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匈奴真的被汉武帝击败了吗?怎么击败的?

匈奴真的被汉武帝击败了吗?怎么击败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97 更新时间:2024/1/20 7:43:25

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武并举,两者皆号称雄才大略,特别是汉武帝东征西讨、攘夷拓土,极大拓展了中原王朝的生存空间。以前的历史课本告诉我们,汉武帝时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威胁最大的敌人——匈奴,从此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但汉武帝真的击败了匈奴吗?西汉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西汉时期匈奴之患最终是如何解除的?

前期战略战术颇有可取之处,但代价高昂

经过汉初几十年来的休养生息,武帝在位初期国强民富。由于行之有效的国家马政,西汉边郡已养马数十万匹,组建起训练有素的强大骑兵部队,构成了对匈奴作战的军事基础。

汉武帝(前141年-前87年在位)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调集30万兵力埋伏于马邑周边,欲一举歼灭匈奴主力。但如此大规模兵力集结,很难保密,匈奴单于得知汉武帝计划后,退兵出塞。这次未实现的伏击开了汉匈之间近百年的战争。马邑之谋固然展示出汉武帝的强烈进取心,但他毕其功于一役的好大喜功也暴露无遗。早在前138年,汉武帝的急于求成就初露端倪,他派张骞出使西域就为“欲事灭胡”。

汉武帝对匈奴用兵可分为三个时期:从马邑之谋到前119年的漠北决战,汉军频繁出击匈奴;前118-104年间的停战与政治和谈阶段,双方要么无战事,要么也是低烈度冲突;前103年之后武帝再度大规模出击。

前129年的龙城之战,汉武帝派4万汉军分四路出征匈奴,然而其中三路或者无功而返,或者损兵折将,甚至全军覆没、主将被俘。龙城之战西汉军人一共死伤1.7万,只有卫青一路斩敌700,攻破匈奴人会盟祭天的龙城,汉武帝首战不利。

此后,在西汉对匈奴的进攻战中,逐渐形成一套“间接”攻敌的战略,由卫青和霍去病等优秀指挥官较好地贯彻执行。无论是卫青夺得并巩固河套地区的两次漠南之战,还是霍去病攻下河西走廊的两次河西之战,汉军一般有一路军队在非主攻方向发动佯攻,迷惑匈奴单于,令其难以支援,而主进攻方向也不是简单的硬碰硬正面攻击,多采用大范围迂回、长途奔袭、出乎意料的奇袭等发挥骑兵速度优势的战略战术。

漠南之战

然而往往几次胜战后,汉武帝就犯了好大喜功的毛病,企图用一场总决战彻底击败匈奴人。结果却往往是主力决战准备过程漫长、物资消耗大,保密不佳,匈奴也做好迎战准备,导致进攻的突然性丧失。

前123年的阴北之战,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率6位将军领10万骑兵,一路大军穿越阴山东段,直接攻击匈奴单于,并没有其他方向军队的策应和佯攻。是役,汉军杀敌1.9万,然而也损失了3000多精锐骑兵,更导致前将军赵信兵败投降匈奴。因此虽然获胜,战后卫青并未得到加封。

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决战,更是霍去病两次河西战役(前121年)取得辉煌战果之后的头脑发热。汉武帝倾全国之力,调集的战马加上“私负从马”共24万匹,数十万步兵运输物资粮草、保障后勤,卫青和霍去病分别统领5万骑兵,总兵力高达50万人。是役,匈奴损失9万多人员、大量战马和畜产。此战后,匈奴在漠南(大致范围是蒙古高原的戈壁荒漠以南)无法立足,向蒙古高原西北迁移。

漠北决战

但西汉为此战付出的军事代价有多大呢?汉军伤亡七八万,与匈奴相当,马匹损失十多万匹,这对于战马相对较少的西汉,代价过于高昂,导致汉武帝在后期发动的战役中,再也无法调集如此多的马匹。另外,卫青和霍去病的骑兵部队分别在蒙古大漠里行军一千和两千里,由于当时落后的交通和后勤制约,交战之前,汉军的马匹、物资和人员损耗就必定相当高。

标签: 匈奴真的汉武帝败了怎么败的中国历史上秦皇

更多文章

  • 北宋军队真的不堪一击吗?还是另有隐情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宋

    关于北宋,有一种民间很流行的说法,就是钱穆先生提出的“积贫积弱”。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和宋之前最鼎盛的唐朝相比,北宋以较小的国土容纳了将近1亿人口,而唐朝只有7700万。实际上,北宋无论耕地面积、商品经济、城市化比例、手工业水平和财政收入都远胜唐朝。宋朝的人均收入为中国历史最高

  • 战功赫赫的蒙恬吞药自杀前 为何说自己死有余辜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战功,赫赫,蒙恬,吞药,自杀,为何,自己,死有余辜,秦始皇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在阳周(今属陕西延安)的一间囚室里,受新皇帝胡亥派遣而来的一位使者正高傲地对着一名囚徒训话:“你本人罪孽太多,已经不可赦免,而你弟弟又犯罪当死,按大秦的律法,你应被连坐处死。”闻听此言,这位叫蒙恬的囚徒自顾自地倾诉起自己家族的辉煌战史,及其本人为秦帝国立下的汗马功劳

  • 十大神弓:项羽的霸王弓排第三 万石弓排第六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神,项羽,霸王,弓排,第三,万石,第六,才是,最难,一门

    弓,才是最难练的一门兵器,但是这种兵器的使用条件却有些苛刻,至少绝大部分弓箭手都不能近距离格斗状态使用弓来迎敌,所以很多将领,都不会去学弓,太难了。来说说那些以弓成名的高手们吧:TOP、10 龙舌弓使用者:吕布用龙筋制作弓弦的传说中的名弓,速度和准确性极高。三国时吕布用龙舌弓辕门射戟,见《三国演义》

  • 揭秘:朝鲜战争谁神机妙算美在仁川登陆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揭秘,朝鲜战争,神机妙算,仁川,登陆,抗美援朝,战争,打响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我志愿军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军在彭德怀指挥下,首批出国参战打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当时,敌人的部署是:第八集团军约12万人的主力,集中西线向朝鲜北部推进。东线由阿尔蒙德指挥的美十军5个师约10万人,从元山登陆,经成兴向东线屏障黄草岭(德洞关) 地区进攻,准备用三天攻

  • 历史上真正的军神:从无败绩 但就一人得善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真正,军神,败绩,一人,善终,史可查,可查,上至,春

    有史可查上至春秋战国,下到清末结束,中国历史上诞生的名帅猛将,不计其数,光三国和隋唐就能写几本书了,但是,真正的军神,应该是戎马一生而未尝一败的真正天才!都是军神,就不搞排名了,按照历史先后顺序排列,排名了又被喷子骂,每人都有心中的第一,第一就让读者去评判谁是自己心中的那个“哈姆雷特”吧。1、孙武(

  • 对中印战争的评价如何 中印战争原因是什么 中印战争的影响分析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印战争

    对中印战争的评价如何以下是中印战争评价。第一,这场战争是政治军事仗。尼赫鲁坚持以武力实现扩张,中国主张以和平友好的谈判解决领土争端。这决定了中印战争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军事战争一向服务于政治。这个特点制约战争进程,影响双方战略指导。中国政府在印军挑衅下仍克制,这就在政治中取得了主动地位。中印战争图片

  • 第一次希波战争介绍 希波战争的影响如何 希波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希波战争

    第一次希波战争第一次希波战争,发生于公元前492年至公元前490年。这是波斯帝国对希腊城邦的第一次入侵,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就是发生在第一次希波战争期间。据说第一次希波战争中,当时是派遣了2万5千人从海路进攻希腊,但是因为海上突发飓风而折损不少人,陆地进攻也受阻,波斯人不得已撤退。第一次希波战争 剧照公

  • 长勺之战的经过简介 著名战役长勺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分析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的经过简介长勺之战是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发生的一次交战,这场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案例的典型。长勺之战在春秋时期,虽然各个诸侯国表面上尊敬周天子,但是各国都是野心勃勃,想要自己统一天下,在经过几代国君的努力下,齐国迅速发展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公元前686年,齐国国内发生内乱公

  • 十字军东征将领都是谁呢 十字军东征路线是怎样的 十字军东征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十字军

    十字军东征将领都是谁呢十字军东征是一次打着正义的旗号发起的侵略战争,战争一直打了二百年才结束,十字军东征并没有一次完成,总共分了八次,由不同的将领带领,但都是西方的基督教国家,他们为了基督徒眼中的圣地耶路撒冷,为了让其他宗教教徒臣服。那么十字军东征将领是谁?有的领导人是教皇,有的是王子,甚至有多次东

  • 10倍兵力的印度为何输了中印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印之战

    导读:在中国和美苏闹僵之后,印度已经成了美苏的座上客,如果能从中国身上刷出一场胜利来,自己就可以当第三世界的领袖了。印度看明白自己占了天时,很快,在1962年10月20日,战争打响了。印军派了一个军来爬墙头,后面调动的二三线部队更是多达-在中国和美苏闹僵之后,印度已经成了美苏的座上客,如果能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