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马陵之战成语介绍 马陵之战的典故由来

马陵之战成语介绍 马陵之战的典故由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38 更新时间:2024/1/24 16:19:59

马陵之战成语

“增兵减灶”是出自马陵之战的成语,是一种迷惑敌军的战术。运用这种战术的人是齐国的一名军师孙膑,孙膑在马陵之战中展示了高超的谋略艺术,在马陵之战后他名震天下,实现了他的宏伟抱负。

成语“增兵减灶”的雕像

这个成语是出自《史记》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增兵减灶”用表面上的兵力来迷惑对方,让敌方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兵力,从而使得自己在战争上取得有利的主导优势。

周显王二十六年,魏惠王庞涓去攻打韩国,韩国的兵力薄弱,于是不断向齐国进行求救。齐国答应了韩国的请求,让孙膑做军师去营救韩国。这一次,孙膑用的还是之前救赵国时用的计策,不直接去营救韩国,而是去攻打魏国。

这个方法果然奏效,庞涓率领军队日夜兼程往魏国赶,不过这时候齐国已经占领了魏国的好几个地方。这次,孙膑的计策是下令齐军退兵,庞涓见齐军不断撤退,便一直紧紧跟随在齐军的后面。连续三天追到齐军的扎过的军营,发现他们的灶坑在逐渐变少。他以为齐国胆小怕事,士兵早已逃跑了许多。但是令他想不到的是,孙膑利用马陵的地形进行埋伏,命令数万名弓箭手藏于道路两旁,结果就是导致魏军全军覆没,最终庞涓选择了自杀,魏国的太子申被俘获。

从此,孙膑的名气因为这场战役而被传遍了各国,他“增兵减灶”的战术也被许多人效仿。

马陵之战的典故

马陵之战,是指齐军在马陵大败魏军的战役,这次大战也成就了齐军的军师孙膑,齐国在这次大战后声名鹊起,从一个弱小的国家逐渐成为战国时期的大国。

马陵之战

魏国在桂陵之战被齐军击败,又被秦国夺去了几个旧都,但是他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周显王二十五年,魏国又召集了鲁、宋、卫等国会盟,自称为王。但是齐国、韩国、楚国对此表示不满,拒绝参加会盟。第二年,魏国就命令庞涓对韩国进行讨伐。

韩国因为国力弱小无法对抗魏国,于是向齐国进行求救。孙膑认为在韩、魏两国兵力薄弱的时候出兵,既可以让韩国完全的归顺于齐国,又可以有很大的把握战胜魏国。于是齐威王采取了孙膑的意见,等到两国两败俱伤之时进行出兵,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援韩国。

孙膑仍然以“围魏救赵”的战法,直奔魏国的大梁,庞涓听闻齐军进军国都于是撤军回大梁,但是齐军知道韩国已经被救,便想要撤兵回齐国。但魏国不甘心自己的计划落空,想要一举歼灭坏它好事的齐国,命庞涓率领十万士兵追击齐军。孙膑察觉到魏军的来势凶猛,于是利用地势进行埋伏,用每天减少灶坑的方式来进行示弱。庞涓果然中了孙膑的计谋,认为齐军已经所剩无几了,竟然大意到只率领轻车锐卒进行追赶。魏军如期而至,走进了齐军的圈套内,齐军万弩齐发,全面出击,魏军实力大损,落败而逃。

马陵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马陵之战交战的双方是魏国与齐国,在这场战争中魏国的实力被大大地削弱,相反齐国的实力迅速增加,在战国时期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实力大国。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魏国为了讨伐韩国,迫使韩国向齐国求救而引发的一场魏国与齐国之间的战争。魏国在讨伐韩国之时,魏国向齐国发出救援,齐国答应了韩国的请求,便命田忌率领军队,直奔魏国的国都。魏国大将庞涓听到这是之后,立马率领军队回国,但这时齐国的军队已经越过魏国的边境。孙膑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向来剽悍勇武,他们还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所以我们作战的时候只能用智慧来取得胜利。在兵法上,如果快速行军跟敌方争胜利只会让自己的队伍受到伤害。为了让魏国的军队认为齐军大量掉队,应该在齐国进入魏国境内后第一天挖十万个灶,第二天挖五万个灶,第三天挖三万个灶。”庞涓追击齐军三天后,见到齐军留灶的灶数越来越少,他非常开心:“我就知道齐军胆小怯弱,进入我国境内后,逃跑的士兵已经有一大半了。”于是,丢下步兵,只是率领轻兵锐卒就向前去追齐军了。

标签: 马陵之战成语介绍典故由来马陵之战成语增兵减

更多文章

  • 黄巾起义介绍 黄巾起义口号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巾,起义,介绍,口号,是什么,黄巾,起义,介绍,东汉,末年

    黄巾起义介绍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内部官宦外戚争斗不休,外部又是战事不断,繁重的赋税和兵役造假上连年的旱灾导致收入甚微,百姓是困苦不堪。在一道道重压之下,百姓的忍耐快达到一个顶峰,对当下的汉室朝廷已经失去了信任。就在这时,巨鹿人张角开始以宗教思想为工具,大肆蛊惑人心,最终聚集了万众的人民。在“苍天已死

  • 浅谈台儿庄会战国际国内影响比较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浅谈,台儿庄,会战,国际国内,影响,比较,台儿庄,会战,国际

    台儿庄会战国际国内影响比较这次战役的胜利绝对是值得国人骄傲和开心的一件事情,同时也会引起国际上的关注,以此为中国获得更多国际上强有力的外援。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这次战役的国际影响力远没有我们预测的那么好,反倒是国内的欢腾程度简直是达到了自嗨的顶点。台儿庄作战画面国内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主要是因为在宣

  • 西汉七国之乱简介究竟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七国,之乱,简介,竟是,怎么样,西汉,七国,之乱,因为

    西汉七国之乱因为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看出了汉景帝因当下同姓诸侯国的势力过大,进而威胁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恼的事,所以他上疏《削藩策》建议汉景帝开始削弱各诸侯国的实力,从而加强王朝的权力。汉景帝也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但是这必然会遭到早已权力膨胀了的诸侯的反对,于是有了西汉时期著名的“七国之乱

  • 秦赵长平之战介绍 长平之战遗址在哪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赵长,之战,介绍,长平,遗址,在哪,秦赵长,之战,战国,时

    秦赵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秦、赵两国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想要统一六国,必须要扫除三晋,也就是韩、赵、魏三国。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军率先攻打魏国,后来转向韩国。而秦、赵两国之间也眼看着即将发生一场大战。秦、赵两国以及长平的位置地图公元前260年爆发的长平之战无疑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秦、赵两国都

  • 长平之战地图介绍 长平之战的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长平,之战,地图,介绍,意义,是什么,长平,之战,地图,周赧

    长平之战地图周赧王在位时,秦国的实力日渐强盛,逐渐显示出无人能敌的局面,其野心也不再掩饰,开始攻打各诸侯国,决定走向统一中国的道路。而在这过程中则爆发了一场被历史铭记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地图在这场战争中,秦国大胜,歼灭了赵国众多的有生力量,使得赵国元气大伤,从此再难有实力单独与秦对抗。另一方面,其余

  • 历史上吴楚七国之乱打了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吴楚,七国,之乱,打了,多久,吴楚,七国,之乱,打了

    吴楚七国之乱打了多久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刚登基不久的景帝采纳了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开始对已经实力膨胀的诸侯王进行削弱。然而早已坐拥广袤土地和众多人口的诸侯王们不同意中央的削藩政策,于是有了起兵造反的征兆。汉景帝画像在中央朝廷有了削弱诸侯国的动向之后,早就觊觎皇位的吴王刘濞北上同胶西的刘昂密谋

  •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境况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境况,如何,长平,之战,后的,赵国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战国时期的一场“长平之战”以规模之大、死伤之惨烈而著于史册。战争结果是秦国的主将白起使用计谋,诱赵军主将赵括贸然率兵出击。白起遂将四十余万赵军围困在秦军阵地附近四十六天,粮草断绝。最终,赵括在突围时死于秦军的乱箭之下,剩下的赵国士兵无奈之下选择投降。长平之战“赵括突围”图然而,战争是

  • 揭秘历史上宋辽战争有杨家将参与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揭秘,历史上,宋辽,战争,杨家,参与,宋辽,战争,杨家,参与

    宋辽战争有杨家将参与吗从公元979年至公元1004年,间隔时间持续25年之久的宋辽战争,杨家将老令公杨业在宋辽边关今保定境内,廊坊一带平原抗击辽军。《忠烈杨家将》剧照现代有关杨家将抗辽的电视剧,满荧屏的乱飞,其中的史实改编也有很多夸大,不能全信,因为一门三代,满门忠烈的典型形象,极具爱国教育意义,而

  • 历史上的宋辽战争是怎样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宋辽,战争,怎样,生的,宋辽,战争,怎样,生的,公元

    宋辽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宋辽战争从公元979年打到1004年,历时25年之久,对于这样的一场旷日持久的长期战争而言,战争的动机已不是攻城略地,泄恨报仇这类小私小义能支持的。澶渊之盟 订立画像在宋太祖赵匡胤确定“先南后北”的大统方针后,宋太宗赵光义继承遗志,于公元979年,灭掉北汉后,立即挥军北上,剑指幽

  • 宋辽战争巅峰对决干戈动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辽,战争,巅峰,对决,干戈,怎么回事,宋辽,战争,巅峰,对

    宋辽战争巅峰对决干戈动历史上的宋辽战争,是指从公元979年宋朝立国后,宋太宗赵光义决定北伐收复幽州以来,前后持续25年之久的,以燕云地区的归属划分为争端的长期战争。最后于公元1004年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宋辽结为兄弟之国而结束。宋辽地图北宋和辽国在公元975年互通友好,在公元979年,赵太宗赵光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