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白登之围的起因是什么?白登之围对西汉有哪些影响?

白登之围的起因是什么?白登之围对西汉有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79 更新时间:2024/1/17 7:33:03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造反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先在铜辊(今山西沁县)告捷,后来又乘胜追击,直至楼烦(今山西宁武)一带。

时值寒冬天气,天降大雪,刘邦不顾前哨探军刘敬的劝解阻拦,轻敌冒进,直追到大同平城,结果中了匈奴诱兵之计。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后来,刘邦采用陈平之计才得脱险。

战争起因

韩王信与匈奴交战,败多胜少。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秋季,冒顿单于亲率军队,以10万铁骑围攻马邑,韩王信只得多次派使者与匈奴求和。

刘邦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致书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担心会被诛,便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以马邑之地请降。随后韩王信与匈奴挥师南下,攻下太原郡。

战争经过

首战告捷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冬季,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叛乱。随行的主要谋士是陈平、娄敬,将领有樊哙夏侯婴周勃等。

汉军进入太原郡后,连连取胜,特别是铜鞮(今山西省沁县一带)一战,大获全胜,使韩王信军队遭到重大伤亡,其部下将领王喜被汉军杀死,韩王信逃奔匈奴。韩王信的将领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拥立战国时赵国后代赵利为王,聚集韩王信的残兵败将,准备再次与匈奴合谋攻汉。

冒顿单于派左、右贤王各带兵一万多骑与王黄等屯兵广武(山西省代县西南阳明堡镇)以南至晋阳一带,企图阻挡汉军北进。汉军乘胜追击,在晋阳打败了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乘胜追至离石(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再次击败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匈奴再次在楼烦西北集结兵力,被汉骑兵部队击溃。

轻敌冒进

由于汉军节节胜利,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刘邦到达晋阳后,听说匈奴驻兵于代谷(今山西省繁峙县至原平市一代),于是先派人侦察冒顿虚实。而冒顿将其精锐士兵、肥壮牛马等隐藏起来,只显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去的使臣十余批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

刘邦派刘敬(娄敬)再去出使匈奴,他回来报告说:“两国交兵,这时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才是。现在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以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这时汉朝军队已经越过了句注山,二十万大军已经出征。刘邦听了刘敬的话非常恼怒,骂刘敬道:“齐国孬种!凭着两片嘴捞得官做,现在竟敢胡言乱语阻碍我的大军。”就用镣铐把刘敬拘禁起来押在广武县,准备凯旋后进行处罚。

被围白登

刘邦率轻骑先到达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此时汉朝大军还未完全赶到。冒顿单于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马上指挥40万匈奴大军,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刘邦发现被包围后,组织突围,经过几次激烈战斗,也没有突围出去。

之后,冒顿率领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匈奴骑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企图将汉军冲散。结果,双方损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也没有占领白登。

遁出脱围

汉军在被围了七天后,粮食也快吃完了,饥寒交迫,危在旦夕。陈平看到冒顿单于对新得的阏氏(单于的妻妾)十分宠爱,朝夕不离。这次在山下扎营,经常和阏氏一起骑马出出进进,浅笑低语,情深意笃。于是陈平向刘邦献计,想从阏氏身上打主意。刘邦采用陈平之计,派遣使臣,乘雾下山向阏氏献上了许多的金银珠宝。

于是阏氏就对冒顿单于说:“军中得到消息说,汉朝有几十万大军前来救援,只怕明天就会赶到了。”单于问:“有这样的事?”阏氏回答说:“汉、匈两主不应该互相逼迫得太厉害,现在汉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汉人怎么肯就此罢休?自然会拼命相救的。就算你打败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城地,也可能会因水土不服,无法长住。万一灭不了汉帝,等救兵一到,内外夹攻,那样我们就不能共享安乐了。”

冒顿单于问:“那怎么办呢?”阏氏说:“汉帝被围了七天,军中没有什么慌乱,想必是有神灵在相助,虽有危险但最终会平安无事的。你又何必违背天意?”冒顿单于本来与韩王信的部下王黄和赵利约定了会师的日期,但他们的军队没有按时前来,冒顿单于怀疑他们同汉军有勾结,就采纳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当天正值天气出现大雾,汉军拉满弓安上箭,从已经解除包围的一角慢慢地走出,才得以脱险。

战争影响

刘邦为了休养生息,采纳刘敬的建议,要嫁长公主与匈奴和亲,吕后不答应,日夜哭泣,刘邦改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派刘敬作为使者陪同前往。此后,各自以长城为界,两国的关系得到暂时的缓和。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宋代遗臣赵孟頫为什么受到元朝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遗臣赵孟頫为什么受到元朝重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隐居于江南的宋代遗臣,得二十余人,赵孟頫名列其首,并单独被引见入宫,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见赵孟頫才气豪迈,神采焕发,如同神仙中

  • 北宋最美公主赵福金,一生真的是“红颜薄命”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福金,宋朝,野史秘闻

    赵福金是宋徽宗的女儿,排行老四,号称“宋朝第一美女”。因为她长得实在太漂亮,宋徽宗觉得公主称号都配不上她,所以将“公主”称呼改为“帝姬”,所以赵福金又称“茂德帝姬”。赵福金长大后,宋徽宗想把她嫁给了宰相蔡京的第五个儿子。赵福金不仅外貌美丽,性格也温柔体贴。她和夫君蔡家五公子夫妻关系一直非常好。甚至在

  • 黄文炳是怎么死的?他死的真的很冤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文炳,宋朝,风云人物

    要问水浒中的主要角色,那肯定是108将。不过,108将中不是每个人的戏份都很多,他们之外的配角们,也不是就一定都是酱油角色。若是能跟主角搭对手戏,自然也就有了更多露脸的机会。比如,武松故事中,武大郎、王婆、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台词,远比许多地煞星要多。除了王婆、潘金莲等人,跟宋江搭戏的配角们,也是这样。

  • 福惠在雍正儿子中年纪最小,但却受到了怎样的重视程度?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福惠虽然排行第九,不过由于雍正帝的第二子弘昐未齿序,因此福惠在世时,被称为八阿哥。福惠出生于康熙六十年十月,原名弘晟,一年后,他的父亲雍正帝就继承了皇位。到了雍正四年,雍正帝下旨,将八阿哥弘晟改名为福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与四阿哥弘历相比,八阿哥生母的地位也很高。弘历的生

  • 赤壁之战是如何爆发的?曹操在这一战中的损失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

    赤壁之战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 被誉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在晚年做过哪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的所有帝王当中,李世民是出类拔萃的一位,他被世人誉为“千古一帝”,古代的皇帝常以他为楷模,谏臣们也以他规劝帝王从善。李世民可以获得这样高的评价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一生,用传奇都难以形容。李世民作为李渊的的嫡次子,以秦王身份南征北战,替李渊打下大唐江山,战功赫赫。然而李渊却将太子之位给予李建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在其墓前做了什么事?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禅,三国,野史秘闻

    刘禅刘阿斗给我们的印象一直都是一个性格懦弱的庸才,尽管有诸葛亮这样的大牛辅佐他都无济于事,当诸葛亮死后蜀国没了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没过多久就灭亡了。阿斗作为亡国之君被迁往洛阳,因为贪恋洛阳的繁华说出乐不思蜀,还被人后人笑了近千年。但尽管如此不堪,他还有一些良知,诸葛亮离世之后,阿斗在他坟前做的一件事

  • 李傕郭汜作为董卓的亲信 董卓死后他们为何不投奔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董卓手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董卓死后,李傕郭汜为什么不跟随吕布?都说三国乱世,但乱世也总有个开端,而三国的乱世真正的开端,普遍认为是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废黜了少帝,立了汉献帝。在此之前,因为常年的宦官和大臣之间的斗争,大将军何进被宦官杀死之后,袁绍带着人杀光了宫里的宦官

  • 张辽如何得到曹操信任?张辽的成名一战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乱世造英雄,三国时期,英雄比比皆是,张辽的成名一战又是什么呢?张辽是我国三国时期曹魏的著名将领,就是因为张辽的成名一战,让他深受曹操信任,随后随曹操四处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辽虽然善战,但一直庸庸碌碌,与关羽同解白马之围可以算是张辽的第一次成名之战。

  • 玉璧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高欢为何忧愤而死?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玉璧之战,高欢,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玉璧之战:让枭雄高欢久攻不下忧愤而死的战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玉璧之战的介绍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进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防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