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手握三十万大军的蒙恬 为何轻易中赵高的奸计?

手握三十万大军的蒙恬 为何轻易中赵高的奸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6 更新时间:2024/2/2 6:31:41

怎么选择是0与1的问题,怎么组合是数之集合的问题。

君主有选择和组合的权力,那么,被选择的臣子自然有他们的权力。

臣子要争取1而不是0,这是被选择的意愿;已经被选择的臣子还要算计利弊,这是身处集合中等待被组合的意愿。

相比宗室的弱不禁风,在将军蒙恬、上卿蒙毅与后来丞相李斯的拘押期间,赵高却是要罗织各种罪名才能最终下手的。李斯与蒙毅本身都是精于算计、精通律法之人,所以他们没有选择直接自杀,而是希望通过申诉获得生机。

所谓精于算计,蒙毅的底牌是他的兄弟、领军三十万在外的大将军蒙恬。李斯的底牌是他的儿子、领军屯驻荥阳的三川郡守李由

在和平时期,懂得律法就够了。但在生死存亡之时,没有算计,纵然律法倒背如流也毫无用处。

蒙毅的失算,在于他的兄弟蒙恬已经被赵高监禁在阳周。所以被赵高监禁于代地的蒙毅纵然向使者一番申辩,使者还是破法杀了他。

反观李斯,在狱中受尽折磨,求生欲望却愈加强烈。他之所以能够多坚持两年,是因为他知道他的底牌还在。然后他才有理有据地写下申诉,希望走刑法上诉途径。

蒙毅、李斯的表现,说明秦国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可一旦赵高破了秦法,摆明了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态度,这时候精通律法便没有作用了,多算者活。但能够多算,前提是要有筹码。当事人蒙毅即刻被杀,当事人李斯拖了两年才被灭族,是场外的蒙恬和李由的情况决定的。

场外的因素总是过于复杂,起于寒族的李斯无疑比三代贵族的蒙毅会算计。可哪怕精算如李斯,人算不如天算,最终还是要被环境吞噬的。

性格决定命运?有失偏颇。精确一些去说,与生俱来的性格和当下具备的能力共同决定了未来的命运。也许还有未知的因素,那是天道了。其实很多神仙在天上看着你,只不过你不知道罢了。

场中的斗鸡,焉能知道场外多少看官?更不会知道有多少看官买了它赢。它只需要干掉对面的那只鸡!怎么去通俗地解释“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我觉得竞技场配合赌场是最好的比喻。

李斯当年从荀子学得知识后,辞别之时说:“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愤世嫉俗、厌恶名利,却还要用与世无争来作为寄托,这不是士的真情,所以我要向西游说秦王了。”

随后他做了相国吕不韦的家臣,被任命为郎官。游说秦王之后,得以晋升长史。李斯建议秦王,苏秦张仪那样的纯粹凭借外交口条及金玉财帛的贿赂型游说不可取。李斯认为,应该大棒与甜枣齐飞,诸侯中的知名人士可以收买的——厚礼结交,不肯接受的——利剑刺杀。

客卿郑国在秦国主持修建灌溉渠道之事,原来是韩国试图消耗秦国国力的间谍行为,后来被察觉了。秦国宗室大臣都要驱逐所有服务于秦的客卿,原本是在驱逐之列的李斯上了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升迁至廷尉,而驱逐令也被秦王收回了。

等到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腰斩之时,在关东守荥阳的长子三川郡守李由已经被项梁杀了。精算如李斯,也只得看着他的次子说:“儿子啊,我真想和你再牵着黄狗,回咱家乡上蔡的东门外去追猎兔子。唉,还可能吗?”父子相对哭泣后,被灭了三族。

李斯发迹靠行法,但在二世伪诏上盖下丞相印的时候,他自己就破了法。所以李斯不能埋怨法不救人,自己破了法,法便抛弃了他。

相反,军职出身的蒙恬却是因为掌握了军权,自有威信。但威信总让人过于托大,不再喜欢精算。赵高先囚禁蒙恬于阳周,后囚禁蒙毅于代地,却先杀蒙毅,再用伪造的蒙毅之供来质问蒙恬。所以蒙恬便轻信了,随后做了一番陈述,但还是吞药自杀了。蒙毅是被赵高的使者强杀,赵高囚禁了蒙恬,却不敢逼杀蒙恬,只能让使者骗杀蒙恬。这就是赵高对于威信的算计,威信也果然被算计了。

标签: 手握三十万大军蒙恬为何轻易中赵高的奸计怎么

更多文章

  • 战国时代如果魏国留住他 也就没有秦一统天下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时代,如果,魏国,留住,也就,没有,一统天,下了,经过

    经过春秋时代的长期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不复存在,几个大的诸侯国日益强大,争战不休。到了战国时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诸侯国为获取更多的土地、财富和人口,彼此之间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争夺生存空间。战况空前惨烈,各国统治者都在寻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办法。克敌取胜之道,首在富国强兵,

  • 东晋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如何评价东晋北伐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东晋,北伐,为什么,失败,如何,评价,东晋,北伐,最远,打到

    东晋北伐最远打到哪里在东晋时期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北伐战争,尽管那个时候历代都出现了王室中人安于现状,在江南地区自得其乐的现象,可是东晋历史上也不乏会出现忠心爱国之辈,他们将收复中原地区、扩大东晋领土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责任,所以才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战争。但是也有很多人好奇东晋北伐最远打到了哪里,毕竟

  • 湘军为何超越八旗兵和绿营 并灭掉太平军?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湘军,为何,超越,八旗,绿营,灭掉,太平军,湘军,一种,现象

    湘军,是一种现象,代表着汉人士大夫崛起,帮助清朝打灭太平天国。与曾国藩同时,甚至还稍早一点的江忠源、胡林翼、王鑫,以及曾国藩之后的左宗棠、李鸿章,甚至包括吴长庆、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祖)等人,都是这个时代湘军现象的体现者。曾国藩能够作为这一现象的代表,不仅因为当时他的官大,也不是仅仅因为他的道德学问好

  • 太平天国的军事实力 四大阵法完胜清朝中央军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平天国,军事,实力,四大,阵法,完胜,清朝,中央军,近年

    近年太平天国的形象完全是180度的反转,以前是人间天国,领袖全是人民的大救星,清朝是反动势力。随着更多的史料的开放,太平天国愚昧落后的一面开始广为人知,领袖们都一夜间变成了嗜血的恶魔。反复之间,不禁令人喟叹不已。其实,后人读史,更应该心平气和,研究得失,探寻治乱之道,而不应誉之则无以加,贬之则天下之

  • 宋徽宗为何背弃百年盟约而联金灭辽?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徽宗,为何,背弃,百年,盟约,联金,灭辽,宋辽宣,幽燕,之

    宋辽宣和幽燕之战之战前疑云公元1115年,童贯率领20万大军攻击西夏,本来形势大好,但童贯急功近利强迫大将刘法攻击朔方,不得已的情况下刘法出兵,结果中了埋伏,宋军损失惨重不得已退兵。失败挡不住童枢密建功立业的渴望。他虚报军功,强行将失败写成了胜利。但这其中的虚实童贯知道,百官也知道。童贯明白要想超越

  • 洪秀全有没有想过统一中国?大将断言天国必亡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洪秀全,有没有,想过,统一,中国,大将,断言,天国,必亡,罗

    罗大纲,少怀大志,成年之后,游侠江湖,曾组建"三合会"率饥民暴动。以后进入广西,加入"天地会",活动于浔、梧、永安、荔浦等地,攻城略邑,突袭清军。洪秀全起兵后,罗大纲带领两千多部众投靠太平军,被任命为左二军军帅,是太平天国水平的主要将领,曾大败曾国藩水军,曾国藩几欲投水而死。由于罗大纲在加入太平天国

  • 一个跛子竟称霸半个亚洲 还想征服明朝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个,跛子,称霸,半个,亚洲,征服,明朝,世界,历史上,出现

    在世界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军事天才,他们或雄武有力,或谋算天下,用他们的人生书写着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大戏!在亚洲西部,曾经出现过一个强大的帝国,他们用强大的武力,征服西亚,几乎称雄半个亚洲,但领导这个强大帝国的竟然是一位身患残疾的跛子!这人是谁呢?他的人生有着怎样的传奇呢?此人就是威震欧亚大陆的帖木儿帝

  • 明朝史的逆贼 却是越南史上的民族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逆贼,却是,越南,史上,民族英雄,永乐,五年,五月,张

    永乐五年五月,张辅将捕获的胡家父子捆送南京,并上报说陈氏宗族已被胡家父子屠尽,至今难觅宗族,当地“儒生”也上“万民表”,请求允准安南归附大明。朱棣下诏斩首胡家父子,大学士湖广等人建议借机在安南设郡,将之并入中华版图。朱棣的“燕王府旧臣”纷纷响应,尽管文臣解缙,杨士奇以及“第一谋士”姚广孝等人竭力反对

  • 军营里有这样一首千古奇曲 竟然胜似鸦片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营里,这样,一首,古奇,竟然,胜似,鸦片,垓下,大战,楚军

    垓下大战以楚军大溃败而告终,从而宣告了楚汉之争的主线四大战役拉下帷幕,现在汉军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收拾残局。面对楚军采用缩头术的防守,刘邦此时的心情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喜忧参半。喜就不用说了,这种防守原本是自己发明,并且一直采取的战术,现在却被一向高傲自大的项羽采用,不是因为项羽脑子时水了,而是因为形

  • 看刘邦妙计 一骂破城定天下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妙计,一骂,破城,天下,一笑倾城,更牛,一骂破城,来看

    比“一笑倾城”更牛的是“一骂破城”,来看刘邦收复成皋的绝世妙计话说刘邦在和项羽在正面作战总是捞不到便宜,便令汉军大部队高筑壁垒,按兵不动,养精蓄锐,以待天时。同时,派将军刘贾(刘邦的大表哥)、卢绾两人率两万人马,从白马津渡过黄河,深入楚军后方,与那里的玩游击战术的彭越彭大将军联手,重建敌后战场,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