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天京保卫战双方兵力对比 天京保卫战天京是指现在哪里 天京保卫战背城而走由谁提出的

天京保卫战双方兵力对比 天京保卫战天京是指现在哪里 天京保卫战背城而走由谁提出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43 更新时间:2024/2/2 10:52:22

天京保卫战双方兵力对比

天京保卫战是发生在公元1862年一次非常重要的地主阶级战役,这场战役中太平天国的主力军队全部被歼灭,所以后代有历史学家非常关心天京保卫战双方兵力多少的问题,其实根据后来的历史学家估计,在天京保卫战刚刚打响的时候,两个方面的兵力数量都不在少数,粗略估计,天京保卫战中,洪秀全手下有10万人马,而清政府更是派出了20万人。

天京保卫战图片

天京保卫战双方兵力其实很多,因为30万人口对于当时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但是天京战役前后历时仅不到3年的时间,最后太平军死伤无数,后来历史学家估计,刚开始打响天京保卫战的时候,洪秀全手下有10万精兵强将,而他的心腹大臣李秀成也有自己的嫡系部队接近1万人马。

再来看清政府,根据后来历史学家的粗略估计,当时曾国藩刚刚从湖南赶到天京的时候,他手下的兵力至少有15万人,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曾国藩的嫡系部队,而后来清朝的政府又给曾国藩派了五万人马去攻打安庆,所以综合来看,清政府在安庆的驻军加上曾国藩手下的军队能够达到20万精兵强将。其实在这场天京保卫战中虽然两方人马都很多,但是最后死伤的也很多,于是根据历史学家的估计,在1864年底的时候,天京城内守军与湘军展开巷战大部分都战死,而且曾国藩还命令手下放火,所以天京保卫战的10万太平天国军队很可能没有逃出来或者直接被俘虏,大部分都死于这场灾难,而曾国藩经过两年的苦战,清政府这边的死伤人数也不在少数。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介绍

天京保卫战是清政府统治后期发生的一场太平天国的防御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天京陷落而结束,天京保卫战是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结束的一次历史事件,天京保卫战发生于公元1826年,一共进行了不到三年时间。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图片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一共历时3年,清政府调动的兵力达到二十万,而太平天国方面调动的兵力共有10多万,但是最后这场战争曾国藩打响了名头,成功攻下了天京,并且全歼太平天国的主力军队,从战略上来说,天京事件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奉行消极防御思想战略的必然结果。公元1862年安庆失守,曾国藩率领十万大军围困天京,陈玉成受到革职处分,后来曾国藩的援军又攻下了庐州和寿州等地,当地的地主团练头子被诱捕,投降清军,后来湘军成功攻陷安庆等地,曾国藩就趁虚而入。

其实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的失败有洪秀全及其手下将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因为洪秀全最后提出过袭击湖北的计划,不过他手下的李秀成执行不力,没有能达到洪秀全最初的目的,所以等到曾国藩率领湘军完成合围时,洪秀全已经退无可退,他错过了撤出天京的最后机会。后代历史学家评论说,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也是标志着我国农民起义彻底失败的一次战役,如果没有天京保卫战的发生,我国会在19世纪中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且历史学家还认为,天京保卫战的失败使得人民对大清朝的统治进一步失去的信心,而且天京保卫战的失败消耗了中国太多的人力物力。

天京保卫战中伤亡人数是多少

一直以来,天京保卫战伤亡人数是多少这个问题都是后来历史学家关心的问题,因为这场战争彻底标志着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而且也标志着清政府的统治开始走向末路,在这场战争之前有历史学家曾经粗略估计过,曾国藩带领的人马至少有15万人,加上清政府之前派遣的五万援军,所以清政府这边很可能有20万精兵强将,太平天国方面也毫不示弱,他们至少有10万人。

天京保卫战图片

所以两方面加起来,天京保卫战打响之前,一共有30万人被投入了这场战争,但是在1865年战争结束的时候有历史学家粗略估算,太平天国起义军一共十万人马,几乎没有被俘虏或者是逃出城内的,因为1864年底的时候曾国藩派遣自己的弟弟放火,并且焚烧了整个天京城,使得里面的守军负隅顽抗不能够逃出来,所以10万人马没有逃出来的,也没有主动投降的,很可能洪秀全手下10万精兵强将都葬送在了这场战争中。看清政府这方面,经过两年半的激烈战争,曾国藩自己的军队也没有剩下多少,他之前带来了15万自己的嫡系部队,不过后来搬师回营的时候只剩下了7万人马,有一部分还是老弱病残,而清政府后来派去围困安庆和庐州地区的援军也不到5万人,5万人马后来回到京师的只不过2万人左右。

如果这样综合来看的话,天京保卫战伤亡人数是多少这个问题就很明确了,天京保卫战中洪秀全方面死伤了10万余人,而曾国藩自己也损失了8万人,再加上清政府损失了2万人左右,加起来损伤了20万人。

天京保卫战背城而走由谁提出的

一直以来,天京保卫战的相关事宜都成为后代的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自然而然的天京保卫战背城而走谁提出的这个问题成为后代历史学家关心的话题,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背城而走这个理论第一次提出的人是忠王李秀成。

天京事变图片

其实背城而走这4个字的含义很好理解,因为当时天京已经被曾国藩的湘军彻底围困,城外没有援军而城内也没有粮草,很可能就会全军覆没,这时候忠王李秀成提出另建一个都城,让一小部分军队带领老百姓突围,然后在江南的富庶地方建立一个新的都城,从而建立一个新的太平天国政权,这就是背城而走含义的由来。不过可惜忠王李秀成的这个建议并没有被采纳,天京保卫战最后还是失败了,曾国藩率领10万大军攻入了天京城,并且放火烧城,太平天国起义最后失败。

其实天京保卫战背城而走理论是后代军事学家普遍赞扬的一个理论,因为后来事实证明忠王李秀成背城而走的这个理论是非常可行的,不过当时洪秀全没有采纳。其实也有人认为,天京保卫战背城而走谁提出的这个问题还有另外一个答案,那就是洪秀全,因为有人认为洪秀全当时想率领一小部分军精锐军队突围去江浙等地,不过后来的历史学家大多数否认这种说法,因为洪秀全本人是否定了背城而走理论的。

天京保卫战和天京事变真是一回事吗

一直以来天京保卫战和天京事变是一回事吗是后代的人们关心的话题,其实历史学家对于天京保卫战和天京事变是一回事吗这个问题,早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天京事变和天京保卫战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虽然都是在19世纪中后期发生的,但是很明显天京保卫战和天京事变两个事件是截然不同的。

天京事变图片

天京保卫战指的是发生于1862年的一次清政府和太平天国军队的对抗战争,天京保卫战一共进行了三年的时间,最后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正式失败,也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走向衰落,而且这场战争的敌对双方有很明显的阶级划分。一个是地主阶级一个是农民阶级,但是天京事变是一场内讧。

天京事变发生于1856年,指的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天京事变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主要领导人之间有了嫌隙,后来经过这场政变,杨秀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和小圈子,共同排挤敌人,并且企图抢夺洪秀全的军政大权,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后来杨秀清又逼迫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封自己万岁,洪秀全又命令手下的石达开和韦昌辉对付杨秀清。大家之所以把天京事变和天京保卫战两个事混为一谈,因为这两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很相似,但是很明显天京事件和天京保卫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事件,正是由于天京事变的发生促成了天京保卫战的发生。

天京保卫战天京是指现在哪里

一直以来,天京保卫战都是后来历史学家关心的话题,所以自然而然的,天京保卫战天京指现在哪里也成为后人关注的焦点,其实后来的历史学家对于天京保卫战天京指现在哪里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答复,天京保卫战中的天京指的就是现在我国南方的大城市南京。

天京事变图片

之所以古时候的南京被称为天京,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把南京地区当做自己的大本营和老巢,而为了彰显自己政权的强大,洪秀全也为了改朝换代,树立一个新的榜样,所以把南京这个名字改成了天京,树立自己的权威,从此天京的名号就打响了,其实天京保卫战中的天京指的就是南京这个城市,而天京保卫战就发生在南京附近。之所以称为天京保卫战,是因为洪秀全和其手下的将军为了正式打败清政府,也为了建立自己的大本营和基地,就把南京这个城市当做自己的都城,准备以后打败清政府的时候在这里安家立业,所以南京就是太平天国的根据地,天京保卫战指的就是围困南京,把南京地区变成一片火海的战争。

后来的历史学家说,1862年的南京和现在的南京的地域划分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所以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认为,天京保卫战天京指的就是现在南京的全部领土,而且天京保卫战就发生于现今南京市的市郊区,在这场战争中进行了长达两年零六个月的残酷战争。

标签: 天京保卫战

更多文章

  • 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欧洲这片土地上有着很多战争的痕迹,克里米亚战争就是其中爆发的很严重的一次。做为历史上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在后人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场战争本来是俄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冲突,后来英法加入战争中,那么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产生哪些影响呢?克里米亚战争近代科技战

  • 横扫欧亚的残暴部队:蒙古铁骑太恐怖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横扫,欧亚,残暴,部队,蒙古,铁骑,恐怖,世纪,成吉思汗,及

    13 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东征西讨,先后灭掉了四十多个国家,建立起史上最庞大的帝国。与匈奴、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一样,蒙古拥有优秀的草原骑兵。然而蒙古霸业之所以前无古人,是因为拥有相较于其他欧亚政权的整体军事优势。从战术运用与执行、武器装备到情报搜集、战争规划与准备等,蒙古人都展现出无以伦比的战争

  • 珍珠港事件发生的时间 珍珠港事件的谜案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珍珠港,事件,生的,时间,谜案,怎样,曾在,苏德,战争,爆发

    曾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就开始计划了南进和北进两个方向的争夺之战。但是战争过程并不是很理想,后来日本打算孤注一掷,成功的实施了珍珠港事件。那么此次的珍珠港事件发生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通过对相关历史的解读,我们得知历史上的珍珠港事件发生于当地时间1941年12月7日。据说是在这一天的清晨

  • 珍珠港事件影响是什么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怎样反击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珍珠港,事件,影响,是什么,美国,怎样,反击,1941年,生

    1941年发生的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不仅给当时的第二次战争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甚至给后世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和意义。那么珍珠港事件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对于这场战争来说,这场战役是具有历史决定性的影响的。因为日本没能击沉美军的航空母舰,只起到了一个小小的作用。就算是日本击沉了美国的航空母舰,但

  • 揭秘珍珠港事件为何发生 珍珠港事件的损失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珍珠港,事件,为何,发生,损失,是什么,对于,珍珠港

    对于珍珠港这一事件,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最典型的一次海上突然袭击。若从这次事件的出现、发展和结果这三方面看来,它是一次出人意外的事件。日本采取的战略和策略也是“攻 其无备、出其不意的。但是对广大美国人民和珍珠港当地士兵来说,事件确实是突然。 那么珍珠港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呢?究于珍珠港事件为什么

  • 唐朝灭亡东突厥的高级指挥官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灭亡,突厥,高级,指挥官,结局,如何,贞观,四年,唐太

    贞观四年,唐太宗发动十余万大军,分六路一举灭亡了东突厥。生擒东突厥颉利可汗。这也是自战国以来,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的历次战争中第一次生擒对方最高统治者。那么指挥这场大战的将领都是谁,结局又如何呢?第一路大军:畅武道灵州大都督、驸马薛万彻为行军总管(总指挥),左骁卫大将军、樊国公段志玄为副总管(副总指挥

  • 郑国为何成为春秋霸主的争夺焦点?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国,为何,成为,春秋,霸主,争夺,焦点,郑国是,国是,周天

    郑国是周天子所封较晚的一个国家,直到周幽王时期才建国,这时候距离平王东迁即所谓的东周已经很近了。这个国家的最初几位国君比较有作为,春秋初期大国之间事情少,对他们来说天下相对还算稳定些,所以郑国的战事也不算多。自郑庄公之后,诸公子争夺君位,郑国国势渐弱。由于郑国处于中原腹地(今河南新郑一带),土地肥沃

  • 第二次中东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苏伊士运河危机美国为何不支持英国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经过是怎样的埃及在第二次中东战争经过半年时间的抵抗,最终在国际上多国的调解下,获得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图片1956年10月,英法以三国在制定了对埃及的军事打击计划后,便先由以色列从西奈半岛从埃及军队进攻。当时的埃及军队主要驻防在尼罗河三角洲及运河地区一带,因此很快被

  • 蒙古帝国为什么没有深入非洲?艾因扎鲁特战役被埃及打败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艾因扎鲁特战役

    导读:700多年前,蒙古骑兵纵横欧亚两大洲,所向披靡。但却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区北部一个叫艾因扎鲁特的小地方功亏一篑,失去了唯一一次进入非洲大陆的机会。-700多年前,蒙古骑兵纵横欧亚两大洲,所向披靡。但却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区北部一个叫艾因扎鲁特的小地方功亏一篑,失去了唯一一次进入非洲大陆的机会。感谢当

  • 陈胜吴广选择在大泽乡起义只是巧合吗?起义地点怎么确定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胜,吴广,选择,大泽乡,起义,只是,巧合,地点,怎么,确定

    就秦帝国的历史来说,应该算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统一王朝了。不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北却匈奴,南征南越的地缘扩张,已是非常难得了。这些连续不断的战争,和那些浩大的工程之所以能够实施,所依靠的其实是诸侯国们数百年来所积累的资源。以胜利者姿态成为中央之国之主的秦人,当然有权力这样做。只是相比于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