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甲午战争南洋水师见死不救?甲午战争李鸿章赴日求和

甲午战争南洋水师见死不救?甲午战争李鸿章赴日求和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16 更新时间:2024/1/23 14:55:37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知识人都在对这场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化等众多方面带来巨大冲击的战争进行反思。

甲午战争南洋水师见死不救?

甲午战争爆发,大清第一海军首当其冲的被卷入战火。而号称大清第二海军的南洋水师,却给人的感觉是作壁上观。

其实,南洋水师原本有机会成为战争中的一员。早在战争爆发的前的6月,驻英公使龚照瑗就建议"将南洋得力各兵轮酌调北听差",但是李鸿章却以"南省兵轮不中用,岂能吓倭?"为由拒绝了龚照瑗的提议。但是,李鸿章却将北上参加清廷第二次校阅水师的广东水师的三艘巡洋舰给留下了,虽然表面上看是程璧光上书请求留北洋备战,实则是因为北洋水师中除了"八远"舰之外,能勉强一战的也只有扬威、超勇两艘"快碰船",兵力严重不足。能选中艘排水量千余吨的铁胁木壳船,却无视南洋水师5艘排水量超过2000吨的战舰,不知是真的嫌弃南洋水师的舰船太过陈旧,还是因为对湘系集团心存疑虑而放弃调遣。

让李鸿章没想到的是,大东沟海战北洋水师一下子就损失了五艘舰船。由于清政府没有建造能力,又难以及时购买外国军舰,急需给北洋水师补充兵力的的李鸿章此时却想起了被他称为"不中用"的南洋水师,于是向朝廷"奏调南洋水师主力舰来助战"。可是,两江总刘坤一以"东南各省为财富重地,倭人刻刻注意"和"前敌与饷源均关大局"为由,请求免派南洋水师的战舰北上。到了清廷再次商调南洋主力战舰北上之时,南洋大臣张之洞又奏称战舰北调只能徒供一击,再次给拒绝。李鸿章借调南洋水师的计划失败,只能哀叹用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

张之洞虽然拒绝了南洋水师的北调,却似乎没有放弃备战。一边接洽葡萄牙、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商讨购买战舰事宜,一边联络为北洋水师总教习琅威理前来调教南洋水师。但是,战局的发展由不得张之洞按部就班的去整军备战,被围困在威海卫的北洋水师朝不保夕。如果强行调派南洋水师直接去救援,面对日本占据绝对优势的联合舰队无疑于"羊入虎口"。此时,清廷上下有人提出了"潜师"的计划,意图围魏救赵。1895年1月14日,总理衙门给张之洞发来上谕"有人奏倭人全师而出,国内空虚,若以水师捣入其境,或游弋其各岛,使彼有内顾之忧,而我得抽薪之计等语。著张之洞唐景崧会商办法具奏。"甚至有人称,曾自告奋勇赴长崎、神户、横滨等处侦查,发现长崎没有防备。但是,张之洞再次以"船薄行迟,炮无新式,将弁难求,实无大用"为理由,任务南洋水师"断难出洋"。直到远在美国的容闳建议,"中国速向英伦商借一千五百万圆,以购成铁甲舰三四艘,雇佣外兵五千,由太平洋抄袭日本之后,使之首位不能相顾",张之洞对此建议十分赞赏,所以就派容闳去伦敦借钱了。到了2月3日,日军攻占威海卫,刘公岛与外界完全隔绝之时,张之洞催促朝廷"不惜巨款,速购穹甲快船五六艘,大鱼雷炮船十数艘",同时要求将北洋水师外购的军舰划归南洋水师指挥。然后编两支舰队,南洋新购战舰直扑长崎,北洋新购战舰攻击朝鲜沿岸。结果,就在清廷的一众大员们还在热烈探讨围魏救赵战术如何实施的时候,2月11日刘公岛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李鸿章赴日求和

战争正式打响的前夕,面对日方咄咄逼人、战事似已不可避免的形势,光绪皇帝的主战态度是比较坚决的,屡催身膺重寄、统帅淮军和北洋军队的李鸿章积极筹划,应对战事。7月16日,又通过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这样一道谕旨:

现在倭韩情事已将决裂,如势不可免,朝廷一意主战。李鸿章身膺重寄,熟谙兵事,断不可意存畏葸。著凛遵前旨,将布置进兵一切事宜迅筹复奏。若顾虑不前,徒事延宕,驯致贻误事机,定惟该大臣是问!

从这道谕旨的口气,就可以品出光绪皇帝对李鸿章的督责之切和对他战备不力、“徒事延宕”的不满。的确,李鸿章是实在不希望打起仗来。要说,在战前可能的条件下,就清朝方面而言,尽量争取化解矛盾、避免战争是应该的。为此,李鸿章主张中日双方同时从日本撤军,这自然是合理的。这一点若能落实,自是息事的可取措施。但日本方面并不答应。随后,李鸿章又倾向于清朝单方面从朝鲜撤军,但光绪皇帝明确否定,在给李鸿章的谕旨中说:“彼顿兵不动,我先行撤退,既嫌示弱,且将来进剿,徒劳往返,属殊非计。”② 既然光绪皇帝有此指令,清朝单方面撤军的设想也就不能落实。问题是若实行清朝单方面撤军是否可取。有资深的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如果中国在双方撤军谈判失败的情况下,宣布根据朝鲜政府的要求(当时朝鲜有这种要求引者)而单方面撤军,未始不是切实可行的措施。因为日本当时已经在外交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中国军队一旦撤离朝境,那末,它不仅在外交上更加孤立,而且想把清军拖住的阴谋必然破产……所以,在此阶段中,李鸿章保全和局的想法不见得全错,是无可厚非的。”当然,同时也指出了他认识上的缺陷:“问题是他未能洞察奸谋,及早采取相应的策略。果真如此的话,日本尽管还会玩弄各种花招,但要想急于挑起衅端则势所难能了。”应该说这是很有道理的。

日本是根本没有正义可言的,除非借口代别人打抱不平而自己捡便宜也可以算作正义。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正像我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根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以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希望能够以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标签: 甲午战争

更多文章

  • 甲午战争赔了多少钱给日本?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军舰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同时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也空前高涨。甲午战争赔了多少钱给日本实际赔偿2亿3450万两白银,按日本的要求,大清在伦敦按当时汇率给换成了3800万英镑给日本,因为当时国际流通的主要货币英镑法郎是金本位的

  • 如何评价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中日都是胜利者?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发动的非正义战争。如何评价甲午战争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平银;舰艇等战利品的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而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高兴地说

  • 甲午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中日甲午战争的领导者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则由此跻身世界列强。甲午战争结束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更让古老的中国进一步沦丧。甲午战争签订的条约是什么中日甲午战争以中方的全面失败,日本的完胜为结局,战后中日双方就赔偿事项协商,李鸿章作为中方的代表去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

  • 甲午战争双方军事实力 中日甲午战争伤亡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发动的非正义战争,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更是加深了。甲午战争双方军事实力上述可见,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日冲突中,中方在硬实力上一直占有优势,但朝鲜甲申政变之后的十年时间,情况就悄然发生了变化。这段时间,日本一直关注着中国,日本军界要

  • 中日甲午战争历史背景 甲午战争博物馆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博物馆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此战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军31,500人阵亡,日军13,306人死伤(1,132人阵亡),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中日甲午战争历史背景日本方面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

  • 长沙会战薛岳为何选长沙作战场 长沙会战烈士遗骸回乡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沙会战,薛岳

    长沙会战四次长沙会战中,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战绩应是最为辉煌的,薛岳将军更是因此得到日军的“长沙之虎”的封号。长沙会战薛岳为何选长沙作战场薛岳指挥的三次长沙保卫战,之所以把战场摆在长沙,是因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通晓地理。一直研究长沙地方史的专家陈先枢认为。他说,薛岳的个性刚愎且

  • 长沙会战的真相是什么 长沙会战日军偷走国军什么机密?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长沙保卫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长沙会战的真相是什么长沙会战共四次,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之前,1938年11月13日,日军攻占岳阳,距离岳阳尚有130多公里的长沙当地驻军,在仓惶之中奉蒋介石“焦

  • 第四次长沙会战的指挥官是谁 第二次长沙会战伤亡人数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的指挥官是谁中国的参战部队是王陵基将军率领的第三十集团军,杨森将军率领的第二十七集团军,王耀武将军率领的第二十四集团军与第四和第九十九军的战区直辖部队。有

  • 长沙会战指挥官 长沙会战日方指挥阿南惟几切腹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沙会战

    薛岳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展开了四次长沙会战,最终日军夺取长沙、控制长沙战略要地,四次长沙会战胜利也提高了中国地位。长沙会战中的指挥官中方指挥为薛岳薛岳,又名仰岳,1896年生于广东省乐昌县。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担任孙中山警卫团的营长。后在国民革命军李济深第4

  • 长沙会战共打了几次 长沙会战双方兵力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长沙会战打了四次,在前两次会战中,中日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方,在第三次会战中,中国战胜日本,在第四次会战中,日本攻陷长沙。长沙会战共打了几次长沙会战一共打了四次,史称为“长沙会战”,或称“长沙保卫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本方面的指挥官是冈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