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喊破嗓子;马邑之谋的前身竟然是口水战

喊破嗓子;马邑之谋的前身竟然是口水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531 更新时间:2024/1/23 14:48:43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

汉朝自立国以来,最大的敌人便是北方的匈奴。初期,大汉还处于穷困潦倒、百废待新的阶段。面对匈奴不断来“打谷草”,汉高祖刘邦最开始采取的是以蛮制蛮的策略,想以武力解决边疆问题。但是,在经过“白登之围”后,汉高祖意识到敌强我弱,不宜力拼,于是马上改变战略,采取了怀柔之术,通过送公主和亲和财物利诱,满足了匈奴的欲壑,实现了和平共处的安宁。

吕后在执政期间,冒顿单于递上了一封带有污辱性的求爱信:“太后守寡,孤王丧偶,两相孤独,何不两相和好,互通有无。”大致意思是说:我是一个孤独的君王,生长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很想到中原一游。现如今吕后你新寡,而我又是单身,我们都属于同病相怜的人,郁郁寡欢,心中的苦楚和烦闷无处发泄,我真心希望能和你手牵手,肩并肩,心连心,从此朝朝暮暮长相厮守,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面对这样极具侮辱性的“求爱信”,樊哙提议出兵扫荡匈奴,但吕后最终还是听从了季布的意见,选择了忍气吞声,再送公主并配以金银珠宝等陪嫁品,以定冒顿之心。

吕后延续了汉高祖的做法,暂时解决了匈奴这个难题。然而,这种表面和平的局面始终是包不住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到汉文帝时,汉朝和匈奴貌合神离的面纱被撕破,表面上的和平终于被彻底打破了。

当时,汉文帝还是按照汉高祖定下来的规矩,派公主和匈奴的单于和亲。汉文帝前六年(公元前174年),冒顿单于病死,儿子稽粥继位,号称老上单于。文帝获悉后,马上将宗室的公主许配给稽粥。一场看似欢喜的和亲,却被一个叫中行说的小人物给搅黄了。

汉文帝当时选宦官中行说作为公主的随从,然而,中行说并不愿意当这个费力不讨好的护花使者,并且明确地向汉文帝表达了这个意思。但是,汉文帝认为他的理由不充分,非要让他去完成这次任务。皇命不可违,中行说在牢骚中上路了:“你们非要逼我去,一定会后悔的。”

果然,很快汉文帝就后悔了。中行说到了匈奴,马上就当了匈奴的走狗,他极尽挑拨之能事,不断破坏双方的关系,不断挑起双方的纷争,大张旗鼓地进行“反汉”。

他首先从思想上教化匈奴人,不要迷恋汉朝送来的绫罗绸缎,这些都是身外物,是消磨人意志,侵蚀人思想的东西,要他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彻底破除过于依赖汉朝的心理。二是从行动上教化匈奴人要读书识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并且教会了他们用文字来记录人口、牲畜情况,绘制地图用以行军作战等。总之,在中行说的鼓捣下,匈奴人很快就变得不安分起来了。

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率十多万大军大举入侵汉朝边界,结果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攻占了朝那、萧关,还抢夺了大量百姓和牲畜,长驱直入到甘泉宫。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汉文帝对待边疆问题的底线。眼见匈奴严重触红线之举,他震怒之下,便要亲自率军去反击,结果谁都劝不住,最后还是窦太后亲自出面才阻止了汉文帝的愤青之旅。

此后,尝到了甜头的匈奴人变得肆无忌惮起来,经常出入汉朝边境“打谷草”,其中云中郡和辽东郡成了重灾区,甚至出现了白骨露于野的惨景。

一个小小的宦官,挑起了两国长达四十余年烽烟不断的征战,这是汉文帝不会料到的,也是汉人无法理解的,更是后人引以为叹的事。

标签: 喊破嗓子ampldquo马邑之rdquo前身

更多文章

  • 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为何落选云台二十八将?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amp,ldquo,马革裹尸,rdquo,伏波,将军,为何

    很多人写作文时都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豪情满怀的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马革裹尸的故事,讲的就是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先后任陇西太守、爵封新息侯的伏波将军马援,论战功、数政绩、凭操守,都是东汉当之无愧的开国功臣,理应受东汉王朝的表彰和封赏,然而,他却未能入选云

  • 中俄雅克萨之战资料简介 中俄雅克萨之战为什么赢得了战争丢掉了领土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雅克萨之战

    清朝中俄雅克萨之战资料简介史上雅克萨之战是中国军队反击沙俄军队入侵的一次重要战争。对于此次战争的胜利,有力地制止了沙俄向黑龙江流域进行侵略的计划,还维护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向世界表现了中国各族人民不屈服于外国侵略反抗的英勇精神。中俄雅克萨之战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是中俄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此战的胜利为中俄《

  • 马岛战争各双方武器是什么 马岛战争指挥官是谁 马岛战争的原因说明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马岛战争

    马岛战争各双方武器是什么阿根廷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试图采用占领马岛等军事行动来缓和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后来因英国的激烈反抗而失败。那么马岛战争各双方用了多少武器呢?马岛海战旧照在空军力量上,阿根廷装备有A-4、“天鹰”、“超军旗”等二代战斗机,并在战役中

  • 二战是怎么爆发的 二战转折点是什么事件 二战曰本的表现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二战

    揭秘二战是怎么爆发的二战为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很多无辜受难的人民都在发问二战是怎么爆发的,为什么在一战之后各国还不愿吸取教训,要再次投入战争中?二战照片其实二战的爆发不止是轴心国国家的狼子野心,一战期间的胜利国也是有很大的责任的。在一战后,德国战败,英法等国家开始瓜

  • 玉璧之战为何西魏不派援军 玉璧之战经过 玉璧之战时间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玉璧之战

    玉璧之战为何西魏不派援军玉璧之战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如此大的盛名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以少胜多,因为这次战役中作战双方兵力悬殊实在是太大了。当时东魏几乎带去了十六万的兵力,可是小小的西魏只有他兵力的十分之一,因为东魏想要一举歼灭西魏,所以对玉璧这个城池进行了猛烈的进攻,可是让人比较意外的是西魏不仅没有在

  • 三藩之乱为何爆发 三藩之乱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藩,之乱,为何,爆发,经过,三藩指,清初,吴三桂,精忠,可

    三藩指清初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位藩王所辖藩镇。三藩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三藩之乱为何爆发;三藩的建立和其势力的养成,是清廷利用明朝降将平定及镇守南方的结果。清廷入关之后,因为八旗兵力不足,为了对付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小朝廷的反抗,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降

  • 赵括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 为何流行为他翻案?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括,纸上谈兵,无能,之辈,为何,流行,为他,翻案,现在,一

    现在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为长平之战当中的赵括平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论据就是——长平之战当中赵括率领赵军在秦军的战役合围之下坚持了46天才最终被全歼,他已经尽力,不应该说他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这种观点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了,特别是年轻人。可是这种观点往往是站在常规军事的角度上讲,是不对的,不全

  • 蜀汉最强防御大将 800人对抗1万坚守了一年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蜀汉,最强,防御,大将,800人,对抗,1万,坚守,一年,蜀

    蜀汉虽然是三国势力最小的国家,但是却不乏英才。或许大家最为熟悉的当属《三国演义》之中的五虎上将,已诸葛亮为代表的四贤相,其实还有很多英雄人物,比如蜀汉最强防御大将霍峻,率部曲数百人,血浴孤城,抵御刘璋的1万精兵长达一年。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荆州豪族之一,可随着曹操完成统一北方,欲进一步统一全国

  • 李显忠曾向西夏借兵二十万 只为重归大宋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显忠,曾向,西夏,借兵,十万,为重,归大,最近,相声,演员

    最近某相声演员与前弟子的纷争让众多看热闹的群众大呼过瘾,关注程度超越了隔壁的“某明星经纪人与其美艳娇妻的风流韵事”的热点新闻。笔者看了那篇七千字长文,发现双方的焦点主要还是利益纠葛,说白了无非名利之争。故扯上什么背叛与忠诚,在笔者看来,不过是他们需要为自己找个体面的台阶而已。如果真正说起背叛和忠诚的

  • 盛宣怀出台了一项什么政策最终导致清王朝覆灭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盛宣,出台,一项,什么,政策,最终,导致,王朝,覆灭,核心

    核心提示:1911年,盛宣怀进入“皇族内阁”,出任邮传部大臣,统管铁路、电报、航运、邮政,俨然成为朝廷重臣。为了扩张自己的权力范围,盛宣怀一改过去的主张,出台了一项“国进民退”政策,触发了四川保路风潮,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覆灭。盛宣怀 资料图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章立凡,原题:清末以来中国三次“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