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勺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如何客观评价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的影响是什么?如何客观评价长勺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36 更新时间:2024/2/2 9:42:55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

此次战役是继前685年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

胜败原因

策略方面

战争结束后,鲁庄公曹刿询问是役取胜的原委。曹刿回答说:“用兵打仗所凭恃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冲锋时,士气最为旺盛;第二次击鼓冲锋,士气就衰退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冲锋,士气便完全消失了。齐军三通鼓罢,士气已完全丧尽,而相反我军士气却正十分旺盛,这时实施反击,自然就能够一举打败齐军”。接着曹刿又说明未立即发起追击的原因:齐国毕竟是实力强大的国家,不可等闲视之,而要谨防其佯败设伏,以避免己方不应有的失利。后来看到他们的车辙紊乱,望见他们的旌旗歪斜,这才大胆地建议实施战场追击。

庄公方面

长勺战前,鲁军由于干时的失败,庄公既能作复仇雪耻的战争准备,又能破例接待既无官职、又无名望的曹刿,并能开诚布公地和他讨论战胜敌人的战略,这是难能可贵的。战斗中又按照曹刿的意见,掌握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获得了胜利。

曹刿方面

从曹刿战前决策、战场指挥和战后分析的诸多言行里,可以看到鲁军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乃有其必然性。鲁国统治者在战前进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为展开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作战中,鲁庄公又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作战指挥意见, 遵循后发制人、敌疲我打、持重相敌的积极防御、适时反击的方针,正确地选择战场, 正确地把握反攻和追击的时机,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赢得战役的重大胜利。

历代评论

当代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中,对齐、鲁长勺之战的战法给过很高的评价,说战争中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曹刿论战所叙述的原则和长勺战例,成为中国后世“后发制人”防御战略思想的宝贵借鉴。

黄金贵认为战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主要由于鲁庄公战前实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因而得到人民支持,使鲁国取得长勺之胜;这是历史上可以与井陉、淝水等大战相并列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体现战略防御思想的著名战例。

标签: 长勺之战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甘宁被谁所杀 夷陵之战死了多少武将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夷陵之战,甘宁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的惨被对整个蜀汉而言是不可估量的,大多数认为此战失败,蜀汉也由此失去了一统三国的机会。那么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了多少著名武将?甘宁又是被谁所杀?夷陵之战甘宁被谁所杀甘宁夷陵之战时身患重病,但仍坚持前往前线,与五溪番王沙摩柯 的队伍遭遇,被蜀国蛮将沙摩柯一箭射中额头,此后逃到一棵大树下坐着

  • 马陵之战的交战双方是谁 马陵之战背景故事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那么马陵之战交战方都有哪些国家?马陵之战的交战方是:齐国、魏国和韩国韩国得到齐国答应救援的允诺,人心振奋,竭尽全力抵抗魏军进攻,但结果仍然是五战皆败,只好再次向齐告急。齐威王抓住魏、韩皆

  • 文人不会打仗?北宋能征善战的文官多的是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文人,不会,打仗,北宋,能征,善战,文官,多的,唐末,五代

    唐末五代武人专政、叛乱频仍,殷鉴不远,北宋历代皇帝和文臣都或多或少猜忌防范武将,部分文官甚至奉“重文轻武”为祖宗家法。名将狄青的遭遇是北宋文武关系的一个缩影。狄青战功赫赫,官拜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位极人臣,却被文官蔑称为“赤枢”。为官期间,狄青小心谨慎,还是因为捕风捉影的谣言遭到文官集团攻击,

  • 他勇武可比吕布 刘备为什么不用?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勇武,可比,吕布,刘备,为什么,不用,马超,三国,名将,三国

    马超是三国名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说他勇武不在吕布之下。曹操曾与马超的凉州军鏖战数年、颇受挫折,以致他说出“马超不死,我死无葬身之地”。这样一个将才投奔求贤若渴的刘备,却被闲置弃用,为什么?这与马超的凉州羌胡背景有很大关系。凉州羌人、武将与董卓之乱凉州,又称西凉,以今甘肃为主体,包括陕西、宁

  • 玉璧围城:后三国鼎立格局形成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玉璧,围城,三国,鼎立,格局,形成,南北朝,时代,北魏,末年

    南北朝时代北魏末年,戍边北方六镇的鲜卑将士和族人,不满北魏汉化后自身日益没落边缘,遂联合发动起义,北魏境内各族军民纷纷起兵响应。东西魏北方争霸在这场大叛乱之中,六镇之怀朔镇出身的高欢趁势崛起,将起义的二十多万兵民收为己用。534年,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东魏正式建立。次年,出身六镇之武川镇的宇文泰,拥

  • 袁绍输给曹操 并不是因为官渡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袁绍,输给,曹操,并不,是因为,官渡,之战,公元,200,年

    公元200年的官渡大战,袁绍大败于曹操。此后,袁绍一蹶不振,其子袁谭和袁尚的势力最终也为曹操荡平。为什么实力首屈一指的袁绍集团会彻底覆灭?官渡战败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袁绍麾下不同地域士人间的长期斗争倾轧才是深层原因。袁氏的河南与河北谋臣袁绍手下谋臣武将主要来自两大地域。一派是与袁绍同属河南的士人,

  • 开创隋唐盛世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那么牛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开创,隋唐,盛世,八柱,十二,大将军,那么,牛吗,魏晋,南北

    魏晋南北朝四百年的分裂动荡后,隋朝重建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唐朝在此基础上,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繁华盛世。打下隋唐天下的核心成员多是西魏、北周延续下来的关陇贵族,其中隋文帝杨坚和唐高祖李渊都是西魏确立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后代。八柱国体制十六国后燕时就有柱国大将军 ,到北魏末年,这个官职已位在丞相之上

  • 藩镇节度使搞垮了唐朝 他们自己就好过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藩镇,节度使,垮了,唐朝,他们,自己,好过,年的,话题,电影

    今年的话题电影《刺客聂隐娘》以旁白交待,魏博是唐朝最强的藩镇。众所周知,藩镇割据是唐朝衰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魏博镇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藩镇对抗朝廷的核心武装是什么样的?藩镇节度使与其军队的关系又如何?持续七年的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权威衰落,藩镇坐大,尤以安史降将控制的魏博、成德和幽州三镇(时称河

  • 李自成大军逼近 崇祯为何秘密收葬魏忠贤遗骸?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自成,自成,大军,逼近,崇祯,为何,秘密,收葬,魏忠贤,遗

    死前被公布罪状、发配凤阳,死后被碎尸万段、悬首示众,崇祯上台后对魏忠贤的这一系列处置,在给当时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他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然而,十七年后,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崇祯却下密旨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墓址就选在了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每次读史至此,笔者总要惊讶一

  • 冷兵器时代如何制胜 兵种比武器更重要?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冷兵器,时代,如何,制胜,兵种,武器,重要,公元前,53年

    公元前53年,美索不达米亚广袤平坦的沙漠上,炎炎烈日下没有一丝风。突然间帕提亚弓骑兵如潮水般涌来,漫天箭矢射向罗马军团,箭矢穿透罗马人的木质盾牌,步兵损失惨重,统帅克拉苏的心在滴血。卡莱战役(帕提亚轻骑兵)公元552年,亚平宁半岛中部的一个狭窄平原上,曾灭掉西罗马帝国的东哥特重骑兵发起凶猛冲锋,拜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