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城濮之战楚国为什么会大败 主攻点不是敌人而是自己的大后方

城濮之战楚国为什么会大败 主攻点不是敌人而是自己的大后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660 更新时间:2024/1/14 8:35:33

嗨又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城濮之战的章,希望你们喜欢。

晋、楚城濮之战,楚国打了败仗。自那以后,各种正经、不正经的军事著作无不将楚国责任人成得臣划到失败典型的类别。实际上,直到决战前夕,他做得并不赖。

史载,成得臣本来的任务是攻打国,可宋国实力并不弱,在城濮之战39年后,楚国国亲自带队倾巢而出攻打宋国,也未能得手。兵力显然少得多的成得臣能把宋国打得招架不住,而且任凭晋军步步紧逼,依旧死咬不放,不论他的军事素质还是军事眼光,都是值得竖一下拇指的。

晋文公带领全军增援,接连打下楚国的盟国曹国和卫国,成得臣在不利局面下能接受部下建议,提出用从宋国解围换晋国从曹、卫撤军,其政治头脑也算不糊涂。虽然老谋深算的晋文公最终没有上当,但战后不久,卫国亲晋傀儡政权就覆灭了,而曹国也局势不稳,楚国在吃败仗后并未完全失去地盘。这位败将没有功劳,也有些苦劳。

很多军事著作都说城濮之战晋军以少胜多,其实大错特错,史料中晋军兵力是有明确记载的—兵车700辆,战斗兵应有52500人,不但君晋文公亲自出马,而且晋军全部三个军、六位正副主将都到齐。而成得臣所指挥的,只有申、息两个县的地方军和自家家丁,外加楚王调拨的一小半卫队、亲兵和“若敖六卒”。再看看两国的盟军,楚国这边是陈国和蔡国,在当时都是芝麻大的小国,而晋国那边却是秦国、齐国和宋国,最小的宋国也比陈、蔡二国加起来大得多。

照这么说,难道成得臣死得冤枉、败得委屈?当然不是。他的确败得凄惨,死得活该,但不是因为他输给了晋国,而是因为他根本就弄错了“主攻点”。

楚国是当时唯一敢自称“王国”的诸侯国,能跟周天子叫板几百年不掉链子,那国力、军力自是不用说,如果全力以赴跟晋国打这一仗,胜算并不小。而晋国野心勃勃,一旦坐大,楚国北上争霸的国策就要受挫,可以说,晋国救宋已经触及楚国的战略核心利益,打比不打有利,趁晋国对楚国还有三分害怕,早打比迟打有利。

但当时楚国缺的,就是一个能把“这仗非打不可,非全力以赴不可”的道理跟楚成王说通说透的人。从公元前633年冬天晋国出兵到公元前632年四月城濮开战,成得臣有半年时间去做这项工作,他做得如呢?

他既没有说服楚成王,也没有被楚成王说服,结果楚军既没有如成得臣所计划的全军和晋国决战,也没能如楚成王所盘算的全部撤回,而是成得臣带着严重“贫血兼营养不良”的一部分楚军傻乎乎地待在前线,楚成王出于维护成得臣的面子,凑了一点援兵充数。史书上说的援兵,有楚王的卫队“西广”、东宫之兵和“若敖六卒”。“西广”据说只有一千多人;“若敖六卒”连军官算上也不过六百多人;东宫之兵数量不详,大概也差不多。加在一起满打满算不过三四千,哪有半点跟超级大国决战的意思?

面对一场决定命运的生死之战,成得臣的“主攻点”不应是对面的晋文公,而应是自己的领导楚成王—两国实力相当,楚国还略强,楚成王只要被他成得臣“攻克”,也像晋文公那样来个倾巢而出甚至御驾亲征,城濮之战的结果就可能改写,至少不会大败。搞不定老大,却偏要带着半拉部队跟人家全军死磕,那不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决策、谋划,必须先把主攻点给看准了,千万切记,有时候这主攻点并不在对面的敌阵,而在自己的大后方。

标签: 楚国城濮之战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李三娘本是农家女子,被马夫强娶为妻最后成了开国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皇后,北魏,历史解密

    谁也不知明天到底会发生什么,就是天气预报都尚不能总是准确的预知明天的天气,更何况肉体凡胎的我们。一个人,也许这一秒你是落魄的,但下一秒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发生命运的逆转。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最有名的,诸如刘邦和朱元璋等。他们都是草根出身,但最后却成了坐拥天下的皇帝,而且还是大一统王朝的开国

  • 18岁嫁55岁皇帝,顺妃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顺妃,清朝,野史秘闻

    这位命运坎坷的女子就是顺妃,此人家世高贵,属于钮祜禄氏最了不得的一族,曾祖父就是清朝早期最负盛名的权臣遏必隆。在她的家族中,曾出现过很多皇后和皇贵妃,所以她从小就被家人给予了厚望,并且自幼就知道自己将来一定会嫁给皇帝。果然,在乾隆31年,时年55岁的乾隆下令举办当年的选秀,18岁的她参加了选秀,果然

  • 汉朝最低调的皇帝,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汉朝最低调的皇帝,你知道是谁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文帝是被那些推翻吕后的大臣们拥护上皇位的,可是这个人缺是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个人,他虽然在做诸侯王的时候很低调,可是做了皇帝的他有着一个统治者应该有的头脑,首先一个就是这个人政治上非常成熟有力量。刘恒这个人如果放在现在的话差不多可以拿

  • 在南越国的历史中,它与汉朝的关系可以划分哪几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越,汉朝,文史百科

    南越国的对外交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朝在南越国的历史中,它与汉朝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时期:一、南越首次对汉臣服:汉高祖十一年到汉高后五年。汉高祖十一年,陆贾使越,赵佗受封,建立了对汉的臣属关系。汉高后五年,吕后禁南越关市、别异蛮夷,于是赵佗反汉,汉越关系

  • 三国中灭亡东吴的最大功臣是谁呢?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王濬,战史风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势力。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时代正式结束,三国时代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

  • 古代后宫的女人为什么一定要争个你死我活 就不能和平共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朱祁镇,历史解密

    说到底还是权力和嫉妒心作祟,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人,虽然三千可能是有些夸张,但也可见数量之多。掌管后宫的一般是皇后,其次就是皇贵妃,妃嫔之间也有地位之分,谁获得宠爱,谁就能够呼风唤雨,而皇帝只有一个,只能宠爱一人,怎么可能不争个你死我活呢。封建时期,为了权力,皇子之间的争端也不少,即使是同父同母的亲

  • 皇帝打瞌睡时,13岁宫女笑出声后,当晚就被宠幸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君王是一个遥远存在,尤其是所谓的君权,更是让人难以理解。但在古代时,帝王却是崇高象征,任何人都不能对他们做出丝毫冒犯的举动,哪怕程度非常小,也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戒,甚至会丢掉性命。可偏偏在我华夏的史册记载里,却有位女子冒犯帝王后,得到了他的偏爱,给自己以及家人带来荣誉。这个人就是

  • 纳兰性德有哪些描写边塞的苍凉凄清与远离故土的寂寞乡愁的词作?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纳兰性德,清朝,风云人物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清朝初年词人。他的词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纳兰性德的词,一起来看看吧!提到纳兰容若,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幽怨凄

  • 元朝传言“十户一菜刀”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元朝传言“十户一菜刀”是真的吗?传说蒙古人建立元朝后,因为汉人太多,为了防止他们叛乱,元朝皇帝给各地官府下了命令,收缴汉人家中的菜刀,只允许每十户人家,留一把做饭使用,这种禁令实在过于荒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这个说法乍一看,有点荒唐,但细想之后,又在情理之中,而且在当代很多历史书籍中,都

  • 太原保卫战为何国军守城名将,也仅只守了四天?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原保卫战,近代,战史风云

    日军蜂拥入城抗战初期,围绕着山西省会太原曾发生过规模颇大的会战,而最后以擅守出名的晋军在以擅守出名的傅作义指挥下,却依然只不过坚守了几天就告失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国共合作的典范山西,因为位于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东依太行山,西据吕梁山,南临黄河,北接古长城,在整个华北地区地势最高,有着高屋建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