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湘军为何超越八旗兵和绿营 并灭掉太平军?

湘军为何超越八旗兵和绿营 并灭掉太平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07 更新时间:2024/1/10 14:10:03

湘军,是一种现象,代表着汉人士大夫崛起,帮助清朝打灭太平天国。与曾国藩同时,甚至还稍早一点的江忠源、胡林翼、王鑫,以及曾国藩之后的左宗棠李鸿章,甚至包括吴长庆、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祖)等人,都是这个时代湘军现象的体现者。

曾国藩能够作为这一现象的代表,不仅因为当时他的官大,也不是仅仅因为他的道德学问好,主要是因为他对清朝的统治机器的弊病看得比较清楚,他麾下湘军的制度建设做得好,成为当时“新军”的模板。在总体的战略选择上,他也高人一招。

八旗兵的废弛,早在乾嘉之间,就已经比较明显了。清朝的旗兵制度,让旗人不工不农不商,专心当兵,自有钱粮可以养活家小。这样的铁杆庄稼制度,在承平日久的环境下,里面的人要想不成废人的确很难。

同时,尽管清廷入关之后实现了满汉分隔制度,但自皇帝开始,没有人能挡得住汉文化的魅力。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在满人入关之前,一部《三国演义》,就已经风靡了满洲各部,进关后汉文化的说唱文学,很快就征服了八旗子弟。而满人的上流社会,则被昆曲、诗词歌赋所倾倒。所以,尽管皇帝不停地强调满人要保持原来的部落骑射文化,但部落文化却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更何况,即使满人不会过日子(钱来得容易,没法会过日子),欠下一屁股债,最终皇帝都会替他们还。同理,就算八旗兵不善骑射,也受不了什么大不了的处罚。自己人对自己人,总是下不了狠手。八旗兵的不中用,到太平天国兴起时,已经无法挽回了。

八旗兵,汉人比不了。曾国藩练湘军,比的是汉人的绿营。

绿营兵实际上是世袭兵,平时驻扎在各地,充当地方警察,战时临时调集,由朝廷任命将领,领命出征。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本质上,跟积弱的北宋兵制区别不大。

而且这种兵,自成体系,平时的统带者,没有地皮可刮,只能喝兵血,克扣军饷。兵不足额,甚至严重不足额,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世袭为兵,强弱无从挑选,训练早成形式。只要一支队伍有几个能耍把式的,上级若来点校,则临时雇人站班,耍把式的做好表演,再打点好了点校大员,一切OK。士兵们则把打仗,作为捞一把的天赐良机。这样的兵,上了战场,则扰民害民有余,作战基本没戏。

每次打仗,将领们最擅长的游戏,就是杀良冒功,揽功推过,谎报战绩。两次鸦片战争中,充斥了这样的戏法,最后实在演不下去了,只好皇帝出面,赔钱了账。只是,对于洋人,还可以用赔钱、割地、开放口岸来应付,但对于太平天国,则任何妥协都没用。人家不仅要你的钱,还要你的命、你的江山。

曾国藩等人,大多是老于宦海的人物,他们深知清朝兵制的弊病。另起炉灶,编练新军,必须洗心革面,一改旧章。

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

其实,绿营的病,也是朝廷的病。朝廷固执兵为国有的体制,分隔兵将,为的就是防止武人,尤其汉人的武将擅权,形成不稳的因素。但是,这回长毛造反,火烧眉毛,曾国藩顾不得忌讳,皇帝也只能暂时放下心病,放任曾国藩们去闹。

实际上,湘军的编练,正是针对绿营毛病去的。大路数,是在抄戚继光的旧稿:用山野乡民,编练一支兵为将有的队伍。史家一直称道湘军的营制有独到之处,制度的优势是战胜太平军的最大保障。

其实,湘军的营制,基本上跟绿营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以营为基本单位,营的规模,也大体上在500人左右。其官佐,也跟绿营一样,无非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

标签: 湘军为何超越八旗绿营灭掉太平军湘军一种现象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的军事实力 四大阵法完胜清朝中央军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平天国,军事,实力,四大,阵法,完胜,清朝,中央军,近年

    近年太平天国的形象完全是180度的反转,以前是人间天国,领袖全是人民的大救星,清朝是反动势力。随着更多的史料的开放,太平天国愚昧落后的一面开始广为人知,领袖们都一夜间变成了嗜血的恶魔。反复之间,不禁令人喟叹不已。其实,后人读史,更应该心平气和,研究得失,探寻治乱之道,而不应誉之则无以加,贬之则天下之

  • 宋徽宗为何背弃百年盟约而联金灭辽?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徽宗,为何,背弃,百年,盟约,联金,灭辽,宋辽宣,幽燕,之

    宋辽宣和幽燕之战之战前疑云公元1115年,童贯率领20万大军攻击西夏,本来形势大好,但童贯急功近利强迫大将刘法攻击朔方,不得已的情况下刘法出兵,结果中了埋伏,宋军损失惨重不得已退兵。失败挡不住童枢密建功立业的渴望。他虚报军功,强行将失败写成了胜利。但这其中的虚实童贯知道,百官也知道。童贯明白要想超越

  • 洪秀全有没有想过统一中国?大将断言天国必亡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洪秀全,有没有,想过,统一,中国,大将,断言,天国,必亡,罗

    罗大纲,少怀大志,成年之后,游侠江湖,曾组建"三合会"率饥民暴动。以后进入广西,加入"天地会",活动于浔、梧、永安、荔浦等地,攻城略邑,突袭清军。洪秀全起兵后,罗大纲带领两千多部众投靠太平军,被任命为左二军军帅,是太平天国水平的主要将领,曾大败曾国藩水军,曾国藩几欲投水而死。由于罗大纲在加入太平天国

  • 一个跛子竟称霸半个亚洲 还想征服明朝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个,跛子,称霸,半个,亚洲,征服,明朝,世界,历史上,出现

    在世界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军事天才,他们或雄武有力,或谋算天下,用他们的人生书写着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大戏!在亚洲西部,曾经出现过一个强大的帝国,他们用强大的武力,征服西亚,几乎称雄半个亚洲,但领导这个强大帝国的竟然是一位身患残疾的跛子!这人是谁呢?他的人生有着怎样的传奇呢?此人就是威震欧亚大陆的帖木儿帝

  • 明朝史的逆贼 却是越南史上的民族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逆贼,却是,越南,史上,民族英雄,永乐,五年,五月,张

    永乐五年五月,张辅将捕获的胡家父子捆送南京,并上报说陈氏宗族已被胡家父子屠尽,至今难觅宗族,当地“儒生”也上“万民表”,请求允准安南归附大明。朱棣下诏斩首胡家父子,大学士湖广等人建议借机在安南设郡,将之并入中华版图。朱棣的“燕王府旧臣”纷纷响应,尽管文臣解缙,杨士奇以及“第一谋士”姚广孝等人竭力反对

  • 军营里有这样一首千古奇曲 竟然胜似鸦片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营里,这样,一首,古奇,竟然,胜似,鸦片,垓下,大战,楚军

    垓下大战以楚军大溃败而告终,从而宣告了楚汉之争的主线四大战役拉下帷幕,现在汉军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收拾残局。面对楚军采用缩头术的防守,刘邦此时的心情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喜忧参半。喜就不用说了,这种防守原本是自己发明,并且一直采取的战术,现在却被一向高傲自大的项羽采用,不是因为项羽脑子时水了,而是因为形

  • 看刘邦妙计 一骂破城定天下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妙计,一骂,破城,天下,一笑倾城,更牛,一骂破城,来看

    比“一笑倾城”更牛的是“一骂破城”,来看刘邦收复成皋的绝世妙计话说刘邦在和项羽在正面作战总是捞不到便宜,便令汉军大部队高筑壁垒,按兵不动,养精蓄锐,以待天时。同时,派将军刘贾(刘邦的大表哥)、卢绾两人率两万人马,从白马津渡过黄河,深入楚军后方,与那里的玩游击战术的彭越彭大将军联手,重建敌后战场,扰乱

  • 平津战役带来了什么影响 过程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平津,战役,带来,什么,影响,过程,怎样,平津,战役,三大

    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战役,共产党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使国民党装备精良的50万大军全军覆没。平津战役影响巨大,不仅解放了北京、天津等地,使国民党在中原等地的战斗力丧失殆尽,更是极大推动了全中国的解放。平津战役图片平津战役最直接的影响是解放天津、保护北平没有遭到战争破坏。平津战役开始之后,中国

  • 黄海海战背景介绍 黄海海战过程介绍 黄海海战简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背景介绍黄海海战是发生在1894年9月15日下午的一场惨烈的海上战争,交战双方一边是装备精良的日本联合舰队,一边是洋务运动下整编的北洋水师,两支舰队的海上打击能力都非常强劲,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完全处于下风,属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战争背景太过复杂,所

  • 淞沪会战影响是什么 淞沪会战空军带来什么影响 淞沪会战的背景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影响是什么淞沪会战这一场战争让中国损失了三十万的兵力,而且还致使上海沦落到日本人的手中,但是这场战争却是必须要发起的,日军猖狂的态度也让中国人不得不奋起反抗,尽管最后的结局十分的不理想,但是淞沪会战影响还是非常大的,那么淞沪会战影响是怎样的呢?淞沪会战历史图片淞沪会战影响是多方面的,中国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