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古代因粮食发生多少场战争?

中国古代因粮食发生多少场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92 更新时间:2024/2/23 23:14:38

中国古代的粮食战争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以下是几个粮食战争的故事供大家周末阅知。我们知道粮食战是一种不对称战争,拥有资源的一方具有生杀予夺的压倒性优势,被打击的一方毫无招架之力。

买鹿制楚

齐国本是一个海边的小国,姜太公初封时地不过方圆百里,而且很多是不适合粮食生长的盐碱地,粮食产量和人口都不多。齐国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东方的强国,与管仲的粮食战略有很大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齐楚之战中就有关于粮食的计谋。而这战争的策划者就是管仲,一个擅长管理和经济学的奇才。

楚国作为当时南方的大国,在周天子时期就已经是较大的诸侯国,再加上其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春秋战国时期便很早自称为。而齐国想要灭掉其他国家成功收复中原,楚国便是当时齐国最大的阻碍。

齐桓公深知面对地大物博的楚国和其拥有的兵力,齐国若是单单靠着军事实力用着战争是很难将楚国灭亡的。因此,宰相管仲凭借自已对于楚国的理解提出了一条奇谋:“公贵买其鹿。”

于是乎,齐桓公下令在齐楚边界处建设了一个城,并用八万钱一只鹿的价格向楚国人收购鹿。同时管仲还要求齐桓公尽可能多地囤积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楚王自然也知道了齐王高价收购鹿的事情,并开始嘲笑齐王,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战争,钱财是人之所以重,国之所以存,齐王如此浪费钱财不去提升国家,来收购一个毫无用处甚至对庄稼有危害的动物,此乃可笑之极。因此楚王也就放任了自己的国民,甚至开始提倡。

随后的楚王让大批的百姓去山野间捉鹿。一时间,无数百姓放下了手中的农活,全部去到山野间捕鹿,导致无数田野荒废。一段时间过后,楚国的钱仓堆积如山,而粮仓却慢慢地空了下去。楚人欲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而齐国虽然钱财减少,粮食的储备却是往年的五倍之多。

这时管仲建议齐桓公开始伐楚,并解释到楚国虽然有钱,却少了战争最重要的粮食,我们只需要封锁城门,不让楚国来我国收购粮食,楚国必败。齐桓公因此下令封锁城门开始伐楚。

结果导致楚国粮食价格疯狂上升却无处购得粮食,将近十分之四的楚国难民逃到齐国,而楚国也因此溃败,三年之后选择向齐国投降。齐桓公不战而屈楚,就成了春秋霸主,可见粮食是国之根本。

服帛降鲁梁

据《管子轻重戊第八十四》记:鲁国、梁国与齐国互邻。齐鲁两国都是一等公国,一直平起平坐。而梁国(地近梁山,春秋时有多个梁国,此小国乃东梁)则是鲁国的附庸国。

鲁国人会织一种细白的绢帛(绨),又叫“鲁缟“,以轻薄著称。

管仲让齐桓公和大臣带头穿鲁缟做的衣服。在公侯贵族带动下,齐国兴起以穿鲁缟为时尚的流行浪潮。

同时,管仲却下令禁止齐国人织绢缟,要齐国人所有的服帛需求全部从鲁国和梁国进口。这样一来,鲁缟在齐国的市场上就供不应求,价格一路暴涨。

鲁国人以及梁国人见织缟卖给齐国人可以有大钱赚,比种田收益高得多,于是便纷纷放弃了农事,家家织起绢缟来。鲁缟以蚕丝为原料,鲁梁之人为了多得蚕丝,就废弃了农田,改种桑树养蚕。

管仲又在海关发布公告,鼓励鲁国商人来齐国贸易:凡是鲁国商人给齐国贩来鲁缟的,可以获得齐国的重金补贴。

这样一来,鲁国和梁国举国上下兴起了狂热的织缟运动,基本田地都被抛荒而无人耕作了。一、二年之间,鲁梁人靠织造、经商,卖缟给齐国而赚了大钱。

齐国则一直在默默地发展农业,积累粮食,走一条兴农强国的路线。

终于有一天,管仲突然下令,以后齐国禁止进口鲁缟,也不许齐国对外出口粮食。“闭关,毋与鲁、梁通使”。十个月后,“鲁、梁之民饿馁相及”。由于鲁、梁二国早已将田地种了桑树,此时改种粮食也来不及了,存粮难以为继。当时齐国国内米价大贱,一石粮食仅十钱,而鲁、梁的米价则飞涨,逾上千钱。

三年之后,鲁梁两国发生了大饥荒,空有堆积如山的鲁缟,百姓却没有饭吃。

鲁梁国君对此局面无能无奈,只得向齐君求情,要求齐国提供粮食。

于是管仲趁机按照市场需求规律,把出口粮价高高拉起,迫使鲁梁人出重金来齐国买粮食。几年来为购买鲁缟而自齐国流入鲁、梁的资财,迅速回流齐国,而鲁梁两国的国库迅速被掏空。

从此以后,一等公国的鲁国一蹶不振,与梁国一起成为了被齐国控制的附庸国。

买狐皮降代国

代国出产狐皮,管仲劝桓公令人到代国去高价收购之,造成代人放弃农业生产,成天在山林之中去捉狐狸,但狐却少得可怜,“二十四月而不得一”。结果是狐皮没有弄到,农业生产也耽误了,没有粮食吃,导致北方的离枝国乘虚侵扰。在此情况下,代国国王只好投降齐国。齐国一兵未动而征服代国。

勾践假种灭吴

勾践灭吴是著名的历史典故,其中的卧薪尝胆人们一直记忆犹新,但今天我们要提的是勾践运用假种子伐吴之术。

当年越国饥荒曾向吴国借一万石粮,转年越国粮食丰收,就送还吴国借粮,而且看似粒粒饱满,谁知是蒸熟又晒干的粮食,被太宰伯蛊惑的吴王夫差昏头昏脑,竟将此分给农民做种子,结果农民种下后颗粒无收,导致吴国特大饥荒,来年越国攻打随即灭亡,这种子也成了亡国祸种。可见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

以上是两千年前我们古人的智慧,充分展现了粮食战争的威力。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北伐战争的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袁世凯死后,各地军阀为争夺地盘,连年混战,弄的中国民不聊生。打倒军阀,结束封建军阀的统治已经迫在眉睫。1925年10月,直系和奉系军阀两方为争夺长江域的土地发生争战,使双方在长江流域的实力都削弱了,无力顾及国民政府,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创造了机会。1926年5月,为消灭反动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人,广东革

  •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在地球上,每个时代,每个时期都不停的发生着残酷的战争,战争没有最著名的,只有对人类损害最大,最残酷的战争.从各国之间的人民内部战争,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再到像一战二战那种足以毁灭人类的战争,地球从未停止过.如果你对军事战术有兴趣,我觉得你这个问题应该改为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役.最著名的要数一战和二战

  • 谁能介绍一下集结号的剧情啊?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集结号》是一部以第二次国共内战和朝鲜战争为题材的中国电影,改编自杨金远的小说《官司》,导演为冯小刚,主要演员有张涵予、邓超、廖凡、胡军等。该片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在汶河岸执行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惨烈的战争中,全连除连长谷子地,47人全部阵亡;由于部队改了编号,九连牺牲的烈士们也被认定为

  • 冀中地道战两个奇迹怎么赏析?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冀中地道战两个奇迹: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说是惊人的奇迹,一是因为地道战时,是全民皆兵。二是因为用最原始的方式,抗击了装备精良,有过作战经验,兵力庞大的敌对部队。1、主要是因为地道的数量多,形式多,不计其数。2、保存自己打击敌人,敌来我走,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打击了敌人

  • 历史人物抗日伟大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戚继光(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他著有十八卷本《纪效新书》等兵书,还有各种奏疏传世。同时改造城防,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极大提升了明军战斗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学习历史,以史为鉴,砥

  • 有哪些历史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要奋发努力,不怕吃苦?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有哪些历史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要奋发努力,不怕吃苦?这个问题很好,也学习了有关回答,所举史例都具有说服力。要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励志历史故事有很多很多,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激励自己努力前行。每一个人都会希望自己成功,但却很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勤奋好学、拼搏进取、坚持不懈。从古至今,那些成就一番事业的名

  • 古代战争故事《七国之乱》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七国之乱即西汉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指公元前154年1月17日,即是西汉初期汉景帝3年发生的一次叛乱。叛乱原因是以吴王刘濞为中心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力,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由窦婴、周亚夫所平定。七王之乱主要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汉

  • 小兵张嘎有哪些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嘎子聪明淘气,爱上树掏鸟,爱下河摸鱼,还爱搞点恶作剧。看着他的那些有趣的故事,体会他的那种心情,就像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一样,让人倍感亲切。嘎子机智勇敢,临危不惧,为了把日本鬼子引到八路军设好的埋伏圈,冒着生命危险与“白脖”周旋,帮助八路军成功地打败了鬼子的部队。他从一个为亲人报仇而踏上战斗之路的孩子,

  • 安徽和江苏的历史渊源?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安徽省”是公元1667年时才出现的一个概念,安徽是中国建省较晚的一个省。说起“安徽省”就不能不提及“江南省”,“江南省”设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清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省”。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无论是明朝的“南直隶省”,还是后来清朝

  • 形容古代战争的成语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马革裹尸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元勋,他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被封为伏波将军。马援回到京城洛阳,大家都来向他祝贺,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官员。马援对孟翼说:“为什么先生不说些指教我的话,而一味夸奖呢?”孟翼不知如何应对。马援说:“汉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