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夏朝和东夷的冲突战争

夏朝和东夷的冲突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96 更新时间:2024/1/24 6:44:34

在夏朝统治初期,为争夺天下共主的宝座,夏与夷经过反复的政治较量,才最终确立了夏后氏以一国统领天下万国的领袖地位,使夏朝贵族国家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统一局面得到四百多年的延续。

关于夏初夷夏冲突的史事,文献记载主要有如下数端:

一是益之争

孟子·万章上》云:“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覲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日:‘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史记·夏本纪》所记略同。这是说禹曾将天下授益,无奈益的威望不够,禹死后得不到诸侯拥护,过了三年,只好让位于启,避居箕山。从此,出现了家天下的政治格局,儒家盛赞的禅让制寿终正寝。

但《古本竹书纪年》云:“益干启位,启杀之。”《楚辞·天问》云:“启代益作后。”《韩非子·外储说下》云:“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战国策·燕》云:“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是说启成为国家联合体的首领,是通过武力获取的。

比较起来,可能后一种说法更近实情。从此,联合体最高权力的转移开始发生在同一家族之内。这是夏初在继统问题上夷夏之间的第一次冲突。

二是启伐有扈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当启即天子位后,“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甘誓》见于今文《尚书》,是一篇可信度较高的历史文献,但不曾言及有扈氏的族属情况。

《史记·夏本纪》说到禹的后裔之国其中有有扈氏,但《左传·昭公元年》说:“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把夏的观、扈同其他叛乱的异姓诸侯相提并论,说明有扈氏与夏禹并不同姓。据刘起釘先生研究,有扈氏不是夏的同姓部落,而是异姓的东夷少昊族的“九扈”,其地就是殷代的“雇”,即今郑州黄河北岸的原武一带。这样看来,在启益争统之后,东夷有扈氏与夏后氏又为此发生一次正面冲突。

三是后羿代夏

这次冲突的后果极其严重,致使夏的继统一度中断。《左传·襄公四年》说:“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

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浇及殪。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猹于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殪于戈,有穷由是遂亡。”后羿为有穷氏之君,属东夷族,故称“夷羿”。

后羿废太康,相继立仲康与相,进而取代夏后相而为天子。但后羿耽于田猎,不理国政,最后被亲信寒浞所杀。寒浞亦不施德政于民,还灭了夏的盟国斟灌和斟寻。在夏遗臣靡与有鬲氏的帮助下,寒浞被灭,夏后相之子少康得以继位,进而灭了寒浞二子浇及猹所拥有的过、戈之国。这场夷夏冲突持续的时间较长,夏致“无王”竟四十年之久。

这三次夷夏武装冲突都发生在夏朝前期。自从少康灭寒浞重新成为天下共主之后,东夷诸部再也无力与夏对抗。帝相时,曾征伐淮夷、风夷及黄夷,且有“于夷来宾”。其时后羿还掌握着夏的政权,这些征伐活动表明东夷内部也存在矛盾和斗争,自身实力不免受到削弱。自少康复国直至夏朝末年,东夷各部一直臣服于夏,以“来宾”、“来御”的方式朝觐夏王,表现出夏之属国应有的政治姿态。

如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少康即位,方夷来宾。(帝芬)三年,九夷来御,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帝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帝发)元年,诸夷宾于王门,诸夷入舞。

又《说苑·权谋》载:“汤欲伐伊尹曰:‘请阻乏职贡,以观其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说明九夷各部不仅要朝觐夏王,而且自己的军队也得受中央王朝的调遣和支配,其自治权受到极大的分割与削弱,完全成为夏朝的附庸国。

从上述有夏一代的夷夏关系看,前期表现为夷夏间的对立与冲突,中后期夷人部落则完全变成夏的臣属国。但不管哪种情况,都是一个统一贵族国家内部发生的事。夷夏对立冲突在于争夺国家联合体的最高权力,夷人俯首称臣则是对夏后氏掌握国家联合体最高权力的认同与服从。因此,夏朝的夷夏关系单用东西对立是不能完全概括的,所谓夏朝统治包括夷人区域也只有从夏朝国家结构层面来理解,才能真正认清历史的本相。

标签: 夏朝,东夷

更多文章

  •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真的是被机枪处决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沙皇,尼古拉二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末代沙皇的故事,末代沙皇就是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德罗维奇,话说他最后好像是被机枪处决的,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的可以跟谁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一起看看结局吧。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mi

  • 王子克之乱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子克之乱,王子克

    周公打算杀死周庄王而立王子克。辛伯报告庄王,就帮着庄王杀了周公黑肩。王子克逃亡到燕国。当初,子仪受到桓王的宠信,桓王把他嘱托给周公。辛伯曾劝谏周公说:“妾媵并同于王后,庶子相等于嫡子,权臣和卿士互争权力,大城和国都一样,这都是祸乱的根本。”周公

  • 子带之乱是谁平定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子带之乱,周襄王,姬郑,子带

    子带之乱是一场在春秋时期由王子带所发动的周王室庶孽之乱。子带之乱的背景是子带和太子郑的王位争夺。该乱最终在晋军帮助下杀子带,被周襄王姬郑平定。子带为周惠王子,又称甘昭公,受到惠王和惠后的宠幸,为太子郑所畏惧。前652年,周惠王去世,太子郑害怕子带发难,因此秘不发丧,暗

  • 周昭王三征荆楚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征荆楚,周昭王,姬瑕

    姬瑕,即周昭王,中国周朝第四代王。汉族,镐京人。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昭王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 (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

  • 周文王攻商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文王,攻商之战

    随着时间的流逝,商朝从商汤的兴盛时期逐渐走向了帝辛的衰弱阶段,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这时受百姓爱戴的姬昌出现,要救黎明百姓与水生火热之中,便兴起了伐纣的计划。周文王攻商之战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寖弱诸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帝辛)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封王的统治

  • 西瓯为什么能战胜秦军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瓯,秦军

    西瓯土人究竟凭借什么拥有如此凶悍的战斗力,让勇猛无敌的虎狼之师发出:“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的感叹呢?西瓯为什么能战胜秦军呢?西瓯人凭借地理优势、气候条件、合理的战术战胜了虎狼之师。地势险要的自然优势广西,西接云贵高原,东临南岭,南抵北部湾,自西向北、由北至东,延绵起伏的

  • 秦朝三征百越战况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三征百越,百越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的两年后,开始了对百越的征伐,前后一共三次征伐百越。三征百越的惨胜公元前219年,就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原的两年后,秦始皇下令调动五十万大军,在屠睢的率领下,正式对百越发动了第一次战争。“秦始皇二十八年,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

  • 秦朝章邯军团是由哪些人构成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章邯

    章邯军团作为秦朝末年最重要的一支军事武装力量,它的构成是什么呢?秦二世二年,章邯统率由刑徒、奴隶组建的军团击灭起义军周文军团。随后,章邯军团大量补入秦人及秦朝北方戍军,战力猛增,先后击杀陈胜、项梁等。在巨鹿大战中,章邯军团被项羽楚军击败。章邯率残军投降后,除章邯等数名将领外,其余悉数被项羽坑杀。秦二

  • 秦军打仗为什么那么厉害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军

    秦朝军队战斗力之强大,是有目共睹的,也是被无数战斗所检验过的,就算是放在后世各大封建王朝,军队实力能够超越秦军的也恐怕是寥寥无几,那么秦军为何能如此之强大呢,他强大的原因又是因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一起解析下秦军强大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首先,我们先来揣测下,秦军的强大是不是因为个人体质要好于其余六国

  • 秦朝四大精锐部队是哪四支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军团

    2000多年前,秦朝的军队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并创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给中国的历史发展留下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当时秦朝赫赫有名的四大军团,在秦朝的历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四大军团的具体介绍吧。饱受争议的岭南军团秦统一天下后,秦军在屠睢的统帅下进击南越,但并未成功,后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