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此人是水浒第一位好汉 却惊鸿一现留下三大谜团

此人是水浒第一位好汉 却惊鸿一现留下三大谜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25 更新时间:2024/1/17 1:19:19

王进,京师八十万禁军教头,父亲王升也是京师的一名都军教头,祖父是江湖上使棒卖药的艺人,是个武术世家,有一身的好本领。留宿史家庄时,偶见以少年在习武,一语道破少年的棍棒好看不实用,因而惹恼少年,硬要与之比试。王进只是笑,不肯动手,原因是“恐冲撞了令郎时,须不好看”。经太公再三央求,王进仅一棒,便打倒了史进少年。这证明王进这位枪棒教头的武艺真是十分了得。半年之后,少年在王进的调教下,十八般武艺,学的十分精熟,“点拨的件件都有契妙”,使少年变成了梁山马军骠骑兼先锋使,位列第二十三位的好汉,他便是九纹龙史进。

王进不但武艺高强,而且还是位识时务、有小心的好汉。高俅上任伊始,就大发淫威,记王升一棒之仇,拿王进开刀。不管王进有病在身,,硬说是王进小看自己,不伏点视,抗拒官府,要毒打王进。王进为避免高俅的进一步迫害,只有舍官而去,远走高飞。他不像林冲,明知是高俅迫害,一忍再忍,“受这般腌臜的气”,又不愿辞官,执迷不悟。一句“俺如何与他争得”,道出了王进明智之处。

王进的故事不多,尽在“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一回书里,仅千把字而已。这千把字大概分为三部分:无理受责---弃官出走---史村授徒。这三部分让我们看到王进是个头脑清醒、武艺高强、心慈眼善、知恩必报,而又有拳拳报国之心的英雄。文字虽不多,读者读后,多个心眼,细细一想,就有多个为什么产生:

《水浒传》里,凡是好汉都有绰号,王进作为书中第一个出场的好汉,单单没有绰号,不知为什么?

远在渭州的鲁提辖,在陕西的史进几经辗转,最后都上了梁山,王进为什么不上梁山呢?

王进的故事在《水浒传》第二回,这回书的题目是“王教头私走延安府”。王进在史家庄教授史进半年之后,怕高俅追捕,执意要离开史家庄去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去镇守边疆,书中写道:“王教头依旧自挑了担儿,跟着马,母子二人自取关西路上去了。”王进是否到了延安府呢?到延安府后有什么作为呢?

以上的这些问题在书中一概没有交代,王进这个人从此就从小说中消失了。可以这样说:王进这个人物是《水浒传》种交代的最不清楚的一个。他的出现,好像就是为了引出史进,教史进武艺,使史进成为有实战能力的英雄。

以上的几个为什么,大都难以寻找出答案。唯有私走延安府,还能找个一二个佐证。

王进为何私走延安府呢?《水浒传》中王进自己说了条理由:那里的军官“多有曾到京师的,爱儿子使枪棒,何不逃去投奔他们?那里是用人去处,足可安身立命。”虽有理,但不充分。

王进之所以私走延安府,还有些《水浒传》没有说明的原因。据一些史书,如宋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一及宋代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载:宋代历史上有三个王进,二武一文。这个文官王进与《水浒传》里行伍出身的王进当然有点搭不上界。两个武王进,一个是张俊手下的军卒,一个是吴拱部下裨将。吴拱手下的这个王进,是在樊城之战中阵亡的,他的生平介绍不详,与《水浒传》中的王进也难挂上钩。

张俊手下的王进,书中介绍,他年少时参军,在张俊手下为军卒。建炎四年在明州大败金人,由于王进“身先士卒,独立奇功”而“骤加正使赐金带,俊拔用为将。”这大概就是《水浒传》中说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依据。这些书中又同时交待,这个王进是延安人,故《水浒传》的作者,才安排王教头私走延安府这个去处,让其回归故里,落叶归根。

标签: 此人水浒第一位好汉惊鸿一现留下三大谜团王进

更多文章

  • 树未倒而猢狲散 项羽身边仅剩八百壮士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树未,猢狲,项羽,身边,仅剩,八百,壮士,楚汉,之际,打仗

    楚汉之际,打仗最勇猛的当属项羽无疑。然则,最不能容人者,也是项羽无疑。韩信、陈平、英布都曾是他的手下,先后离他而去;后有“亚父”范增,国宝级谋臣,最终也因项羽的疑心病而气愤出走,行至彭城,疽发背而死。一个留不住士兵的将军绝对不是好将军,他因此多次因人才出走而吃败仗,至垓下之战,他甚至为此尝到了最后的

  • 三国被水淹死的水军大将 临死手握超级神兵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水淹,死的,水军,大将,临死,手握,超级,神兵,国中

    三国中水军最强的军队无疑是东吴,至于东吴诸将,也都是水上猛兽,一个个精于水战。只不过,有一位东吴大将手持超级神兵,最后却被水活活淹死。此人就东吴将领,董袭。董袭,会稽人,身长八尺,勇力过人。早年跟随孙策,斩杀东吴剧盗,获得孙策赏识,被封为将军。孙权继任江东之主,董袭死心塌地追随孙氏,获得全军赞扬。后

  • 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玄武,门之,变的,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唐武德,武德,九

    唐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日早晨,李世民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将前来参加宫廷对质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杀死,并进而逼迫李渊交出实际权力,这就是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正是通过这一政变,从而取得皇位的。六月初四这天早晨的事,是很清楚的,但前一天的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蓄谋已久的事变在这天早晨

  • 中国历史上王姓建立的政权有哪几个?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上,王姓,建立,政权,几个,中国,历史上,几个,大

    中国历史上,几个大姓里边,除了张姓没出过统一王朝的皇帝之外,王姓也几乎没有出过几个帝王。翻检历史,发现王姓建立的政权,确实是屈指可数。那么,中国历史上,王姓都建立过哪几个稍微像样一点的政权呢?我们下面就来盘点一下。一、王莽建立的“新朝”公元8年,王莽废掉西汉最后一个皇帝孺子刘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

  • 论五代十国时期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代十国,时期,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五代十国,历史,时期

    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从最早在南方建国的前蜀(891)算起直到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北汉的覆灭(979)为止共计88年的时间。五代是指在中原一带相继建立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十国是指在南方建立的吴国、南唐、吴越、闽、南汉、前蜀、后蜀、楚、南平、北汉十个政权。五代十国表面上乱,实质是变。一、统

  • 安史之乱:张巡嚼齿杀妾在人性角度非豪杰?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安史之乱,张巡嚼,齿杀,人性,角度,豪杰,张巡祠,座落在,河

    张巡祠座落在河南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了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安史之乱时,叛将围攻睢阳,张巡率领将士保卫睢阳,并和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使敌军遭受重创。可惜最终因没有后援,城破殉难,他为平息叛乱,保护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的功我们身体中有一个部分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那就是

  • 刘邦得天下除了韩信还有另一路军队 他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天下,除了,韩信,还有,一路,军队,他是,当年,了得

    当年为了得天下,刘邦打了不少仗,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就是在垓下对项羽的合围。参加那一次战役的军队有很多,除了我们最熟悉的韩信率领的齐军,另一路重要的军队,就是彭越的队伍了,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彭越。彭越这个人,是渔夫出身,在周围一带比较有威望。那时候陈胜吴广造秦朝的反,不少人都纷纷效仿,彭越身边的一些年

  • 为明朝抗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 还有蒙古族的他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抗金,流尽,最后,滴血,还有,蒙古族,自强,武力,驱逐

    自强汉以武力驱逐分化匈奴后,招抚西域诸国,积极容纳吸收少数民族,中原王朝就不再仅仅是单一民族。此后各民族之间虽时有战乱,但又不断在流血牺牲中融合,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各少数民族勇士常充当中原王朝中低级军官,以此奋身融入到中华文化圈中,其中有许多骁勇善战之辈跃升为王朝高级将领。明末的蒙古族勇士满桂,

  • 元军为招降此人连皇帝都充当说客 他依然不降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元军,招降,此人,连皇,帝都,充当,说客,依然,不降,几日

    前几日,一位教高中历史的朋友告诉我,有学生在课堂上听他讲到南宋灭亡前后的历史时,便问能否讲讲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事迹。碍于课堂时间有限,这位朋友委婉的拒绝了学生的请求。他知道我在写作通俗历史类的文章,便请我写一写文天祥,希望能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那段历史,明白圣贤书中仁义的真正内涵和其中所蕴含的千钧分量。

  • 金人南侵 宋朝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个神兵抵挡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金人,南侵,宋朝,七千,七百,十七个,amp,ldquo,神

    靖康二年(1127),金军攻破北宋首都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皇族、妃嫔、大臣等三千余人,押往金国,北宋灭亡。这就是岳飞《满江红》一词中悲愤呐喊的“靖康耻”。之所以酿成了“靖康耻”,主要是因为北宋统治阶层的奢縻享乐、盘剥百姓和腐败无能。而更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