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战疫感人小故事?

历史战疫感人小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421 更新时间:2024/1/20 7:45:17

无论过去多少年,这7位战疫英雄的故事,都要讲给我们的孩子们听

李文亮,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2011年7月参加工作,2014年到武汉中心医院工作。

在生活中,他爱美食、爱电影,我们别无二致。但是当疫情即将蔓延,医院领导又下达封口令时。李文亮医生义不容辞地在微信群中披露了新型病毒的消息,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为此,李文亮医生遭受了不公平的训诫和批评。

2020年1月6日,李文亮在收治一名患者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他在住院治疗期间表示,康复后要再投入抗击疫情战斗中。然而可惜的是,李文亮医生却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7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深爱的妻儿与父母。

作为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是一个英雄,一个有担当的普通人。

二、夏思思

无论过去多少年,这7位战疫英雄的故事,都要讲给我们的孩子们听

夏思思是是湖北省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的医生,出生于1990年的她是一个2岁男孩的母亲。疫情爆发后,夏思思医生主动抗击于一线。并于1月15日诊治了一位76岁的病人,病人于当天下午确诊为新冠肺炎。

当时,夏思思刚下夜班,原本可以回家休息。但在临时接到任务后,她毅然改变行程,折回医院参与救治。随后几天,夏思思担心老人病情,主动留在病房。尽管夏思思医生有防护,没想到还是感染了,后抢救无效离世。她的丈夫哽咽着说:她没留下一句话,突然就走了。夏思思医生2岁的儿子当时以为妈妈还在上班。夏思思舍小家,为大家,不愧为中华的好儿女。

三、刘智明

无论过去多少年,这7位战疫英雄的故事,都要讲给我们的孩子们听

刘智明是武昌医院院,疫情期间不幸感染了病毒。抢救期间,刘智明曾留下话,“如果万一,不要插管”。知情者透露是因为在气管插管打开的瞬间,喷血、喷气管内附着物具有传染性,刘智明害怕同事因此染病,所以才会如此叮嘱。

2月18日10时30分,武汉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在武汉同济医院去世,年仅51岁。

四、柳帆

无论过去多少年,这7位战疫英雄的故事,都要讲给我们的孩子们听

柳帆生前系武汉市武昌医院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护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已经退休的柳帆一直在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室参与救治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她因直接接触患者,不幸感染新冠肺炎,2020年2月14日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更令人惋惜的是,柳帆去世前,他的父亲、母亲和弟弟也先后因新冠肺炎而去世。柳帆的殉国,代表着千千万万奋战于前线的英雄护士,她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五、黄文军

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故事有哪些?

真的是太多了,简单的说一个。《步枪打飞机》步枪打飞机,听起来简直就是神话,但这的确是传扬在平西抗日根据地斋堂川的一段抗击日寇的佳话。1939年10月某天,我平西抗日根据地挺进军十团八连在门头沟斋堂川青白口永定河畔与日军展开激战。挺进军隐蔽在河边山林中占据有利地形打击来犯之敌,日军匍匐在河北岸光秃秃的河滩上,目标暴露无遗。战斗打响后,水面上,河滩上日军尸体横七竖八,伤亡很大。不甘失败的敌人,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调来飞机,妄图以空中优势遏制挺进军火力,挽回败局。头上敌机猖狂呼啸,硬拼就中了敌人的圈套。看看手中顶不上劲的步枪,战士们攥紧拳头眼里喷出仇恨的火焰。敌机在八连阵地上空时而盘旋时而俯冲,战士们的武器装备与敌人悬殊太大,如果跟敌人拼火力肯定吃亏。地面的日军得到空中支援后,乘势又向八连阵地逼了过来,情况万分紧急。这时候,十团的存洋等20名战士奉命赶来增援八连战士。徐存洋和战友们很快隐蔽好,等待战斗时机。他观察后发现,由于八连阵地在山谷之中,敌机投弹轰炸就必须尽可能接近地面俯冲,才能对阵地造成威胁。所以,敌机俯冲下来的时候距离地面很近,就好像就擦着战士们的耳朵飞。而且,俯冲一次,敌机就得赶紧拉升,不然就会撞到山石上机毁人亡。敌机不能连续轰炸,攻击力就减弱不少。得到这样的结论,徐存洋心里有了数。徐存洋发现不远处有棵大树,就趁敌机拉升的空档迅速奔到大树下隐蔽好,待敌机俯冲迫近的时候,他噌地闪出身体,抬起手中的苏制水连注步枪“啪”的就是一枪。敌机翅膀一抖,直奔徐存洋藏身的大树横冲而来,“嗒嗒嗒”一梭子子弹打在石头上火星四溅。徐存洋机智地就地十八滚,藏到一块巨石后面。说时迟那时快,趁敌机还没顾得上拉升喘息,徐存洋抬手对准敌机又是一枪。这一枪,小日本的飞机吃不住劲了,只见飞机左右乱摆,尾巴拖着长长一道黑烟,一个猛子就扎在塔岭沟中。战士们欢腾了。日军飞行员至死恐怕也不相信,自己的飞机会被挺进军战士的普通步枪给打了下来。挺进军战士徐存洋用步枪打下日军飞机的消息,很快在平西抗日根据地传扬开来,鼓舞着抗日军民更加顽强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者。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兰新公路历史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兰新公路。又名中苏公路。抗战初期开始修建的通过新疆、甘肃运输苏联抗战物资的公路,从乌鲁木齐到兰州,当时也称为甘新公路,沿线各省军民义务劳动修建中苏公路。抗战物资通过中苏公路源源不断运到抗战前线。该公路全长4300多公里,用工20万人。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定中立条约后,援助减少。王符(东汉

  • 出师表前五段原文?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 远海海战经典战例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所谓“远海”是指:离大陆较远的海域,泛指海洋的纵深地带。在远海地区发生的海战经典战例有:二战太平洋战场的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瓜岛海战、马里亚纳海战、冲绳战役;英国海军在大西洋追歼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作战等等。欧洲发现新大陆前后有五次其史哥伦布的航线走的最远。还有我国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

  • “止戈为武”反映古人怎样的情感?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止戈为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向往和平的美好感情。止戈为武,制止战事称之为“武”。字面上是解释“武”字由止、戈两部分组成;另一方面也是说造字之初人们认为,能够制止战争的才算“武”,武力存在的意义是维护和平。“止戈为武”出自《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

  • 列举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巨鹿之战是发生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的时候,西楚霸王项羽采用巨鹿之战,摧毁秦军主力。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率领三万大军攻打袁绍,袁绍凭借三十万大军蔑视曹操,杀了谋士沮授,使得部将许攸、张颌、文聘投降曹操,以致大败。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国基础发展形式成立,曹魏要南下进攻东吴,诸葛亮联结东吴周瑜,

  • 历史上,有哪些被淹死的名人?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姬瑕,也就是周昭王,他是西周的第五任君王。到了他登基的时候,一些诸侯国已经非常不驯服,甚至背地里对抗周王室。周昭王无法忍受现状,多次征战,希望巩固并且扩大周的疆域。他曾经多次伐楚,开始进展顺利,结果在汉水附近遭到敌军的顽强抵抗,又遇到恶劣的天气,结果全军覆没。至于周昭王呢,落水身亡。这算是历史上,被

  • 有关地道战的资料20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941年,河北平原抗日根据地的道沟地道战,是这种形式的前身,但当时还不普遍,也不完善。1942年敌人大扫荡以后,斗争环境异常残酷。为了便于我军民坚持平原对敌斗争,党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验,在广大平原地区领导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地道战。初期的地道主要是为了我地方干部隐蔽斗争,在一些党员或“堡垒户

  • 老人与海中五次搏斗赏析?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赏析:分别是五次搏斗第一部分(开头~后来它就慢慢地沉了下去),老人与第一次与一头鲨鱼的搏斗。第二部分(“它咬去了大约四十磅”~他连一只鸟儿也看不见),写老人杀死一条鲨鱼之后的心理活动。第三部分(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钟头~也许结果会很好的),写老人与两条星鲨的搏斗。第四部分(“下一个来到的鲨鱼是一条犁

  • 特洛伊战争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哪年?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三千多年前(公元前13世纪末)什么时候结束就不得而知了。人们关于这场战争的经过,主要还是从《荷马史诗》中了解到的:一次,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渡海到斯巴达(古希腊的一个城邦)做客,适逢斯巴达王麦涅拉俄斯外出奔丧。王后海伦接待了他,海伦美艳动人,深深吸引了帕里斯,帕里斯设法拐走了海伦。麦涅拉俄斯闻讯赶回,但

  • 儿童英雄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1、芦荡小英雄微山湖,芦苇丛,这里本来就是孩子们释放天性的地方,再加上小英雄牛娃捉弄小鬼子的故事,真向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啊!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天,日本鬼子要从莲花镇给土地庙据点的敌人补充一批枪支。我区委接到这个情报后,立即派区武装小分队老马去小鲁庄组织民兵,中途截击敌人,夺取枪支。放鸭的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