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战史风云 30万大军如为何会死于蒙古刀下

战史风云 30万大军如为何会死于蒙古刀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70 更新时间:2024/2/2 3:14:19

公元1449年7月,23岁的明英宗亲征蒙古瓦剌部落。虽然这场亲征的行动显得草率,但明朝的禁卫军毕竟是经营了70年的王者之师,这场亲征无异于是对禁卫军的一场总的实战考核。

事实是无情的。这场亲征的结果是,明王朝的禁卫军败得一塌涂地。虽然明军是主动出征,但每一场交兵都是被动挨打,一路落败,30万大军有去无还,英宗皇帝被蒙古瓦剌军俘获,明王朝的虚弱本质彻底暴露。如果不是瓦剌人缺乏问鼎中原的实力准备,那么明王朝的灾难将与北宋灭亡相雷同。

自明成祖开创了授予内臣提督禁卫军的先例,明朝在制度上便确认了宦官的统兵权。在特定意义上说,皇帝将宦官视为他的私人代表,因而尽管知晓宦官掌权会带来很多危害,但明代历任皇帝都自认为,没有比任用宦官更有利于维护皇权的。明代第五任皇帝明英宗即位时只有10岁,陪伴他长大的宦官首领王振,就成了代理皇帝管理禁卫军当然人选。王振的职位是内衙总提督,其侄王山历任锦衣卫千户、指挥同知。王振借助皇帝的幼稚、软弱和轻信,大肆扩张自己的权势,以至于成了朝廷政务的实际决策人。当时朝廷风气空前恶劣,正直官员难以立身,朝野百官无论是为了投机得利还是为了苟全官位,几乎全部倾倒于王振的权势。

王振在民间本是一个科举屡屡不中的落魄书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愤而“净身”做了宦官。他在内廷的得势,只足以滋长和满足他的私欲。这样的人根本不具有管理国家的才能,当然也不会管理军队。依附于他的宦官在禁卫军充任提督,也只能使士气颓败,弊陋丛生。

蒙古瓦剌部落的首领在英宗即位初年是顺宁王脱欢。正统八年(公元1443)四月,脱欢去世,其子也先继承王位。瓦剌部在蒙古诸部中一直平平,从脱欢杀死阿鲁台、吞并诸部以后,日渐强盛,称雄于北部中国;到健壮勇武、能征善战的也先继位,瓦剌更是兵强马盛,不仅不受明廷约束,反而不断犯边,攻击塞北边镇,挑起事端。北部边境进入了多事之秋。

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正月,巡抚宣府、大同的佥都御史罗亨信预测瓦剌将对明王朝构成威胁,郑重上书皇帝,指出瓦剌图谋入寇,应增置边防城市的武备,不然将会留下大患。但是包括兵部尚书在内的大臣,都因为畏惧王振的淫威,不敢在备战问题上有所作为。而王振只是以备战为借口,边地民间增加税收项目。在瓦剌多次试探性地进犯和大臣多次上书请求加强军事力量的压力下,到正统十四年六月末时,禁卫军统帅、内衙总提督王振这才应付了事地派人到大同、宣府分练京师禁卫军,以防备瓦剌南侵。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瓦剌南侵的导火索是贡使事件。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二月,也先遣使二千余人进贡良马,诈称是3000人。总提督王振大为气愤,认为诈称贡使人数是蔑视朝廷,下令削减马价。贡使称:“这是聘礼。”意即也先要娶皇室公主。朝廷答复:“没有许配婚姻。”原来在此之前,也先遣使入贡,厚贿明廷通事官员,通事详告国内虚实;也先向通事表达通婚意愿,通事私下许诺,又不奏报朝廷。也先以为通婚成功,这才以贡马作为聘礼。也先想不到明廷不仅削减马价,还拒绝通婚,恼羞成怒之下,遂决意调动兵马,大规模入寇大同。

秋7月,也先统领强悍的瓦剌骑军大举犯边,势如破竹。北部边境告急的十万火急军报送达京师,京师一片慌乱。7月8日,也先军团进入明朝境内,兵锋甚锐,势不可挡。明廷大同守军溃不成军,塞外一应要隘、城堡陷落,瓦剌军所向披靡。

标签: 战史风云30万大军为何死于蒙古刀下公元14

更多文章

  • 此人是水浒第一位好汉 却惊鸿一现留下三大谜团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此人,水浒,第一位,好汉,惊鸿,一现,留下,三大,谜团,王进

    王进,京师八十万禁军教头,父亲王升也是京师的一名都军教头,祖父是江湖上使棒卖药的艺人,是个武术世家,有一身的好本领。留宿史家庄时,偶见以少年在习武,一语道破少年的棍棒好看不实用,因而惹恼少年,硬要与之比试。王进只是笑,不肯动手,原因是“恐冲撞了令郎时,须不好看”。经太公再三央求,王进仅一棒,便打倒了

  • 树未倒而猢狲散 项羽身边仅剩八百壮士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树未,猢狲,项羽,身边,仅剩,八百,壮士,楚汉,之际,打仗

    楚汉之际,打仗最勇猛的当属项羽无疑。然则,最不能容人者,也是项羽无疑。韩信、陈平、英布都曾是他的手下,先后离他而去;后有“亚父”范增,国宝级谋臣,最终也因项羽的疑心病而气愤出走,行至彭城,疽发背而死。一个留不住士兵的将军绝对不是好将军,他因此多次因人才出走而吃败仗,至垓下之战,他甚至为此尝到了最后的

  • 三国被水淹死的水军大将 临死手握超级神兵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水淹,死的,水军,大将,临死,手握,超级,神兵,国中

    三国中水军最强的军队无疑是东吴,至于东吴诸将,也都是水上猛兽,一个个精于水战。只不过,有一位东吴大将手持超级神兵,最后却被水活活淹死。此人就东吴将领,董袭。董袭,会稽人,身长八尺,勇力过人。早年跟随孙策,斩杀东吴剧盗,获得孙策赏识,被封为将军。孙权继任江东之主,董袭死心塌地追随孙氏,获得全军赞扬。后

  • 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玄武,门之,变的,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唐武德,武德,九

    唐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日早晨,李世民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将前来参加宫廷对质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杀死,并进而逼迫李渊交出实际权力,这就是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正是通过这一政变,从而取得皇位的。六月初四这天早晨的事,是很清楚的,但前一天的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蓄谋已久的事变在这天早晨

  • 中国历史上王姓建立的政权有哪几个?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上,王姓,建立,政权,几个,中国,历史上,几个,大

    中国历史上,几个大姓里边,除了张姓没出过统一王朝的皇帝之外,王姓也几乎没有出过几个帝王。翻检历史,发现王姓建立的政权,确实是屈指可数。那么,中国历史上,王姓都建立过哪几个稍微像样一点的政权呢?我们下面就来盘点一下。一、王莽建立的“新朝”公元8年,王莽废掉西汉最后一个皇帝孺子刘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

  • 论五代十国时期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代十国,时期,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五代十国,历史,时期

    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从最早在南方建国的前蜀(891)算起直到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北汉的覆灭(979)为止共计88年的时间。五代是指在中原一带相继建立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十国是指在南方建立的吴国、南唐、吴越、闽、南汉、前蜀、后蜀、楚、南平、北汉十个政权。五代十国表面上乱,实质是变。一、统

  • 安史之乱:张巡嚼齿杀妾在人性角度非豪杰?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安史之乱,张巡嚼,齿杀,人性,角度,豪杰,张巡祠,座落在,河

    张巡祠座落在河南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了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安史之乱时,叛将围攻睢阳,张巡率领将士保卫睢阳,并和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使敌军遭受重创。可惜最终因没有后援,城破殉难,他为平息叛乱,保护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的功我们身体中有一个部分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那就是

  • 刘邦得天下除了韩信还有另一路军队 他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天下,除了,韩信,还有,一路,军队,他是,当年,了得

    当年为了得天下,刘邦打了不少仗,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就是在垓下对项羽的合围。参加那一次战役的军队有很多,除了我们最熟悉的韩信率领的齐军,另一路重要的军队,就是彭越的队伍了,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彭越。彭越这个人,是渔夫出身,在周围一带比较有威望。那时候陈胜吴广造秦朝的反,不少人都纷纷效仿,彭越身边的一些年

  • 为明朝抗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 还有蒙古族的他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抗金,流尽,最后,滴血,还有,蒙古族,自强,武力,驱逐

    自强汉以武力驱逐分化匈奴后,招抚西域诸国,积极容纳吸收少数民族,中原王朝就不再仅仅是单一民族。此后各民族之间虽时有战乱,但又不断在流血牺牲中融合,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各少数民族勇士常充当中原王朝中低级军官,以此奋身融入到中华文化圈中,其中有许多骁勇善战之辈跃升为王朝高级将领。明末的蒙古族勇士满桂,

  • 元军为招降此人连皇帝都充当说客 他依然不降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元军,招降,此人,连皇,帝都,充当,说客,依然,不降,几日

    前几日,一位教高中历史的朋友告诉我,有学生在课堂上听他讲到南宋灭亡前后的历史时,便问能否讲讲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事迹。碍于课堂时间有限,这位朋友委婉的拒绝了学生的请求。他知道我在写作通俗历史类的文章,便请我写一写文天祥,希望能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那段历史,明白圣贤书中仁义的真正内涵和其中所蕴含的千钧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