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秦国从偏僻小国到统一六国 关键做到了这点

秦国从偏僻小国到统一六国 关键做到了这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70 更新时间:2024/1/22 12:53:51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四海归一。秦之所以王天下,正是秦穆公“任贤而霸”在秦的延续。

当年秦穆公求取贤才,用五张羊皮从楚国人那里换来虞国的逃亡之臣百里奚,穆公把国家的政事交给他,号称“五羖大夫”。百里奚推辞说,我的贤能不如我的朋友蹇叔,蹇叔是宋国人。穆公听说后,派人带着重礼到宋国聘请蹇叔。

百里奚在秦国为相六七年,向东征讨过郑国,三次拥立晋国的君主,一次出兵解救楚国之祸;在境内施行德政,使巴国进贡,布仁义于诸侯,周边的少数民族也来朝见。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百里奚死后,秦国的人民无不为之痛哭流泪,五羖大夫的德行和功名流传后世。

蹇叔睿智多谋而富有远见,秦穆公准备东征郑国,向蹇叔和百里奚咨询,两人回答说,“途经几个国家,唯恐消息泄露,郑国或许就有了戒备。”穆公没有听从,派遣蹇叔和百里奚的儿子们带兵出征。秦军开拔的时候,两人对他们的儿子说,“你们出师不利,归来时恐怕会遭到晋国的埋伏败于崤山。”

结果正如两人所说,秦军攻打郑国被察觉,郑国人有了防备,秦军退回秦国的途中在崤山被晋军伏击,全军覆没,主将被生擒。崤山之战的惨败,使秦国东进中原之路被晋国扼制,穆公不得不向西用兵,于是便引出了贤臣由余助秦称霸西戎的故事。

有一年戎王使由余朝聘于秦,由余的先代是晋国人,因故逃亡戎地。穆公问以政事,觉其贤,想挽留他入仕秦国,由余不肯。穆公把这件事告诉了蹇叔,蹇叔叫他问内史廖。穆公对内史廖说“我听说邻国有圣人,是敌国的忧患,现在由余这么贤能,是我的忧患,该怎么办呢?”

内史廖为秦穆公出谋划策:“戎王地处西陲,地方偏僻,路途遥远,未曾听过中原各国的音乐,您试着送他一批女乐以迷乱其政;再替由余请功,使他们君臣关系疏离;留住由余不让他回国,戎王就会感到奇怪和怀疑。”穆公一一听从,戎王果然疏远了由余,穆公趁机拜由余为上卿,问以西戎的兵势和地形。于是由余辅佐秦穆公出兵讨伐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去世后,中间历经几代君王,由于王室内乱,国力大为削弱。秦孝公继位初年,关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余,周室势微,诸侯力政,争相兼并。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与中原诸国的会盟,诸侯以夷狄待之。秦孝公以恢复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布施恩德,振济孤寡,招募战士,昭明功赏。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宾客群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卫国人商鞅听说了秦孝公的求贤令,便只身赴秦来见秦孝公。几次谈论后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并说服秦孝公实施变法改革。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二个是经济制度的改革。

政治制度方面,第一条措施是“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这是郡县制的雏形,也就是中央集权制的雏形。第二条是“废除世卿世禄,实行军功授爵制”。这项规定,造成了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时代特点。如秦相李斯少时为郡小吏,名将白起王翦皆起于部伍。第三条是实行“连坐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百姓的控制。

经济制度方面,第一条“废除井田制,为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第二条,“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不单扩大了征税范围,也规范了社会风俗。第三条是“奖励耕织”,发展生产力。

正如汉代王充所说的:“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的成为当时最强的国家,所以秦国的崛起,商鞅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李斯《谏逐客书》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标签: 秦国偏僻小国统一六国关键到了这点公元前22

更多文章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屈突盖 宁食三斗艾 不见屈突盖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屈突,三斗,不见,唐代,雍州,长

    唐代雍州长安人,为屈突通之弟。曾任长安令,以方正严肃闻名。他正直严厉,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权贵恶徒为之忌惮敛迹。当时人说:“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食三斗葱,不逢屈突通。”演义传记屈突盖,《隋唐演义》人物,武艺高强,豪气干云,为人正直,不畏权贵。先在北平王罗艺帐下效力,后随兄屈突通投奔瓦岗,最后归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罗成(隋唐十八杰)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罗成,隋唐,十八,罗成,隋唐,故

    罗成是隋唐故事中的人物。他在隋唐十八杰中列第七,十六杰列第七,在《说唐》中是第七条好汉。在清初褚人获的讲史小说《隋唐演义》中,也虚构了罗成罗公子,是燕山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精通枪法,在《兴唐全传》胯下闪电白龙驹、手中五钩神飞枪。他家的罗春,在《说唐》是老家人,在曲艺评书《兴唐传》、《大隋唐》、《

  • 古代汉族武装向四方扩张 最远打到了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汉族,武装,四方,扩张,最远,到了,哪里,华夏,民族

    若说华夏民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民族,似乎不会有人反对。数千年来,我们的先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以卓绝的意志开拓土地,战胜敌人,并驱逐侵略者。经过数千年的经营,如今中国的土地已经达到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国家。在古代,华夏武装以天子的名义讨伐四方,汉家的武士们驱驰于无边的朔漠,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史大奈 击败桑显和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史大奈,击败,桑显,史大奈,突厥

    史大奈,本是突厥人,与处罗可汗投奔隋炀帝杨广。在伐辽的战役中多立战功,被授为金紫光禄大夫,后转驻在楼烦。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于太原起兵,史大奈率领部众投奔李渊。李渊进攻关中时,隋将屈突通派桑显和率几千名骁果乘夜袭击李渊的营地,李渊诸将引军退却,史大奈率领几百个骑兵绕到桑显和后面,大破桑显和。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谢映登 后人尊其为道家仙祖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谢映登,后人,其为,道家,仙祖

    谢映登为隋唐时的道士,道教神话人物谢仙祖。名科,字映登,瓦岗五虎将之一。是东晋时谢安、谢玄、谢石的后裔,祖籍东晋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其曾祖父名谢哲、祖父谢冰。父亲谢惠,平素乐善好施,但年至四十仍无子嗣,于是求拜于神灵。一日得一游方道人指点,连携夫人前往华山求祭,途中夜宿于一草庐之中,夜梦一神将貌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王伯当 瓦岗寨的神射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王伯当,瓦岗,射手,王勇,619

    王勇(?—619年1月20日),字伯当,河南兰考人。隋末瓦岗军将领。初于济阳(今河南兰考县东北)率众起义,曾推荐李密于翟让,使得李密代替翟让成为了瓦岗起义军的首领。617年(炀帝杨广大业十三年)密称魏公,被封为琅琊公,密杀翟让后与徐世绩等分领其余众,后从李密入关(指今潼关以西)降唐,未几以反唐被杀。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尤俊达 战无不胜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尤俊,战无不胜,尤通,字俊,山东

    尤通,字俊达,山东兖州府平阴人氏,明以卖珠宝为业,实则是山东绿林的总首领。他找到程咬金,共同商议劫取了杨林48万两皇纲官银。后来事发被杨林捉拿,得众豪杰劫狱相救,在贾柳楼与众豪杰结义,贾柳楼四十六友中排名第七,后与众豪杰一同反出山东,入瓦岗寨共举义旗反隋。后随众瓦岗英雄一起归唐,李世民攻打刘武周,尤

  • 失落的军团?大秦帝国长城军团的最终归宿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失落,军团,大秦,帝国,长城,最终,归宿,秦末,战争,烽烟

    在秦末战争的烽烟之中,刘邦、项羽先后率领关东群豪攻入关中,推翻了强盛一时的大秦帝国。然而,很多人都对这段历史有个疑问: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曾派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国雄兵北逐匈奴。匈奴退却后,蒙恬带领这部分军队在秦北方边境长期驻扎,长达十余年之久。那么在秦末战争中,这部分主力军去了哪里?是否真的像很多人说的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童环 与金甲自幼形影不离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童环,金甲,自幼,形影不离,战马

    战马紫电马武器梅花点钢枪绝招五点梅花刺排名瓦岗四十六雄第三十二简介童环,字佩之,山西潞州天堂县人氏,单雄信的好友,与金甲自幼形影不离。秦琼在潞州误伤人命,发配北平府,童环与金甲受单雄信所托,同为解差一路照顾秦琼;北平遇史大奈摆擂台,金甲挑战被打败,童环大怒也冲上台打擂,结果和金甲一起被插粉戴花游街,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金甲 与童环自幼形影不离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金甲,童环,自幼,形影不离,秦琼

    秦琼在潞州误伤人命,发配北平府,金甲与童环受单雄信所托,同为解差一路照顾秦琼;北平遇史大奈摆擂台,金甲、童环两人上前挑战先后被打败,一起被插粉戴花游街,引出秦琼打擂,顺义庄关公庙英雄聚会。程咬金等劫皇杠事发,被押济南府,金甲、童环伪装狱头救出众好汉,随群雄大闹济南府,贾家楼结义,排行第35名,一起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