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是大蒙古国的第二次西征,揭秘长子西征的经过及结果

是大蒙古国的第二次西征,揭秘长子西征的经过及结果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05 更新时间:2024/1/17 11:58:29

长子西征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长子西征,又称蒙古第二次西征,是蒙古帝国第二次对西方发动的大规模军事战争。这次西征以十五万兵力横扫欧亚,这次战争征战最远,灭国最多,是蒙古征战中最辉煌的一次。这次西征让蒙古帝国版图空前庞大,将蒙古帝国推向了顶峰,这次西征具有深远意义。

长子西征

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后,为了巩固统治,成吉思汗通过确立了一系列政策巩固了政权,另外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在1219-1225年蒙古帝国进行了第一次西征,这次战争摧毁了花剌子模国的根基,扩大了蒙古帝国版图。由此掠夺而来的财富、土地、人口也膨化了他们进一步扩张的野心。

1235 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在哈拉和林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派遣术赤系长子拔都(其实拔都不是长子)、察合台系长孙不里(长子在第一次西征战死),窝阔台系长子贵由、托雷系长子蒙哥四系长子出征,“凡征进去的诸王、驸马、万千百户,也都选出长子出征”,因而也称之为“长子西征”。此次西征,拔都为帅,以大将速不台辅佐。

大会结束后, 诸王返回自己的驻地, 为远征做准备, 等到来年春天从自己的领地出发, 在保加尔边境会师。蒙古第二次西征所投入的人力, 总数大约有15万。

1236 年春,贵由、蒙哥等率军西进,同年秋天到达不里阿耳,与前来的术赤家族拔都、斡鲁朵、昔班等汇合,开始西征。

对钦察草原、不里阿耳的征服

以速不台为首的蒙古大军在公元1236年春天开始出发,在行军接近不里阿耳之后,于夏季与拔都、斡鲁朵、昔班、唐兀惕会合于不里阿耳境内。速不台率领主力部队首先迎战伏尔加河上的不里阿耳和巴失乞儿惕,1236 年冬他们成功占领这里。“作为对他人的一个警告,蒙古大军大肆屠杀百姓,掠其为奴。

1237年春,速不台自不里阿耳境移师南下,助蒙哥一臂之力。八赤蛮听闻速不台即将到达,深感恐惧,逃往海中。蒙哥率大军进攻宽田吉思海(今里海)岛屿,俘获八赤蛮并将其处死。蒙哥并在该处度过夏天。由此里海及外高加索山以北诸部震服。拔都把咸海周围地区分给斡鲁朵,此地以“阿黑斡耳朵”著称,而昔班分得南乌拉尔地区为“阔克斡耳朵”,两者名义上都臣属于拔都。

对罗斯的征服

1238 年夏天,蒙古大军进入钦察草原,一为了激战后得到休整,二来为了补充兵力。此外也是由于蒙古征服者起了内讧。不过蒙古人在钦察草原休整期间,也与钦察人发生了军事冲突。钦察汗忽滩被打败后,带着残余势力逃往匈牙利。1239年,以蒙哥、贵由率部镇压阿速叛部,拔都则经略伏尔加河以东诸地,并休整军队。

从1239年春季起,蒙古大军向南挺进,先后攻下了彼列亚斯拉夫尔和切尔尼戈夫及周边地区。同年,蒙古人几支军队从伏尔加河重新出现在东北部,侵占了莫尔多瓦人地区,火烧穆罗姆纳、戈罗杰茨,渡过克里亚阿兹马河。在占据这些地区之后,蒙古人返回至营地。 1240 年,蒙哥统帅鞑靼蒙古军进入基辅。蒙哥为这座城市的美丽和宏伟大为惊奇,决定就该城的降附问题展开谈判,派使者前往劝降基辅人及基辅大公米哈伊尔。

拔都的军队后来与其他蒙古军队汇合,目的是拿下弗拉基米尔.沃伦尼亚。在这之后,第聂伯河西部的几个王公没有任何反抗,向蒙古人投降。直到1241年,加里奇和沃伦尼亚为蒙古人所占有,也是拔都的冬季营地。

对北高加索和南部草原的征服

在1223-1224的远征,蒙古人打败了阿兰人和钦察人,但没有征服这些地区。速不台没有在这个地方留下驻军。但是他们战胜这个地区部落,这更多削弱了未来的阻力。蒙古人在1238年继续着他们的活动。在12月,拔都派分遣队去肃清任何残留的与弗拉基米尔接壤包括穆罗姆城镇的敌对力量。

随后蒙古人采取间接的方式统治高加索北部。投降蒙古人的领导者仍然保留着权力,而那些没有屈服的领导者遭遇死刑处决。蒙古人建立探马赤军,派遣达鲁花赤来管理控制该地区。在1240 年的征服之后,蒙古人让阿兰人对付叛军。但叛乱依旧盛行,特别是在达吉斯坦,钦察人常常逃到这里并偷袭蒙古人。此外,列兹金人和阿兰各派系仍然是叛逆的。

对波兰、匈牙利的征服

蒙古人征服钦察部以后,钦察人不得不向西迁徙。蒙古人摧毁罗斯后,向西进军,下一个目标便是波兰、匈牙利、捷克等。1241年蒙古人入侵欧洲腹地。1241 年春,拜答儿率领的北线军队开始向波兰发动进攻。

1241年4月初,亨利二世率军出战,蒙古军佯败撤退,亨利二世尾追。蒙古军趁亨利二世所率部队疲劳倦怠之时,突然发起反攻,德波联军全军覆灭,亨利二世被俘斩。蒙古军乘胜南下,攻入摩拉维亚,焚掠诸地后,六月底进兵匈牙利与拔都会合。

蒙古人在拔都的带领下,横扫从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到通往东欧和巴尔干的西南部沿线,毁灭了罗斯的南部和北部。

西征结束

1242年4月,当大汗窝阔台驾崩的噩耗传来,蒙古军才结束了在匈牙利的战事,停止进军东欧。历时七年的长子西征至此结束。

为出席忽里勒台,选举继承人的会议,拔都率军东返,经瓦剌吉亚、穆尔达维亚等地,于1243年初到达并留驻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斡耳朵。至此,蒙古第二次西征基本结束。尊奉成吉思汗生前的指示,窝阔台把这一大片领土分给了术赤的儿子们。长子斡儿答分到了额尔齐斯河与乌拉尔河之间的领土,次子拔都分到了斡罗斯诸公国和西部钦察草原。

长子西征是一次有政治目的和周密计划的侵略性战争。这次远征, 从保加尔边境一直打到亚得里亚海东岸, 一路击败了保加尔、 钦察、 罗斯、波兰、 匈牙利, 并且攻入了塞尔维亚、 保加利亚、 波希米亚、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近郊。 通过这次战争, 蒙古帝国的版图大为扩大, 从太平洋至亚得里亚海, 从北冰洋到波斯湾。

长子西征胜利的原因

第一次西征的胜利为第二次西征打下基础

第一次西征胜利后,蒙古的版图扩大了,蒙古帝国的版图的扩大使得蒙古国成为亚洲第一大国。这既为成吉思汗领土分封创造了条件,也膨胀了其建立“世界帝国”的野心。其中受益最大的是蒙古帝国的统治阶层,因为掠夺而来的财富、土地、人口更加膨化了他们进一步扩张的野心。

东,西欧局势动荡

西欧陷于教皇和王权的斗争以及十字军东征运动中无暇东顾,而东欧地区的罗斯公国又忙于封建割据混战,再加上由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十字军东征,原本是旨在针对伊斯兰世界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然而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却直指拜占庭,更加拉大了东正教会和天主教会之间的嫌隙。这种情况大大减弱了欧洲人一致对外的力量,有利于空前统一的蒙古帝国挥戈逐马西进,各个击破。

草原制度

草原宗族的社会结构和骑射兵的优势亦是促成蒙古西征的重要因素。当时,蒙古帝国拥有强大的武装军队,军种齐全,有骑兵、步兵、炮兵和工兵。军队组织严密,纪律性强,官兵平等,不会因为财力或势力而有所差别,形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为大规模的西征作好准备。蒙古帝国有着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促成他们有对外征战的野心。

优秀的军事统帅

这次西征规模最大, 拓土最广。西征军副统帅速不台在蒙古的第一、 二 次西征中都担任了先锋, 是一位身经百战、 深谋远虑的大将。拔都他们两个都曾与成吉思汗一起征战四方, 精通成吉思汗的战略战术。 他们在蒙古西征过程中, 进一步发挥了成吉思汗领导战争和指挥作战的艺术。

对游牧民族而言,战争就是生产,对士兵来说,战争则意味着成功与富有。因此蒙古帝国发动征服活动,最直接的原因莫过于对牧场的争夺。所以蒙古民族尽可能地征服一切可征服的地区,满足对草原、对财富的欲望。

影响

这次西征开通了欧亚大陆交通线,便利了中国与中亚、西欧、东欧地区的交往,使得国际关系更加活跃,有力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在此次西征之后,欧洲的商人、使节、游人来东方的人数大大增加,同时,蒙古帝国也派遣使节、商队前往欧洲。在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的过程中,蒙古人、汉人、钦察人和其他民族的人西至欧洲,也有因西征而东迁的不同民族的人,这种迁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残酷的,但正是她们的迁徙扩大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技术的交流。

蒙古帝国的征服活动以及统治给罗斯地区甚至欧亚大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带来极大的影响。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前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展。

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对东南欧地区进行毁灭性的征服,造成大部分城市人口锐减、经济萧条、文化凋零,震慑了整个基督教世界。

战争是一把双刃剑,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把世界范围变得更加广阔。蒙古大军的西征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也加速了东西方的交流,对西方世界的近代化过度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快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但是无论如何, 这场战争是人类军事史上一次成功战例,长子西征将永远彪炳史册。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克劳德·德彪西的作品有什么特色?他的音乐有着什么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克劳德·德彪西,法国作曲家,历史解密

    德彪西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远。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他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有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

  • 李莲英一直跟着慈禧,他为什么能圣宠不衰?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莲英,清朝,野史秘闻

    在清王朝众多太监中,李莲英是最成功的太监,他不光让慈禧分分钟不能没有他,而且还破格被升为二品总管太监,最后还得以善终。那么,他究竟是怎样讨得慈禧太后的欢心的呢?李莲英本名李进喜,顺天府大城县人,家中兄弟四人,他居第二。在李莲英很小的时候,家中发生了变故,一家人被迫做了北漂。不过,李莲英的父母勤劳肯干

  • 司马昭与司马师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师,晋朝,风云人物

    司马师比司马昭大三岁,能力比司马昭出众的多。在司马懿、司马师没有去世前,司马昭就是一个跟班。而且司马昭当的也是心安理得,服服帖帖。兄弟关系还可以的。司马昭虽然一直生活在父亲,哥哥的庇佑之下,但是司马昭也有军功啦。即使跟着父亲,哥哥的屁股后面也能捞的不少便宜。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他们都是司

  • 汉宣帝与霍成君之间有过真爱吗?霍成君的结局又是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宣帝,霍成君,文史百科

    霍成君是汉宣帝的第二位皇后。她出身显赫,当朝大将军霍光是其父亲,当朝皇太后上官氏是其亲外甥女,所以她当皇后几乎是满朝“心愿”所至。但这个“心愿”中,饱含着无数的隐忍和不快,多是畏惧已然膨胀起来的霍氏集团的权威,为了保住自己的露水前程,而不得不做的顺水推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邓艾偷渡阴平与子午谷奇谋都是急袭战,为何前者能成功实施?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邓艾,战史风云

    为何邓艾的偷渡平阴可以成功,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却不被采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263年,司马昭聚集四方之兵共计十八万,就此兵分三路讨伐蜀汉。由于姜维错误的防守策略,再加上蜀将蒋舒阵前投降,以至于汉中除了汉、乐两城以及少数关隘外几乎全境失守,魏军就此长驱直入,穿过汉中直入巴蜀腹地。

  • 徐庶进曹营后一言不发?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民间有一句流传很广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是根据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演化而来的,说的是徐庶本来投奔了刘备,曹操听说了足智多谋的徐庶,便想把他收入自己帐下。徐庶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道友来往密切

  • 佟佳氏没有一儿半女,为何还能升皇贵妃?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悫惠皇贵妃,清朝,皇贵妃,野史秘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帝驾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统治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超长待机的康熙帝,一生中更是育有55个子女(35个儿子,二十个女儿),后宫嫔妃更是有数十人

  • 历史上潘淑为何能成为孙权的皇后?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潘淑,会稽句章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曹丕于公元220年称帝,刘备于公元221年称帝,孙权底气不足,只能向曹丕称臣,被封吴王,直到公元229年,孙权终于等不及了,也称帝了。孙权称帝之后,追谥其父孙权为武烈皇帝,追谥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奇怪的是,孙权

  • 在南北朝时期,六镇之乱就对当时的朝廷造成了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北朝,六镇之乱,文史百科

    说到这个六镇之乱,在南北朝时期的时候,造成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个六镇之乱爆发的起因是什么呢?很多人肯定都非常想知道吧?虽然说这一次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它造成的影响确实很大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六镇起义的原因六镇军人本来是职业军人,社会阶级为贵族,种族文

  • 著名的“王敦之乱”最后为何是以和平收尾呢?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可能是史上最莫名其妙的叛乱:不篡位不换皇帝,最后还主动投降?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王敦起先对司马睿的成功登基有着绝对的功劳,然而司马睿的一系列操作却让他逐渐对这个皇帝失望。而就在此时,司马睿的一项人事安排终于将王敦逼上了反路。这项安排,就是派戴渊、刘隗统领扬州奴(南渡来的贫民,无以为计只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