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具体介绍

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具体介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83 更新时间:2023/12/11 0:51:42

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是太平军北伐军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役最终以清军的彻底胜利告终,在这场战役中太平军北伐军的最后一支队伍被清军战败,开芳突围失败,被清军俘获,最终在北京城被凌迟处死,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标志着太平军北伐军的全军覆没,北伐战争的彻底失败。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

太平军自1853年5月开始北伐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天津的静海、独流一带,前锋甚至是到达了天津杨柳青,大清举朝震动。于是清政府派出了精锐部队前去围剿太平军北伐军。

1854年5月5日,太平军北伐军由阜城突围东走,占领东光县的连镇。僧格林沁将太平军北伐军包围,后李开芳率领600余骑兵突围而出,去了高唐,而胜保在歼灭北伐军的援军之后,也来到了连镇围困太平军北伐军,1855年3月7日,僧格林沁攻陷了连镇,在地道内俘虏了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六百骑兵占据高唐的当天就被清军包围,后来清军的人数越来越多,1855年3月17日,李开芳率部突围,进入据离高唐约五十里的茌平县冯官屯。

太平军在这里掘壕立栅,严密防守。在屯内挖掘纵横交错的壕沟、地道和地窖,和清军展开了激战,清军始终无法攻下冯官屯。僧格林沁于是采用恶毒的水灌法,引运河水至冯官屯。屯内平地水深数尺,壕沟地洞被淹,粮草火药尽湿。5月31日,清军攻势更加强大,太平军粮弹告罄,陷于绝境。李开芳率八十余人突围,被清军俘虏,后被解送到北京,6月11日被杀死。

太平军北伐功亏一篑祸起娈童的原因

太平军北伐指的是1853年至1855年间太平军领袖林凤祥和李开芳领导太平军精锐部队北伐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太平军北伐军一直打到了天津的静海、独流,前锋部队甚至是打到了杨柳青,但是最终北伐军在清军的围剿之下全军覆没,有人说太平军北伐功亏一篑祸起娈童,下面就说一下为什么说太平军北伐功亏一篑祸起娈童。

在太平军中实行对男女之事的严打,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因为男女之事影响太平军的战斗力。后来在永安城分封五时,洪秀全还颁行了“十诫”的天条,说,“凡男人女人奸淫者,名为变怪,最大犯天条。”后来更是下令:“凡夫妻私犯天条者男女斩首”。夫妻也不可同寝,但有违反,一律杀头。”正是因为太平军对男女之事的严防死守,所以太平军中的将士大多都出于性饥渴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将领都开始蓄养娈童。为了获得娈童太平军所到之处就四处寻找貌美的孩子,这给老百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为娈童事件,太平军大失人心。

而北伐军的林凤祥就是一位有着这一特殊爱好的人。

林凤祥在战斗中受了很重的伤,在北伐军大营被攻破之后,清军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林凤祥,僧格林沁下令,就是挖地三尺也一定要将林凤祥找到,清军连续搜索了四天,最终在密道内找到了林凤祥,当时的林凤祥据说正与自己的娈童欢好。

因为太平军将领的同性恋爱好,所以所到之处掳掠娈童,也因此大失人心,所以很多人都说太平军北伐功亏一篑祸起娈童。

揭秘领导太平军北伐的是谁

太平军北伐是发生在1853年5月至1855年4月之间的一场战争,太平军北伐军从天京浦口出发一路高歌猛进,仅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打到了天津静海和独流一带,前锋部队甚至是到达了天津杨柳青,领导太平军北伐的是谁?领导太平军北伐的是骁勇善战的太平军将领林凤祥和李开芳,这二位是太平军出了名的猛将。下面介绍一下这两位的情况。

标签: 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具体介绍太平军北伐

更多文章

  • 详细对比太平军北伐和国民革命军北伐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详细,对比,太平军,北伐,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意义,深

    国民革命的意义深远,对当时,甚至如今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国民革命发起的北伐战争,击溃了盘踞在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几个大军阀,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打开了民主主义的新局面。1926年,以北伐总司令蒋介石为首的北伐军,对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的军阀进行战争,使吴佩孚、孙传芳等大军阀结

  • 白袍将军陈庆之:不射箭却以七千兵马破32座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庆之

    梅长苏,海宴小说和电视剧《琅琊榜》主人公,全书的灵魂人物。琅琊榜首,江左梅郎,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宗主,前为赤焰军少帅林殊,才华无双,后因梅岭惨案,身中火寒之毒,改名换面,蛰伏江湖。虽缠绵病体,但容颜灵秀,气质清雅,心怀赤子,精通音律,才冠绝伦,蝉居琅琊公子榜榜首。为平多年冤案,他以一介白衣之身,化名

  • 宋仁宗之仁者误国:宋仁宗与西夏立国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仁宗

    仁宗之“仁”(一)公元1023年1月(北宋乾元二月二日),宋真宗皇帝驾崩,他的第六个儿子赵祯即位,年龄仅13岁,由于年龄尚幼,由刘皇后以皇太后身份监国,垂帘听政。赵祯做了40年的皇帝,公元1063年驾崩,死后庙号为“仁宗”。仔细研究中国历史上对那些已故

  • 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 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百年战争

    图为:1340年,英国舰队在斯鲁伊斯战役打败法国海军,百年战争开始。英法百年战争发生于1337年至1453年间,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是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英法两国间先为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争权夺利,然后演变为英国对法国的入侵,法国则被迫进行反入侵,从而进行长达百年的战争。

  • 如何评价英法百年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百年战争,不论对英国或法国人民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当时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时代,在战争和疫病的双重打击下,英法两国的经济大受创伤,民不聊生。些痛失家园及亲人的无辜平民却只能在无声地痛哭。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5]一场战争从一种性质转变到另一种性质,即一场战争中对交战双方

  • 美墨战争发生在怎样的背景下 美墨战争双方兵力部署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美墨战争

    美墨战争美墨战争后墨西哥丧失了大半国土,美国从此获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美墨战争的爆发原因是墨西哥与德克萨斯共和国之间未解决的边境问题以及美国的扩张主义。美国以移民为先锋向西部移民数量激增,1835年达到3万人,并远及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等墨西哥领土。移民与墨西哥政府不断发生纠纷。1835年,美国政府

  • 楚汉战争韩信背水一战 其实是个大阴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汉,战争,韩信,背水一战,实是,个大,阴谋,楚汉,之争,有

    在楚汉之争中,有一个成语叫“背水一战”。很多人都认为韩信背水列阵、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仔细分析,这恐怕是千古误解。这哪里是背水一战,分明是他早就设计好的大陷阱。“背水一战”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在楚、汉相争时期,有很多有名的乃至传奇式的战役,其中韩信平定赵国的战役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

  • 三国争霸战之蜀国:成也孔明 败也孔明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争霸战,蜀国,孔明,三国,时期,一直是,大家,非常,喜

    三国时期一直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猛将如云,名士辈出。实力最弱小的蜀国建立时,就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而且五虎上将的粉丝也不在少数。魏国则有典韦、张辽、李典、乐进、于禁,吴国也有周瑜、陆逊、吕蒙等人。名士则有郭嘉、鲁肃、徐庶、荀彧、荀攸、贾诩、程昱、诸葛亮等。这其

  • 背水之战:堪称中国军事史上奇观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背水,之战,堪称,中国军事,史上,奇观,公元前,206年,秦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当时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分别形成了两个集团,双方为争夺天下,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在这场历时近五年的战争中,汉大将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战则是他战例中的精粹。汉高祖

  • 三国十大武将:武圣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真实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十大,武将,武圣,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真实,关羽,-2

    关羽(?-220年),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关羽,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隨刘备。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