特勒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保卫战,库尔斯克会战,柏林会战,诺曼底登陆,偷袭珍珠港,阿拉曼战役以上都是对二战进程有着深远影响的战役纳粹闪击战(波兰,法国,苏联),中途岛海战,瓜达卡纳尔岛战役第二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德军未经供苏联南部城市斯

  • 5中国近代英雄人物,要故事,简短点?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