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天上不会掉馅饼!长平之战之前赵国接受上党地区偷鸡不成蚀把米!

天上不会掉馅饼!长平之战之前赵国接受上党地区偷鸡不成蚀把米!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96 更新时间:2023/12/13 3:05:25

天上不会掉馅饼!长平之战之前赵国接受上党地区偷鸡不成蚀把米!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不管什么时候,拿自己应该拿的那部分,天上从来不掉馅饼,掉的都是冰雹。

如果赵国能够出兵帮助韩国击溃秦军,然后获取上党一半的土地,这样的做法估计也是韩国能够接受的。

赵国和韩国本来就是传统的盟友关系,在整个战国时期,赵国和韩国关系都十分好,在战国初期,因为晋国瓦解赵、魏、韩形成三晋同盟的关系,在战国初期那是无往不胜,纵横驰骋,结果魏国称霸后,想要吞并赵、韩,因此三晋的关系形成魏国一霸,赵、韩联盟。

赵国后来崛起之后,主要针对的国家也是魏国,而不是欺负韩国。赵武灵王幼年继位的时候,诸侯国看赵武灵王年幼,想要图谋赵国,这个时候韩国是赵国最强大的联盟,赵武灵王的第一个夫人还是韩国的宗室女,在战国关系错综复杂,韩、赵之间能够保持这种关系应该算是难能可贵的。

从赵武灵王之后,赵国国君的眼界也越来越低。

秦昭襄王任用范雎的时候确立了东出统一六国的国策,开始发动对韩国的进攻,赵国作为韩国的传统盟友以及与秦国的死敌,竟然无动于衷,任凭秦国欺负韩国。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白起攻占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和韩国都城的联系,并且逼迫韩国将上党划给秦国。

上党虽然是韩国的领土,却也是赵国的一个屏障,一旦秦国占领上党,则赵国邯郸就暴露在秦国的打击范围之内,结果赵国还是无动于衷。

韩国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并没有做殊死抵抗,上党郡守冯亭却带领上党民众投降赵国。

在得到这个消息后,赵国朝堂之上展开了一系列的争论,赵孝成王询问平阳君赵豹应该怎么处置,赵国平阳君赵豹看得就比较透彻,认为冯亭不把上党交给秦国,就是要拉赵国下水,然而赵豹看到了事情的内情,却没有给出解决之道,等于没说。

等到赵孝成王问平原君赵胜的时候,赵胜眼界更低,赵胜说:"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但是平原君有一句话说的很对,秦赵之间必有一战,只不过发生时间的长短而已。

如果赵王能够综合赵豹和赵胜的意见,意识到秦赵必有一战,但是也能够注意到,上党不能轻易接受,而是联合更多的反秦力量,类似与一次五国伐齐,很可能彻底打败秦国。

赵孝成王却选择了最low的方式,派平原君赵胜去接收上党,同时派廉颇驻守长平,准备应对秦军的报复。

其实,韩国并不是打算将上党直接给赵国,而是想要请求赵国一块去对抗秦国,赵国却想将上党占为己有,那么赵国和秦国的入侵还有什么区别,结果必然是遭至韩国的抵触,最后将长平之战变成秦赵之间的战争,秦赵两国打的你死我活夺取韩国的土地,韩国却能置身之外,当真也是有意思的事情。

假如赵国能够说得一半上党,我相信长平之战,必然是韩、赵一同对抗秦国,而并非是单独对抗,局势也会不一样。

以阴谋论的角度来说,韩国也是在抛出一个饵,在拉拢赵国下水,如果赵国诚意十足,就和赵国一块去抵抗秦国,如果赵国有野心,那就看秦赵相争了,韩国要的就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很多人都认为,以当时秦赵之间的国力,赵国必败,其实这是扯淡,尤其是冷兵器时代,战场变化莫测,谁能保证谁就肯定赢,别说赵国和秦国军队人数不相上下,就是巨鹿、官渡、赤壁、淝水等大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况且,赵国的军队未必会比秦国弱。

秦赵相争的结果,虽然秦国大胜,但是合纵之势已成,在秦国打算灭赵的邯郸之战后,魏楚联军出兵救赵,联手打败秦军,致使秦国伤亡三十多万,加上长平之战死亡的秦军,秦国未必比赵国好受哪里。

可以说割让上党给赵国也算是韩国给赵国上的一个套,这也是韩国在战国时期的生存之道,战国七雄中,各国都是以变法变强,而韩国是小国,不能走寻常路,当时法家思想分为法、术、势,秦国商鞅重“法”,赵国重“势”,而韩国申不害变法的侧重点就是“术”,“术”说到底,就是诡诈!

从后来的结果我们也能够看到,经过邯郸之战后,反秦联盟乘胜西进,将秦国多年东出的成果全部夺出,韩国也在后期加入合纵的队伍,不费吹灰之力,收回上党郡及汝南。

总结:在利益面前很多人都不能把持住,这就要看统治者的大局观了。赵国国君就是眼界太低,在接受上党的过程中处理不当,最终导致自己打了一场激烈的战争,死伤无数,反而什么也没有得到。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名震历史的“四大妖姬”,个个都成了颠覆王朝的祸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夏朝,历史解密

    古代的审美跟我们现在的欣赏眼光是不一样的,在古代人的审美眼光下出现了四大美女。据说当时她们走在街上人们看见她们的时候眼睛都直了,当然这都是传说当时的人们到底有没有见过她们我们谁也不知道。其实除了四大美女之外,历史上闻名的“四大妖姬”,个个楚楚动人,却皆可祸灭一个王朝!四大“妖姬”仿佛都有一个别人没有

  • 嫔妃生下皇子,皇帝高兴不已,结果江山因此毁了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魏,野史秘闻

    北魏是对我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少数民族政权,存在了150多年,和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相比,北魏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实现了高度的汉化,大大存进了民族的融合,为后来隋唐的大一统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王朝最后却因为后人不听祖制,而葬送在了一个女人手中,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北魏孝文

  • 她是道光最宠爱的女儿,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她是道光最宠爱的女儿,最终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大清有一位皇后,她的封号独一无二,人人羡慕,她就是“孝全皇后”,从封号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十分全面的女人,放在现代,她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典型,孝全皇后一生共生育一子二女(爱新觉罗·奕詝、端顺固伦公主、寿安固伦公主)

  • 对于朱元璋的大举进攻,陈友谅又是如何兵败鄱阳湖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当朱元璋的势力向南方发展的时候,首先遇到一个强敌是陈友谅。陈友谅原是徐寿辉起 义军的部将,后来他谋杀了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叫汉。他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带, 地广兵多,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公元1360年,他率领强大的水军,从采石沿江 东下,进攻应天府,一心想并吞朱元璋占领的地盘。下面小编就为

  • 周昭王为何要攻打楚国?他的下场又如何呢?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周成、康王时期,东都洛邑建成,东西连成一片,长达千里以上,初步巩固了对“东土”的统治。周共王时,楚国一方面卑事周王室,一方面“筚路蓝缕”,辛勤开发,国家已呈勃兴之势。所以到周昭王时期(约公元前1000椙?77年),周、楚关系开始紧张起来了,周昭王集中全力,打击楚国。据陕西扶凤出土的《墙盘》铭文记载:

  • 电视剧中常出现的推出午门斩首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个地方为何不能斩首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皇宫,历史解密

    出午门斩首到底是怎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上,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清朝顺治四年(1647)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再修。因这道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午

  • 这个妃子年过半百还在侍寝,当上太后却被儿子气死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清朝,野史秘闻

    康熙是一个特别长寿的皇帝,在他的身边,也总是会不停的有新人出现,为了皇家能够多多的开枝散叶,于是就有了皇帝后宫的女子不计其数。但是在康熙的身边,从始至终都有同一个女人的陪伴,她就是德妃乌雅氏,她也是雍正的亲生母亲,关于这个乌雅氏的出生,还是特别明确的,她在进宫之初只是一个小小的宫女,凭借着自己的机智

  • 刘邦大肆屠杀功臣时,为何会放过张良?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古代有兔死狗烹之说,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皇帝,为人们所诟病的皇帝也是不少,比如刘邦便是其中之一。不可否认的是,刘邦是一个优秀的人物,他可以暂时蛰伏多年,只为了等待机会;他有一双慧眼识珠的眼睛,他还是个敢于大胆重用人才的人。这样的一个

  • 刘娥与杨淑妃却共同养育了宋仁宗,她们二人关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在人们的印象里,后宫嫔妃都是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存在。但是宋朝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与杨淑妃却共同养育了宋仁宗,她们二人关系如何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对后宫女子就是刘娥和杨淑妃。当宋真宗继位的时候,因为正室潘氏刚刚去世,最后选了郭守义的女儿郭氏为皇后,而杨氏成为五品才人。虽然

  • 土木堡之战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土木堡之战,战史风云

    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下一条规矩,不让宦官过问国家政事。他把这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里,想要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遵守。但是到明成祖的时候,这条规矩就给废除了。明成祖从他侄儿手里夺得皇位,怕大臣反对他,特别信任身边的宦官,在他迁都北京以后,就在东安门外设立“东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