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解放军淮海战役的影响都有哪些

解放军淮海战役的影响都有哪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50 更新时间:2024/1/19 16:36:35

三大战役可谓是中国社会在解放战争中最为高潮的部分,而淮海战役作为第二个战役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直接影响了整场战局的胜负变化,关乎着整个国家社会的走和命运,然而中国解放军在这场战役中打败强大的国军,取得全面的胜利,对全社会、全人民的的解放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淮海战役 国军撤退

一方面,淮海战役在三大战役中位于中部阶段,起着承上下的作用,具有决定性战略意义的一场决战,几乎决定了整场战争的胜负。解放军在这场战役中消灭了蒋介石的大部分精锐骨干力量,将国民军打得一蹶不振,此后由中共牢牢掌握主动权,几乎是所向披靡。

其次,淮海战役为整场战役的取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消灭了防守于长江北面的州剿匪的主要重兵,使得解放军得以渡江,对平津形成夹击之势,为渡江战役创造了条件。如此以来,形成了南制北钳的局面,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完全处于解放军的威胁下,给南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得长江以北大局已定,大大缩短了全国范围内的革命过程。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渡江战役的胜利就是全人民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大范围地区。淮海战役本身就是一场充分体现人民战争的重大战役,前线全力奋战的解放军正是有了后方尽心尽力付出相支持的民工百姓,才能取得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

淮海战役国共双方兵力对比如

中国解放战争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十分惊人的,而作为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堪称是战争高潮中的奇迹之战,其规模之大,战况之猛,使后人在谈及这场战役时无不对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击节赞叹。淮海战役能称作是一场奇迹,是因为它具有太多令人不可思议以及叹为观止的地方。

淮海战役场景

“奇迹”之名是如何得来的呢?当初,在淮海战役结束的那一天,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就在本子中写道:以60万战胜80万,真正的奇迹。的确,这场战役中双方兵力的悬殊对比就是这个结局带给我们最惊人的地方。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的战争实例不少,实力对比悬殊的也不少,但是淮海战役这样的战况、战果却是难得一见的。

当时中国共产党手中的兵力只有60万,还是由华野与中野军双方两合起来作战的数量,其中粟裕手下的掌握的华东野战军兵力强大,战士的综合素质颇高,战斗力也很强,但是除此之外,装备武器以及补给保障等还是远远弱于国民军的。此外,中原野战军则是在大别山久战多时,心疲力乏,除了指挥得当以外,其作战实力更是落后国民军一大截。

而在此地区的国民军却大不相同,他们兵强力壮,军多将广,拥有先进的科技装备以及全机械化部队,集结了国民军最为精锐的战斗骨干。然而正是如此显著的差异,才使得最后国民军在这场战役中主力尽失于解放军是如此的令人惊心动魄。

淮海战役小推车创造的奇迹

淮海战役的胜利,后来被陈毅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句话也一直流传至今。这是因为,只有整整543万民工的支援前线,才会有这场胜利。而民工们主要就是运送粮食和弹药,而他们没有卡车更没有飞机,最多的就是小推车。

标签: 解放军淮海战役影响都有哪些三大战役可谓中国

更多文章

  • 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历史评析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历史,评析,胜败,原因,官渡

    胜败原因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使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它实现了地区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18] 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 三国二十四名将;文丑人物生平 袁绍帐下的大将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二十四,名将,amp,mdash,文丑,人物,生平,袁

    颜良是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出兵攻打曹操。曹、袁两军初战白马,曹操使计分散了聚集在黎阳渡河攻白马的袁绍主力,解了白马之围,杀了袁绍负责进攻的将领颜良。曹操认为白马并不适

  • 三国二十四名将;颜良人物生平 袁绍部下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二十四,名将,amp,mdash,颜良,人物,生平,袁

    颜良是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建安五年(200年),袁绍、曹操于官渡交战。开战时,沮授劝谏袁绍:“颜良性急不可单独任用。”但是袁绍仍以颜良进攻单独守护白马的曹将刘延。(《后

  • 三国二十四名将;邓艾人物生平 灭蜀头号功臣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二十四,名将,amp,mdash,邓艾,人物,生平,灭

    北迁汝南邓氏曾经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但邓艾的家世已经不能详考。邓艾自幼丧父,邓艾生活在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生活在土地高度集中、豪强兼并剧烈的中原,日子的艰难是可以想见的。不过,邓艾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这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攻下荆州后,曾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

  • 三国二十四名将;姜维人物生平 连结羌胡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二十四,名将,amp,mdash,姜维,人物,生平,连

    早期经历姜维幼年丧父,与寡母一起生活,喜好郑玄的经学。他出仕任本郡上计掾,州里征召他为州从事。姜维的父亲姜囧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囧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故此姜维受赐官为中郎,天水郡参军。建兴六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军出祁山,当时姜维和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天水太守马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孝恭人物生平 平灭萧铣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amp,mdash,李孝恭,人物,生平

    攻略巴蜀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隋朝末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克长安后,下诏拜他为山南道招慰大使,领兵出巡巴蜀地区,连下三十余州。随后进击朱粲。大破其阵,俘获其众,诸将都说:“朱粲之徒杀食活人,是凶恶之贼,请将他们坑杀。”孝恭说: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靖人物生平 平定萧铣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amp,mdash,李靖,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取富贵。”他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尉迟恭人物生平 勇冠三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amp,mdash,尉迟,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尉迟恭是朔州善阳人,年少时以打铁为业。隋炀帝大业末年,在高阳参军讨伐暴乱兵众,以勇猛闻名,一直提拔到朝散大夫。大业十三年(617年)三月,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起兵反隋,并遣使归附突厥。刘武周闻知尉迟恭作战勇猛,便将其网罗到自己麾下,担任偏将。太原起兵的唐国公李渊建唐后,部将宋金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段志玄人物生平 迫擒屈突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amp,mdash,段志玄,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段志玄的父亲段偃师,曾任太原郡司法书佐。段志玄身材伟岸,器宇轩昂,但是为人无赖,屡次违反法纪。611年(大业七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段志玄时年十四岁,应募从征。后来,段志玄随父亲客居太原,得到李世民的赏识。迫擒屈突617年(大业十三年),唐高祖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段志玄募兵千

  • 喊破嗓子;马邑之谋的前身竟然是口水战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喊破,嗓子,amp,ldquo,马邑之,rdquo,前身,竟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汉朝自立国以来,最大的敌人便是北方的匈奴。初期,大汉还处于穷困潦倒、百废待新的阶段。面对匈奴不断来“打谷草”,汉高祖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