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过去多少年,这7位战疫英雄的故事,都要讲给我们的孩子们听
李文亮,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2011年7月参加工作,2014年到武汉中心医院工作。
在生活中,他爱美食、爱电影,和我们别无二致。但是当疫情即将蔓延,医院领导又下达封口令时。李文亮医生义不容辞地在微信群中披露了新型病毒的消息,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为此,李文亮医生遭受了不公平的训诫和批评。
2020年1月6日,李文亮在收治一名患者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他在住院治疗期间表示,康复后要再投入抗击疫情战斗中。然而可惜的是,李文亮医生却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7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深爱的妻儿与父母。
作为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是一个英雄,一个有担当的普通人。
二、夏思思
无论过去多少年,这7位战疫英雄的故事,都要讲给我们的孩子们听
夏思思是是湖北省武汉市协和江北医院的医生,出生于1990年的她是一个2岁男孩的母亲。疫情爆发后,夏思思医生主动抗击于一线。并于1月15日诊治了一位76岁的病人,病人于当天下午确诊为新冠肺炎。
当时,夏思思刚下夜班,原本可以回家休息。但在临时接到任务后,她毅然改变行程,折回医院参与救治。随后几天,夏思思担心老人病情,主动留在病房。尽管夏思思医生有防护,没想到还是感染了,后抢救无效离世。她的丈夫哽咽着说:她没留下一句话,突然就走了。夏思思医生2岁的儿子当时以为妈妈还在上班。夏思思舍小家,为大家,不愧为中华的好儿女。
三、刘智明
无论过去多少年,这7位战疫英雄的故事,都要讲给我们的孩子们听
刘智明是武昌医院院,疫情期间不幸感染了病毒。抢救期间,刘智明曾留下话,“如果万一,不要插管”。知情者透露是因为在气管插管打开的瞬间,喷血、喷气管内附着物具有传染性,刘智明害怕同事因此染病,所以才会如此叮嘱。
2月18日10时30分,武汉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在武汉同济医院去世,年仅51岁。
四、柳帆
无论过去多少年,这7位战疫英雄的故事,都要讲给我们的孩子们听
柳帆生前系武汉市武昌医院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护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已经退休的柳帆一直在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室参与救治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她因直接接触患者,不幸感染新冠肺炎,2020年2月14日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更令人惋惜的是,柳帆去世前,他的父亲、母亲和弟弟也先后因新冠肺炎而去世。柳帆的殉国,代表着千千万万奋战于前线的英雄护士,她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五、黄文军
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故事有哪些?
真的是太多了,简单的说一个。《步枪打飞机》步枪打飞机,听起来简直就是神话,但这的确是传扬在平西抗日根据地斋堂川的一段抗击日寇的佳话。1939年10月某天,我平西抗日根据地挺进军十团八连在门头沟斋堂川青白口永定河畔与日军展开激战。挺进军隐蔽在河边山林中占据有利地形打击来犯之敌,日军匍匐在河北岸光秃秃的河滩上,目标暴露无遗。战斗打响后,水面上,河滩上日军尸体横七竖八,伤亡很大。不甘失败的敌人,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调来飞机,妄图以空中优势遏制挺进军火力,挽回败局。头上敌机猖狂呼啸,硬拼就中了敌人的圈套。看看手中顶不上劲的步枪,战士们攥紧拳头眼里喷出仇恨的火焰。敌机在八连阵地上空时而盘旋时而俯冲,战士们的武器装备与敌人悬殊太大,如果跟敌人拼火力肯定吃亏。地面的日军得到空中支援后,乘势又向八连阵地逼了过来,情况万分紧急。这时候,十团的徐存洋等20名战士奉命赶来增援八连战士。徐存洋和战友们很快隐蔽好,等待战斗时机。他观察后发现,由于八连阵地在山谷之中,敌机投弹轰炸就必须尽可能接近地面俯冲,才能对阵地造成威胁。所以,敌机俯冲下来的时候距离地面很近,就好像就擦着战士们的耳朵飞。而且,俯冲一次,敌机就得赶紧拉升,不然就会撞到山石上机毁人亡。敌机不能连续轰炸,攻击力就减弱不少。得到这样的结论,徐存洋心里有了数。徐存洋发现不远处有棵大树,就趁敌机拉升的空档迅速奔到大树下隐蔽好,待敌机俯冲迫近的时候,他噌地闪出身体,抬起手中的苏制水连注步枪“啪”的就是一枪。敌机翅膀一抖,直奔徐存洋藏身的大树横冲而来,“嗒嗒嗒”一梭子子弹打在石头上火星四溅。徐存洋机智地就地十八滚,藏到一块巨石后面。说时迟那时快,趁敌机还没顾得上拉升喘息,徐存洋抬手对准敌机又是一枪。这一枪,小日本的飞机吃不住劲了,只见飞机左右乱摆,尾巴拖着长长一道黑烟,一个猛子就扎在塔岭沟中。战士们欢腾了。日军飞行员至死恐怕也不相信,自己的飞机会被挺进军战士的普通步枪给打了下来。挺进军战士徐存洋用步枪打下日军飞机的消息,很快在平西抗日根据地传扬开来,鼓舞着抗日军民更加顽强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