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隋唐英雄王世充 靠梦周公击败枭雄李密

隋唐英雄王世充 靠梦周公击败枭雄李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01 更新时间:2023/12/9 3:46:56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

王世充自小喜好经史和兵法,开皇年间,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至江都宫监,为隋炀帝信任,后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声望更高,并奠定其在河南地区的势力。他曾带军到雁门勤王。

公元617年,被李密战败,入据洛阳。炀帝被杀后,他与元文都、卢楚等拥越王杨侗为帝。不久,王世充大破李密,招降瓦岗众将。

公元619年废杨侗,自立称帝,国号郑,年号开明。公元621年,李世民击败王世充,郑亡。同年七月,王世充被仇人独孤修德所杀。

其实胜败就在一念之间!李密是幸运的,只因为宇文化及作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现在对于李密来讲,基本上算是完成了东都洛阳派给他消灭宇文化及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后,下一步就可以进入洛阳辅政。长久以来,李密一直想拥有一个稳定的地方寻求发展,现在自己即将成为辅政大臣,李密的心里乐开了花。在战场上,李密大难不死被秦琼救起。看起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话还真是有些道理。但事实告诉我们,大难不死是可能的,必有后福是不一定的。

就在李密梦想着成为像霍光诸葛亮那样做个辅政大臣时,东都洛阳出事了。这件事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当然也改变了李密的命运。李密的噩梦刚刚开始。七月十五日,王世充在洛阳发动军事政变,诛杀元文都等人,将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王世充,字行满,本姓支,出自西域。其祖支颓耨,徙居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这个人有个最大的优点:不吝啬。只要手下人立功,马上给予赏赐,每次打了胜仗,都把功劳归在手下人身上。手下人不卖命才怪!这一点,他和李密正好相反。而且王世充还很重视人才,曾经在自己的府门之外,立下三块牌子,上边分别写着:

“一求文才学识堪济事务者;一求武艺绝人摧锋陷阵者;一求能理冤枉拥抑不申者。”文臣,武将,外加法制建设。王世充在治国方面绝对有一套。我相信,如果他出生在贞观年间,一定是个出色的宰相。但是,眼下是乱世,王世充必须要为自己的生存考虑。这一次,他发动军事政变,其目的很简单:不让李密进洛阳。针对李密的问题,东都洛阳的内部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王世充为首的部分军官,主张与李密死磕,宁可让李密打死,不能让李密吓死。王世充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前后和李密大小六十余战,基本上半斤八两。这一派,我称之为“鹰派”。

另一派是以元文都为首的部分文官,主张对抗李密,不一定非得打打杀杀,可以采用怀柔的政策,具体的方法就是对李密封官许愿,然后让李密去打宇文化及,无论谁胜谁败,其实力都会受损,如果李密获胜就让他进入洛阳,到时再逐渐地分化瓦解瓦岗的势力,一个一个地铲除。这一派我称之为“鸽派”。应该说,两派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灭掉李密。问题在于,现在“鸽派”是占上风的,因为他们的意见得到了杨侗的同意。但是,李密进入东都洛阳后,“鸽派”真的有能力扳倒李密吗?或者说他们是否真的想扳倒李密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以王世充为首的“鹰派”。

李密能够铲除翟让,夺取瓦岗军的最高领导权,绝非等闲之辈。王世充现在最怕的是,李密进入洛阳后,“鸽派”和李密勾结,毕竟“鸽派”和李密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无论是杨侗当皇帝还是李密当皇帝,“鸽派”的利益都不会受到损失。但是,“鹰派”这边就不同了,他们和李密大小六十余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谁都想把对方打倒在地,然后再踏上一万只脚,可谓是“仇深似海”。李密真要是进了洛阳和“鸽派”勾结在一起,那么“鹰派”的人将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为了保险起见,王世充决定发动军事政变,将洛阳的军政大权掌控在自己手上。王世充有这个实力,因为他手中有军队。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李密的梦想就此破灭。洛阳还是原来的洛阳,依然是李密与王世充的对决。唯一不同的是,瓦岗军已经疲劳至极。即使再疲劳,也要死死地咬住王世充不放,因为李密明白,洛阳对于瓦岗军来讲,是唯一可以立足的地方。所以,李密继续围攻洛阳,王世充继续死守。王世充当然不想和李密就此耗下去。李密家大业大,有的是骡马,而王世充正好相反。据史书记载,当时洛阳城里的一斛米居然卖到了八九万钱,照此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洛阳的大街小巷就该有卖小孩的了。王世充决定,寻找有利战机,一举打败瓦岗军,解除其对洛阳的威胁。

不过,道理谁都明白,真正行动起来却是困难重重。首先是兵力不足的问题。李密之所以能够火拼完宇文化及之后,还有能力火拼王世充,靠的就是两个字---人多。据推算,王世充的兵力只有李密的五分之一。按照人头来算,等于一个人单挑人家五个人,其下场肯定是悲惨的。最关键的是,长时间以来,王世充一直被瓦岗军围着打,手下的弟兄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听见瓦岗军三个字,就会产生一种厌战的情绪。究其原因,是因为瓦岗军实在太缠人,轰不跑赶不走,就像苍蝇一样,时刻围着王世充乱转,搞得人心烦意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王世充着实费了一番脑筋。想来想去,王世充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用死去的周公忽悠手下的将士。

其具体的实施方法就是:让手下人谎称自己梦见周公,说周公会帮助王世充打败李密,如果王世充不去打李密,手下的士兵会染上瘟疫,全都死光光!这些话,纯粹是扯淡!周公他老人家现在连灰都找不到了,要说他能帮助王世充,白痴才会相信。但是,王世充手下的兵士的确是相信了。是不是很可笑?其实一点也不可笑。王世充手下的兵士,大多来自淮南地区,淮南地区有个最大的风俗特点---巫风盛行。在淮南当地,巫师是很盛行的职业,当然也是最赚钱的职业。因为大家都相信他们与天地相通,当然也与死人相通。王世充正是利用了淮南兵士的心理特点,成功导演了一场用死人忽悠活人的好戏。

对于士兵来讲,最怕的是染上瘟疫,去打李密有可能死在战场上,但是现在不去打李密,肯定会染上瘟疫死掉,所以还不如豁出去,和李密干一场,即使死在战场,到时还算是个烈士,也比染上瘟疫窝囊地死在洛阳城里好。出于这种考虑,士兵们开始纷纷请战。王世充看到如此情景,自然心花怒放。但是,他明白,必须要把这场“死人忽悠活人”的戏,演得真实、演得生动。为此,王世充特意让人修建了一座周公庙。“周公在上!受我王世充一拜!您老人家嘱托我的事,我现在就去办!不打败李密我绝不回来!”“对!不打败李密绝不回来!”在周公像面前,王世充和手下士兵充分表达了决心。誓言是铿锵的,信心是百倍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你们是被我忽悠的,现在忽悠完毕。出兵!

《隋书》:“化及庸芃下才,负恩累叶,王充斗筲小器,遭逢时幸,俱蒙奖擢,礼越旧臣。既属崩剥之期,不能致身竭命,乃因利乘便,先图干纪,率群不逞,职为乱阶,拔本塞源,裂冠毁冕。或躬为戎首,或亲行鸩毒,衅深指鹿,事切食蹯,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愤。故枭獍凶魁,相寻菹戮,蛇豕丑类,继踵诛夷,快忠义于当年,垂炯戒于来叶。呜呼,为人臣者可不殷鉴哉!可不殷鉴哉!”

《旧唐书》:“世充奸人,遭逢昏主,上则谀佞诡俗以取荣名,下则强辩饰非以制群论。终行篡逆,自恣陆梁,安忍杀人,矫情驭众,凡所委任,多是叛亡,出降秦王,不致显戮,其为幸也多矣。”赞曰:“世充篡逆,建德愎谏,二凶即诛,中原弭乱。”

《新唐书》:“其剧者,若李密因黎阳,萧铣始江陵,窦建德连河北,王世充举东都,皆磨牙摇毒以相噬螫。其间亦假仁义,礼贤才,因之擅王僭帝,所谓盗亦有道者。本夫孽气腥焰,所以亡隋,触唐明德,折北不支,祸极凶殚,乃就歼夷,宜哉!”

徐文远:“王公,小人也,能杀故人。”

崔仁孝:“王公徒为儿女之态以悦下愚,而鄙隘贪忍,不顾亲旧,岂能成大业哉!

程知节:“王公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此乃老巫妪耳,岂拨乱之主乎!”

秦叔宝:“性猜忌,喜信谗言。”

王夫之:“世充,隋之大臣也,导其主以荒淫,立越王而弑夺之,其当辜也,固也;乃世充力守东都,百战以扞李密,而其篡也,在炀帝已弑之后,使幸而成焉,亦无以异于陈霸先。而唐立代王,旋夺其位,有诸己者不可非诸人,唐固不能正名以行辟也。且取世充与仁杲、建德、萧铣较,世充者,操、懿以后之积习也。

标签: 洛阳手下现在但是周公自己因为东都

更多文章

  • 汗血马曾是匈奴骑兵坐骑 汉武帝为其攻打大宛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哈尔,宝马,金马,骑兵,斯坦,匈奴,世界,形象

    日前,在世界汗血马协会特别大会暨中国马文化节活动中,我国接受了土库曼斯坦赠送的汗血宝马。这也是中土建交以来,土方第三次将汗血马作为国礼赠送给中方。此马有“天马”美誉,一直深受世界各国喜爱。其千年传奇的故事至今依然流传不衰。汗血宝马目前在全世界只有约2000匹。此马产于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

  • 郑成功决战热兰遮 拼底线比残酷用叛徒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郑成功,台湾,准备,荷兰,荷兰人,火枪,所有,一大

    1661年4月29日,2.5万人组成的“多国部队”(除汉人外,至少还有日本人、非洲人)突然出现在台湾海岸线上,令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后一任台湾长官揆一大为吃惊。对郑氏家族,荷兰人并不陌生,1630年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和荷兰人签过条约,同意他们永久占领台湾。以后为了更多税收,郑成功曾对台禁运,为此杀了一名

  • 名将史万岁 戍卒出身 却屡次击败突厥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突厥,万岁,文帝,没有,于是,敦煌,骑马,宇文

    史万岁是京兆杜陵人。他的父亲史静,是北周沧州刺史。史万岁轻时英俊威武,擅长骑马射箭,勇猛凶悍,敏捷如飞,喜读兵书,并精通占卜。北周保定四年(564年),北周和北齐战于洛阳城北之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15岁的史万岁随史静从军,他观察战场形势,认为周军将败,并令左右换装离去。不久,周军果然大败,史静

  • 三番那么强大 吴三桂为什么会输给康熙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清军,最后,之后,进攻,衡阳,集中,开始

    康熙平三番之乱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刚开始的时候,三番那么强大,为什么没有打败康熙,而最后还让康熙打败了。在政治上的分化瓦解,以集中力量打击吴三桂,在吴三桂举起判旗之后,康熙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公布罪状,处死在京中的儿子,并且停止撤尚可喜,耿仲明二番,对于耿仲明在京的弟弟,宽容处理。此后,耿精忠,尚之

  • 靠三寸不烂之舌拿下一座城池的隋代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名字,所以,皇帝,这一,但是,宇文,没有,肯定

    韩擒虎,光听名字就很有气势,历史记载他“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虽说是夸奖的话,但是可以想象他绝对不是帅哥,长相没准还比较吓人,与他的名字很匹配。还有书上记载他原名叫韩擒豹,不论擒什么,这名字倒是起得很直白很实在,可以想象他的老爸老妈对他期望很大,同时也体现出韩家崇尚武力的传统,没有什么文化功底。但

  •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竟吓死了一位皇妃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道光,皇家,圆明园,咸丰,他们,园林,联军,英法

    咸丰十年(公园1860年)八月,攻入北京城的英法联军,不仅洗劫、烧毁了圆明园这座享誉世界的皇家园林,更是把道光帝的一位妃嫔给活活吓死了。这位被英法联军的恐怖暴行活活吓死的皇妃,乃是道光帝的常贵人。常贵人,赫舍里氏,生于嘉庆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比道光帝小二十六岁。道光九年,时年二十二岁的赫舍里,被道光

  • 出河店之战简介 出河店之战结果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完颜,女真,部落,首领,战争,公元,将士,决定

    出河店之战简介上提到出河店之战发生在公元1114年,是女真建国前与辽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天庆四年即公元1114年,女真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这场战争最后是女真军大获全胜。公元1114年,一直被辽国欺负的女真部落准备奋起反击,女真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朵带兵首先控制了女真人的最前哨,成功打开了一条讨

  • 定海保卫战结果如何 定海保卫战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定海,英国,侵略者,保卫战,但是,人民,进行,侵略

    定海保卫战简介指出此战起因是在鸦片战争之中,英国侵略者对舟山蓄谋已久,想要在定海设立自己的军事指挥部,于是在1840年6月对定海战争,击杀了定海的知县和总兵。到1840年11月英国侵略者撤兵,但是英国侵略者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占领定海,于是在1841年9月26日再次对定海发动侵略战争,守护定海的军队拼

  • 封神榜黄飞虎生平简介 黄飞虎的泗水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飞虎,儿子,大家,因为,扮演,但是,虽然,封神榜

    封神榜黄飞虎封神榜中的黄飞虎,虽然生前是武城王死后也被封为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但是其实他的命运是非常悲剧的。他的接发妻子因为被残暴昏庸的纣王看上,不仅遭其调戏,还被其逼死。他虽然生了四个很棒的儿子,但是除了三子黄天爵之外其他的儿子都死于非命。黄飞虎的整个人生实在是非常的痛苦。先来说说黄飞虎的大儿子

  • 解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唐灭高丽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唐朝,高丽,时候,王朝,中原,灭亡,但是,新罗

    唐灭高丽之战发生在七世纪的时候,指的是高句丽与唐罗联军之间的战争。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场战争呢?唐灭高丽之战背景是什么呢?隋朝时期,隋朝曾出兵攻打高句丽,但是最终惨败而归。而在战败之后,隋朝内部便发生了民变,继而灭亡。高句丽虽然在与隋朝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但是仍旧因此而敌视视起中国王朝来。而在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