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多少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多少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718 更新时间:2024/1/5 4:22:25

刘邦驾崩后,八个儿子命运多舛。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汉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前195年6月1日),六十一岁的汉高祖刘邦在长安的长乐宫病逝。那他的妻子皇后吕雉是如何对待他的八个儿子的呢

一,皇长子刘肥

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其母为外妇曹氏,因此他未能成为皇太子而是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被封为齐王。汉惠帝二年

(前193年),刘肥高高兴兴地前往长安朝见弟弟刘盈,受到热烈欢迎,于是兄友弟恭地坐在宴会首位。吕雉对此十分愤怒,于是赐下毒酒想要毒死刘肥,但因为刘盈想要一起喝酒而未能成功。

刘肥事后得知吕后要杀自己而十分害怕,于是采纳部下内史勋的意见,把城阳郡献给妹妹鲁元公主(吕雉之女),还认她为母。吕后因此十分高兴而饶了刘肥,让他回了齐国。此后刘肥为免吕后猜忌而沉迷酒色,直到汉惠帝六年(前189年)病逝。

二,皇次子刘盈

刘盈是刘邦的第二子和嫡长子,其母为皇后吕雉。因为吕家为刘邦打天下立了大功,刘盈得以成为皇太子并在刘邦死后即位为帝(即汉惠帝)。由于刘盈性格仁爱软弱而吕后性格强势专横,所以汉朝大权掌握在太后手中。汉惠帝元年

(前194年),刘盈因为见到戚夫人变成的“人彘”而大受惊吓,于是日益放纵而不顾惜身体,直到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病逝。

三,皇三子刘如意

刘如意是刘邦的第三子,其母为宠妃戚夫人。由于刘如意的性格跟刘邦很像,加上戚夫人很受刘邦宠爱,所以刘邦曾多次考虑废刘盈,立刘如意为皇太子。但刘盈有商山四皓辅佐,羽翼渐丰,刘邦只得放弃换太子的打算,于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封刘如意为赵王。刘邦担心自己死后吕雉会杀害刘如意,于是任命建平侯周昌为赵相,让他保护赵王。

吕雉深恨戚夫人与刘如意,于是在刘邦死后立即囚禁戚夫人并召刘如意入朝。周昌知道吕后的图谋,于是对使者谎称赵王有病,坚决不让赵王入朝。吕雉对此很生气,于是先征召周昌入朝,后把刘如意骗到长安。刘盈担心弟弟刘如意的安危,于是亲自到灞上接他并带他入宫,与他一起同吃同住。

一年多以后,刘盈见刘如意平安无事,以为母亲吕后已经放弃了害赵王而掉以轻心地独自出去打猎。结果吕后立即派人赐刘如意毒酒,将其杀害。然后吕后把戚夫人弄成手脚皆无且眼盲耳聋的“人彘”。刘盈得知此事后无可奈何,于是沉迷酒色,导致英年早逝。

四,皇四子刘恒

(汉朝群臣)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史记·吕后本纪)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其母为侧妃薄姬,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被封为代王。由于薄姬并不得宠且性格谦和,因此刘恒在她的教导下为人宽厚且善于隐忍。汉惠帝元年

(前194年),吕雉杀害赵王刘如意后提议封刘恒为赵王。刘恒知道这是吕雉的试探而坚决予以推辞,这才逃过一劫。但吕雉对刘恒仍不放心,于是赐宫女给他以进行监视。刘恒于是善待宫女,继续小心翼翼且安分守己,最终躲过吕后的屠杀。

五,皇五子刘恢

刘恢是刘邦的第五子,其母身份不详,汉高祖十一年(西元前196年)被封为梁王。后少帝三年(前181年),吕雉在杀死赵王刘友后改封刘恢为赵王,还把侄孙女吕氏嫁给他为妻。吕氏不满刘友对他冷淡而宠爱她人,于是将该爱妃毒杀。刘恢本就因为吕氏的监视而闷闷不乐,加上爱妾被害,于是一怒之下殉情自杀。

六,皇六子刘友

刘友是刘邦的第六子,其母身份不详,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被封为淮阳王。吕雉掌权后担心刘氏诸王不满,于是大肆撮合刘吕联姻。汉惠帝元年

(前194年),吕雉改封刘友为赵王,还把侄女吕氏嫁给他为王后。刘友不满吕雉赐婚,于是对吕氏十分冷淡。后少帝三年(前181年),吕氏诬陷刘友不满吕氏专权,要在皇太后死后杀尽诸吕。吕雉于是把刘友召入长安软禁,将其活活饿死。

七,皇七子刘长

刘长是刘邦的第七子,其母为宫女赵姬,汉高祖十一年(西元前196年)被封为淮南王。由于赵姬早死,因此刘邦把刘长交给吕后抚养,所以吕后对刘长有较深的感情。刘邦逝世时刘长仅有三岁,因此吕后认为刘长没有威胁而放过了他。因此刘长活到其兄汉文帝时,但因谋反而遭流放,于是不堪受辱自杀。

八,皇八子刘建

刘恢是刘邦的第八子,其母身份不详,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受封燕王。刘恢与其哥哥刘长一样,因为年幼而躲过吕雉的屠杀,于后少帝三年(前181年)病逝。

总的来说刘邦第四子刘恒善于隐忍,懂得大丈夫能屈能伸,所以对吕后安排的宫女予以善待,因此让吕后对他放心而不再忌惮,成功躲过吕雉屠杀。相比之下刘恢、刘友不善隐忍,所以惨遭吕雉杀害。刘如意则因争位被害,刘肥则抑郁而亡,刘盈与刘友则因沉迷酒色早逝。刘长虽然躲过吕后屠杀,但因其母早死使他缺乏管教,性格残暴。刘恒则因母亲薄姬的宽厚谦恭得以承袭帝位,成为最后赢家。

标签: 刘邦汉朝

更多文章

  • 刘备最后选择赐死刘封是因为诸葛亮说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封,三国

    刘封,东汉末年将领,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中,对刘封的死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关羽在败走麦城后,遭遇了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关羽父子被擒后遇难。这期间,关羽曾派廖化向刘封、孟达求助。但两人见死不救,致使关羽遭难。关公死后,廖化去成

  • 朱元璋临死前安排好了一切 朱允炆为何没有能安享天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朱允炆

    儿孙自有儿孙福,朱元璋安排得那么好,为何朱允炆却不能安享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元璋真是个称职的家长,为了让儿孙们安享天下,他几乎杀光了所有开国功臣,制定了一整套完美的制度。他安排好了一切,为什么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却无法安享天下?朱元璋安排

  • 诸葛亮北伐时并没有记载带了多少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带了多少士兵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北伐,士兵

    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一共多少士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兴师北伐。在《三国志》中并没有提及诸葛亮这次北伐到底带了多少部队,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其他资料来推测一二。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的时候,孙权因为刘备已经夺取了益州,

  • 历史上的张飞是什么样的 张飞真的是一个美男子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张飞,美男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飞其实是个美男子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张飞算是非常受欢迎的三国人物,可我们对于张飞的印象,就是一个智力极低,但武力极高的大老粗。个性直接喜爱喝酒,外表以今天来看,大概就是一个莽夫的样子吧。但正史当中的张飞真的是头脑简单,四肢发

  • 朱元璋原本想迁都西安 最后为何没有搬成功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标,明朝

    朱标建议迁都西安,朱元璋后来为什么没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标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儿子,他在临死之前去考察了都城迁移城市,最终将位置确定在了西安。在确定都城位置之后朱标草草去世,结果朱元璋也放弃搬迁留在了南京,这是为啥呢?首先,明朝没有充足人力允许搬迁。洪武

  • 赵匡胤有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为何还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赵匡胤宁可传位给弟弟也不给亲儿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早在夏朝初期,皇位是由大家选出有足够能力的领导人担任的,就比如大禹,紧接着就是不断的禅让给贤能之人,这也就是我国古代的禅让制,不过到了尧这一代,他便打破这一固有的传统,选择了

  • 从英主到昏君 明英宗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变化的形象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英宗,明朝

    历史上,明英宗的形象为何会出现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变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自秦朝建立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共有着多达四百位左右的皇帝。其中既有着大一统政权的统治者,也有着小型割据政权的掌管者;既有着堪称英明神武、励精图治的明君,也有着能力一般,各方面

  • 石守信是什么出身?他交出兵权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石守信,宋朝

    石守信是什么出身?他交出兵权的原因是什么?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石守信最初在郭威帐下效力,后来升任亲卫都虞候。柴荣征讨北汉,双方在高平大战,他作战勇猛,因此升任亲卫左第一军都校。柴荣征讨南唐,他担任先锋,攻克扬州,因此升任嘉州防御使,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柴荣伐辽

  • 武则天最后是什么结局?她的死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唐朝

    一、引言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生平事迹和统治成就备受关注。然而,关于武则天的死因,历史记载与现代研究存在争议,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学者们。本文将从历史记载和现代研究的角度,探讨武则天死因的确挺尴尬核心。二、历史记载中的武则天死因《旧唐书》与《新唐书》的记载在古代文献中,关于武则天的死

  • 历史上李渊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怎么样?为什么到死都不肯原谅他?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渊,唐朝

    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他与儿子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和纷争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李渊在临终前,甚至都不肯原谅李世民,这一事实更加激起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好奇心。本文将从历史资料的角度,探讨李渊到死都不肯原谅李世民的核心原因。二、李渊与李世民的矛盾争夺皇位李渊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源于他们对皇位的争夺。据史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