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诸侯兼并战争中,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是怎么结束的?

在诸侯兼并战争中,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是怎么结束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4/2/3 4:59:07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一场封建统一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 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 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国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战国时期,经过长期诸侯割据战争,诸侯各国盛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弱小 国家被消灭,中国境内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 七雄。七雄局面的形成,既是春秋以来兼并战争的结果,又是中国统一的前奏。为增强 国力,统一全国,七雄相继展开了富国强兵的变法活动。魏国任用李悝变法,楚国使用 吴起变法,赵国有武灵王改革,但最有成效的是秦国商鞍变法。公元前359年,秦孝公 任用国力逐步强盛。

从秦孝公到秦王政的100多年时间中,秦国国力 更加强盛,在军事制度方面实行按郡县征兵,完善了军队组织,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士 卒勇猛,车骑雄盛,远非其他六国可比。在军事策略上改变了劳师远征而经常失利的战 略,采用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渐蚕食并巩固其占领地区,实行有效占领。秦国相继 灭掉西周、东周,攻占韩国的黄河以东和以南地区,设置太原、上党、三川三郡,领土 包括今陕西大部,山西中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和四川东北部的广大 地区。 史书记载秦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 东有崤函之固”,在地理位置上进可攻,退可守;“战车千乘,奋击百万”,军事力量 远胜于其他六国。

秦国这种优越的战略优势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山东六国统治集团内 部相互倾轧,争权夺利,政局很不稳固。

各国之间长期战争,实力消耗,国力被削弱。六国面对强秦的威胁,虽然屡次合纵 抗秦,但在秦国连衡策略下先后瓦解而失败。他们时而“合众弱以抗一强”,时而“恃 一强以攻众弱”,无法形成稳固统一的抗秦力量,给秦国各个击破以可乘之机。当时的 有识之士已经看出这种趋势,如子顺就曾经说过:“当今崤山以东的六国衰弱不振,韩 赵魏三国向秦国割地求安,二周已被秦灭亡,燕齐楚等大国也向秦国屈服,照此看来, 不出20年,天下必然是秦国的了。”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周密布署 统一六国的战争。李斯、尉缭等协助秦王制定了统一全国的战略策略。秦灭六国的战略 有两个内容,一是乘六国混战之际,秦国“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秦王政采 纳了尉缭破六国合纵的策略,“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从内部分化瓦解敌 国。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李斯建 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 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这一战略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步,即笼络燕齐,稳住楚 魏,消灭韩赵,然后各个击破,统一全国。在这种战略方针指导下,一场统一战争开始 了。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乘赵攻燕、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大举攻赵,拉开了统一 战争的帷幕。秦国经过数年连续攻赵,极大地削弱了赵国实力,但一时无力灭亡赵国。 于是秦国转攻韩国,公元前231年,攻下韩国南阳,次年,秦内史滕率军北上,攻占韩 国都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俘虏韩王安,在韩地设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公元前229年,秦大举攻赵,名将王翦率军由上党(今山西长治市)出井陉(今河 北井陉县),端和由河内进攻赵都邯郸。赵国派大将李牧迎战,双方屡有胜负,陷入僵 局,相持一年之久。后来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撤换李牧,由于临阵易将,赵军士气受 挫,失去了相持能力。公元前228年,王翦向赵国发起总攻,秦军很快攻占了邯郸,俘 虏赵王迁,残部败逃,赵国灭亡。

秦国在攻赵的同时,兵临燕境。燕国无力抵抗,太子丹企图以刺杀秦王的办法挽回 败局。公元前227年,燕丹派荆轲以进献燕国地图为名,谋刺秦王政,结果阴谋暴露, 被秦国处死。秦王政以此为借口,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国,秦军在易水(今河北易县境内) 大败燕罕。次年10月,王翦攻陷燕国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率残部逃到辽 东(今辽宁辽阳市),苟延残喘,燕国名存实亡。 秦国灭掉韩赵、重创燕国以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已为秦有,只有地处中原的魏国, 孤立无援。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率军出关中,东进攻魏,迅速包围魏都大梁(今河 南开封市)。秦军引黄河水灌城,攻陷大梁,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

早在秦军攻取燕都时,秦国已把进攻目标转向楚国。公元前226年,秦王政问诸将 攻楚需要多少兵力,老将王翦认为楚国地广兵强,必须有60万军队才能伐楚,而李信则 说只用20万军队就能攻下楚国。秦王以为王翦因年老怯战,没有听取他的意见,派李信 和蒙恬率军20万攻打楚国。公元前225年秦军南下攻楚,楚将项燕率军抵抗。秦军开始 进军顺利,在平舆(今河南汝南县东南)和寝(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击败楚军,进兵到 城父(今河南宝丰县东)。项燕率军反击,在城父大败秦军,李信败逃回国。公元前 224年,秦王政亲自向王翦赔一礼,命他率60万大军再次伐楚,双方在陈(今河南淮阳 县)相遇,王翦按兵不动,以逸待劳,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与交战,项燕只好率兵东 归。王翦乘楚军退兵之机,挥师追击,在蕲(今安徽宿州市)大败楚军,杀楚将项燕。 次年,秦军乘胜进兵,俘虏楚王负刍,攻占楚都郢(今湖北荆州市),设置郢郡,楚国 灭亡。

五国灭亡后,只剩下东方的齐国和燕赵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率军歼 灭了辽东燕军,俘虏燕王喜,回师途中又在代北(今山西代县)俘获赵国余部代王嘉, 然后由燕地乘虚直逼齐国。齐王建慌忙在西线集结军队,准备抵抗。公元前221年,秦 军避开西线齐军主力,从北面直插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在秦国大兵压境的 形势下,齐王建不战而降,齐国灭亡。

秦统一六国战争的胜利,是由于秦国在战争中战略战术运用得当。秦王政在位时期, 国力富强,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供应战争,在战略上处于进攻态势,势如破竹,摧枯拉朽, 相继灭掉诸国。在战术上,秦国执行了由近及远,先弱后强的方针,首先灭掉了毗邻的 弱国韩赵,然后中央突破,攻燕灭魏,解除了北方的后顾之忧。最后消灭两翼的强敌齐 楚,这种战术运用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具体战役中,秦国运用策略正确,如在灭韩赵 的战争中,根据具体情况,而不是完全机械地按“先取韩以恐他国”的既定方针,而是 机动灵活,赵有机可乘则先攻赵,韩可攻则灭韩。灭楚战役是在检讨了攻楚失策后,根 据楚国实力集中优势兵力攻楚而取胜的。攻打齐国避实就虚,出奇制胜。相反,六国方 面势力弱小,在战略上又不能联合,各自为战,根本不能阻挡秦国的进攻,战争中消极 防御,被动挨打,以至一个个被秦国灭亡。

更多文章

  • 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一点都不婉约,相反却很豪放不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婉约派,李清照,历史解密

    说起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婉约派词人,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到一个女人,那就是李清照。她写的此清丽婉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她本人是个性格柔弱的女子。但是李清照的一生却过的很是叛逆潇洒,她的人生可远不如她的词来的婉约。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便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古代社会倡导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而李清照偏偏不是,她

  • 李隆基对付韦后,为什么要联合太平公主才动手?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隆基,唐朝,野史秘闻

    武则天作为我国古代女性登上皇位的第一人,建立了很多的功勋,但同样也留下不少的问题。比较显著的就是在唐中宗复位之后,韦后和安乐公主竟然想要效仿武则天,再次成为女皇帝。这样的结果李唐宗族自然不愿意,于是李隆基就和太平公主一起发动了政变。那为何在政变之前,李隆基要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才能成功呢?在中宗朝的

  • 刘肥是怎么什么结局?他为什么会被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肥,三国,风云人物

    吕后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几个女人之一,她本来是刘邦的结发妻子,但是在刘邦死后想要把刘家的江山变成吕家的,所以对当时实力比较大的刘氏子弟十分忌惮,后来都找了一些理由把他们直接处死了。在里面有一个人是十分特殊的,他就是刘肥。一开始刘邦跟吕雉结婚前在外面是有一个儿子的,但是刘肥的亲身母亲死的比较早,所以从小就

  • 失宠的妃子会被皇帝打入冷宫,那么其称呼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一般来说失宠的妃子才会被皇帝打入冷宫。冷宫之所以叫做“冷”宫,是因为冷宫都是在角落里,平常很少有人过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要说这些嫔妃了,就是连宫女太监都不回去那些地方,这些地方自然也就十分阴冷。除了外界的冷之外当然还有内心的寒冷,失宠之后的妃子的内心自然十分孤独寂寞和

  • 汉中之战很少被人提及,为何却说影响和意义是不可小觑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中之地,无疑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年,张鲁割据汉中,成为一方诸侯,一度让益州牧刘璋都无可奈

  • 她是乾隆最没福气的妃子,辛者库出身却红颜薄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仪嫔,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乾隆后宫一共有41个女人,比较受宠的有慧贤皇贵妃、纯惠皇贵妃、淑嘉皇贵妃和令懿皇贵妃,当然乾隆帝最挚爱的女人当属孝贤皇后了。不过,在乾隆帝继位之初,曾有一个女人也非常受宠,受宠程度甚至是超过了后来的令妃,但她却红颜薄命,早早地便香消玉殒了,她就是乾隆后宫最没有福气的妃子:仪嫔。在乾隆还是一名皇子的时

  • 孙嘉淦:大清三朝元老,告老还乡为何带砖头回家?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嘉淦,清朝,野史秘闻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孙嘉淦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孙嘉淦作为在大清帝国中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朝的三代老臣,深受皇家的垂青与信任。孙嘉淦不爱钱,喜欢直谏是有名的。自孙嘉淦在康熙朝步入仕途以来,他便是一个直言敢谏,廉洁自重的清官,堪称清朝版的海

  • 宋国历史上最讲仁义的君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国,春秋,风云人物

    宋国历史上真正讲仁义的君主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周朝的宋国历史,自商纣王兄长微子启受封于商朝旧都商丘立国,到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联手灭掉宋国,享国八百二十九年,共有三十四位君主。这些君主,若论讲仁义,当属宋襄公最为著名。宋襄公,名兹甫,是宋国第二十位君主,宋桓公嫡子,宋成公之

  • 就蜀汉的自身实力而言,诸葛亮为何还要坚持北伐曹魏?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蜀汉,诸葛亮,文史百科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中后期的重要事件。很多人认为,北伐是错误的,让本就不太强盛的蜀汉雪上加霜,并加重了民间百姓的负担,甚至说蜀汉灭亡得快也有这方面的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就蜀汉自身实力而言,似乎也不应该展开对外战争,尤其是对曹魏作战。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税赋收入、军事力量

  • 巫毒之乱的经过如何?刘据真的是想谋反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巫毒之乱,战史风云

    巫蛊为一种巫术。当时人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