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昆阳之战刘希能获胜

昆阳之战刘希能获胜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96 更新时间:2023/12/8 9:21:46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为了改变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的情况,获取民心,王莽推行了新的政治改革制度,改革的制度虽好,却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使得当时的人们更加怀念被王莽取代的西汉。苦难从不独行,除了制度不符,强制执行外,天灾频频爆发,各地百姓苦不堪言。最终各地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声势最为浩大的是北方赤眉军跟南方的绿林军,王莽刚刚建立起的新朝开始变得摇摇欲坠。

轻视绿林,愈发壮大

相比较这两支叛军,王莽觉得北方的赤眉军更为强大,威胁更重,毕竟此时的南方尚未得到完全开发,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主要还是集中在北方,于是王莽就把战略重心放在了围剿北方的赤眉军上,派遣精锐之师围剿赤眉军。

一场战役的失败,往往都是从轻敌开始的,在对待镇压绿林军的问题上,最初的王莽就觉得不过是乌合之众,朝廷一派军队,挥之即灭。于是任用严尤、陈茂等人为统帅,军队则是临时招募外加各郡县军队拼凑而成,为了防止这些人也加入作乱的行列,这些人的行军以及作战计划每次必须上报,兵符也在王莽之手。

这样拼凑出来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绿林军击败了严尤等人带领的杂牌军,绿林军中的将领拥护西汉皇室后裔刘玄为帝,并且公然提出了恢复汉朝,诛灭王莽的口号,愈发的发展壮大起来。

这时的王莽才意识到绿林军对新莽的威胁更为严重,只能匆忙把围剿叛军的作战重心转移到南方,将正在北方作战的精锐调往南方,不光如此,还调集各地的军队,准备汇成大军,企图一举消灭掉绿林军这个威胁。

昆阳之战,兵力悬殊

公元23年,王莽任命王邑为大军统帅,调动集结各地士兵在规定的期限内到达洛阳,这样集结的各地军队多达40多万,为了壮声势,宣称“百万大军”。为了防止军中士兵缺少谋略,还集结了诸多精通兵法之人,遮天蔽日的大军开始的向昆阳地区进发。此时驻守昆阳的绿林军不过只有区区八九千人,跟王莽号称的百万大军相比之下,兵力数量悬殊差距严重,军中上下忧心忡忡,首领王凤甚至想弃城逃跑。

而这时候只是一员偏将的刘秀坚决反对逃跑,认为想要战胜新军,除了死守之外,还要到各地求援。每当在历史的重大关键时刻,未来的历史走向总是由英雄一般的人物所主导的,刘秀讲述了投降与死守的利弊,绿林军的将领们听取了刘秀的建议,死守昆阳,刘秀则是出城四处求援。

王邑为了彰显新军的强大,里三层、外三层地将昆阳包围,到处都是军营、军旗。攻城之时漫天箭羽齐射,城中飞箭就像雨水一样,这样艰难的守城过了几天,首领王凤一度看不到希望,想要投降。但新军统帅王邑认为破城指日可待,他还要等着破城之后,壮军威、建功业、拒绝了王凤的投降。投降无果更容易激起士兵的血性,在当前情况下,只有死守才能有一线生路,更加顽强拼死地与新军战斗。

天公作美,大败新军

据《后汉书》记载:“会大雷风……雨下如注虎……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

援军到来后,此战刘秀身先士卒,率领数千士兵作先锋冲入新军大营之中,新军见到绿林援军又见到敌方直入大营,纷纷惊慌逃窜。此时的刘秀直冲统帅中帐,杀掉了王寻。留守的绿林军见到援军也是士气大振,出城前后夹击新军。新军的军队本就是各地集结拼凑的,在绿林军勇猛的作战下,不堪一击,此时也许是天公作美,暴风、雷电、暴雨接踵而至,本就陷入一片混乱的新军彻底溃败,新军大败,王邑仅率领余下的几千人狼狈地逃回了洛阳。此战也奠定刘秀的威名。

标签: 昆阳之战,刘希

更多文章

  • 古代战场如何传递战况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递战况,战场

    古时候并没有现在这种发达的通讯系统,现在信息能够在瞬间传遍全球每个角落,但是古时候就只能用快马来跑。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

  • 五国伐齐为何没有楚国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国伐齐,楚国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率燕、秦、韩、赵、魏五国军队攻齐。齐湣王骄傲自恃、忘乎bai所以,开始并未料到燕国会联合诸国攻齐。及至发现燕军已攻入齐国时,才匆忙任命触子为将,率领全国军队主力渡过济水,西进拒敌。结果,当吴国联军进攻时,齐军一触即溃,遭到惨败。燕国军队在乐毅指挥下单独追击败

  • 五国伐齐谁得到利益最多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国伐齐

    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灭宋国,南侵楚国,西侵三晋,齐国势到达巅峰。齐湣王意欲吞并二周,成为天子。但是,让齐国没有想到的是,随之而来的五国伐齐,会让自己跌入谷底。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七十三城,齐城不下者只有莒和即墨。齐湣王逃入莒,被淖齿杀死。王

  • 夏朝和东夷的冲突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朝,东夷

    在夏朝统治初期,为争夺天下共主的宝座,夏与夷经过反复的政治较量,才最终确立了夏后氏以一国统领天下万国的领袖地位,使夏朝贵族国家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统一局面得到四百多年的延续。关于夏初夷夏冲突的史事,文献记载主要有如下数端:《孟子·万章上》云:“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

  •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真的是被机枪处决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沙皇,尼古拉二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末代沙皇的故事,末代沙皇就是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德罗维奇,话说他最后好像是被机枪处决的,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可以跟谁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一起看看结局吧。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mi

  • 王子克之乱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子克之乱,王子克

    周公打算杀死周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报告庄王,就帮着庄王杀了周公黑肩。王子克逃亡到燕国。当初,子仪受到桓王的宠信,桓王把他嘱托给周公。辛伯曾劝谏周公说:“妾媵并同于王后,庶子相等于嫡子,权臣和卿士互争权力,大城和国都一样,这都是祸乱的根本。”周公

  • 子带之乱是谁平定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子带之乱,周襄王,姬郑,子带

    子带之乱是一场在春秋时期由王子带所发动的周王室庶孽之乱。子带之乱的背景是子带和太子郑的王位争夺。该乱最终在晋军帮助下杀子带,被周襄王姬郑平定。子带为周惠王子,又称甘昭公,受到惠王和惠后的宠幸,为太子郑所畏惧。前652年,周惠王去世,太子郑害怕子带发难,因此秘不发丧,暗

  • 周昭王三征荆楚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征荆楚,周昭王,姬瑕

    姬瑕,即周昭王,中国周朝第四代王。汉族,镐京人。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昭王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 (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

  • 周文王攻商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文王,攻商之战

    随着时间的流逝,商朝从商汤的兴盛时期逐渐走向了帝辛的衰弱阶段,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这时受百姓爱戴的姬昌出现,要救黎明百姓与水生火热之中,便兴起了伐纣的计划。周文王攻商之战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寖弱诸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帝辛)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封王的统治

  • 西瓯为什么能战胜秦军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瓯,秦军

    西瓯土人究竟凭借什么拥有如此凶悍的战斗力,让勇猛无敌的虎狼之师发出:“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的感叹呢?西瓯为什么能战胜秦军呢?西瓯人凭借地理优势、气候条件、合理的战术战胜了虎狼之师。地势险要的自然优势广西,西接云贵高原,东临南岭,南抵北部湾,自西向北、由北至东,延绵起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