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明一点,之所以赵国更换廉颇是因为长期的秦赵对峙导致了赵国的粮食紧缺各项物质缺乏,国家财力紧缩,人民为了支撑战局生活困苦所以才会使赵王下决心撤了廉颇换上赵括,秦的反间计不是主要原因
以长平之战为例,客观,公正地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发生的战争.
历史战国,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强大的秦国不断向东方各国发起战争,兼并土地。最后一战长平之战,强大的赵国最终也被秦国消灭了。
长平之战的描述
秦朝将军白起进攻赵国老将廉颇抵抗后由于几次无效白起派人在赵国散步谣言赵王中计派赵奢之子赵括替下廉颇职位由于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无实战经验败赵国四十万人除400多年龄小的其余全部活埋
为什么说长平之战是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
赵括的军队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坚守了四十多天,将士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本想带兵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纷纷投降。白起说:“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如全部杀掉,以绝后患”。于是白起用欺骗的手段,把赵国四十万将士活埋。那么,白起是如何坑杀这40万赵国降军的,要知道,是40万人,如果坑杀,那要挖多大个坑,所以对于此事历史学家一直争论不休,怀疑其真实性。但是在1995年,5月12号,对于此战的真相有了重大发现,当时在山西高平城西北一个叫永禄村的地方,村民挖出了大量森森白骨,专家赶到后,确定这就是2000多年前,白起坑杀赵军的现场。随着挖掘工作的展开,专家发现,这些赵军尸骨重垒交错,有的胳膊大腿有明显断裂的痕迹,应该是刀砍后留下的,有的胸腔内遗有毒箭头,还有的仅有躯干而无头颅,从种种迹象来看,赵军绝非活埋,而是先杀死后再掩埋的。长平之战虽然过去了两千多年,但战争的悲凉和雄浑却仍然回荡在杀谷,白起也因为此战被奉为杀神。可能是因为杀戮太多,白起最终的结局也是以悲剧收场,因受到秦王猜忌,被秦王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