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尤俊达 战无不胜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尤俊达 战无不胜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930 更新时间:2024/1/25 12:31:59

尤通,字俊达,山东兖州府平阴人氏,明以卖珠宝为业,实则是山东绿林的总首领。他找到程咬金,共同商议劫取了杨林48万两皇纲官银。后来事发被杨林捉拿,得众豪杰劫狱相救,在贾柳楼与众豪杰结义,贾柳楼四十六友中排名第七,后与众豪杰一同反出山东,入瓦岗寨共举义旗反隋。后随众瓦岗英雄一起归唐,李世民攻打刘武周,尤俊达为副先锋。诸反王平定后,尤俊达为鱼鳞关总兵,封国公。在小说《薛仁贵征东》中,尤俊达随唐太宗征讨辽东,在凤凰山和二十五家总兵一起被大元帅盖苏文用飞刀杀死。

角色设定

尤俊达的历史人物原型是唐朝著名大将牛进达。

牛进达(595-651),名秀,字进达,以字行,祖籍陇西,濮阳雷泽(今属山东鄄城)人,唐朝大将。据《大唐故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琅琊公墓志铭》载,其曾祖父为东魏韩州刺史、上柱国、平原县公牛定,祖父为北齐镇东将军、淮北太守牛双,父为隋清漳县令牛汉。

关于牛进达,新、旧《唐书》虽然没有给他列传,但从史书仍然可以找到一此关于他的记载,这些记载足以证明他当时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

牛进达最早出现于史书是在《旧唐书·秦叔宝列传》中,当时瓦岗军失败后,秦叔宝、程知节和牛进达等许多将领因走投无路,降于王世充,王世充对诸人接遇甚厚。但是他们皆不满王世充多诈,于是就私下里开始找机会离开王世充。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十九日,王世充率部进犯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属河南),与唐军交战于九曲(今河南宜阳西北)。牛进达与程知节、秦叔宝、吴黑闼等都带兵上阵,率几十个亲信骑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随即投奔投奔唐军。王世充惧,不敢追逼。牛进达归顺唐军后,与程知节、秦叔宝一起留在了秦王府,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将领。

贞观七年(633年)。牛进达出任邗江府(今江苏扬州)统军,当时嘉州(治龙游,今四川乐山)、陵州(治仁寿,今属四川)的僚民举兵反叛,牛进达率戍守在此的刊江府兵将其击败,平定了叛乱。

贞观八年(634年),吐蕃赞普(吐蕃君主的专用称号)松赞干布(即弃宗弄赞)听说突厥及吐谷浑均娶唐朝公主,也遣人随唐使冯德遐入唐,多带金宝,奉表求婚,唐太宗李世民未许。使者回报系吐谷浑王离间所致。赞普大怒,即发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诸羌。贞观十二年(638年)八月,吐蕃军号称20余万进屯唐松州(治嘉城,今四川松潘)西境,遣使进贡金帛,声称来迎娶公主。都督韩威匆忙率军出战,大败而归。羌族首领、唐阔州刺史别丛卧施、诺州刺史把利步利相继举州降蕃。二十七日,唐太宗即派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二十九日,又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牛进达(时为左武卫将军)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一说左)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兵5万人进击。九月初六,牛进达率前锋进抵松州城下,乘蕃军毫无防备,夜袭其营帐,斩杀千余人(一说千人)。赞普闻讯震惊,加之属下厌战情绪日高,大臣8人自杀,遂令撤军。遣使到长安谢罪,并再次请求通婚,太宗应允。十五年(641年)正月,唐以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赞普大喜,尽子婿之礼。

此战,牛进达显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作战时能审时度势,夜袭蕃营,以攻其不备,终获胜利;而吐蕃军自恃兵力雄厚,防务松懈,致遭此败。此战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这是唐与吐蕃在近三百年战争中的第一次大规模交锋,唐军的获胜,使吐蕃从此不敢再犯唐边。再加上贞观十五年(641年),唐朝以文成公主入嫁松赞干布,唐蕃关系在此后30余年内十分融洽,牛进达可谓功不可没。自贞观四年(630年)时,高昌(都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旧址)王麴文泰早就曾亲自到长安觐见唐太宗,贡献方物。后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入贡,并发兵袭扰内附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员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国。由于高昌位于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故唐太宗决心除掉这个障碍。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征召麴文泰入朝,麴文泰称疾不至。十二月初四,唐太宗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为副总管,契苾何力为葱山道副大总管,牛进达(时为武卫将军)为行军总管,随上述诸将率步骑数万及突厥、契苾之众征讨高昌。麴文泰以为唐离高昌有7000里之遥,沙碛阔约2000里,地无水草,气候异常,唐朝不会以大兵相加。及唐军在熟悉当地地形的契苾何力引领下抵达碛口时,麴文泰忧惧而死,其子智盛即位。贞观十四年(640年)八月,唐军攻下田地城(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俘男女7000余人,随即直趋高昌城。麴智盛见大势已去,被迫于初八开门出城投降。此役,唐打通了去西域各国的通道,促进了和西方诸国的联系,同时也起到遏制西突厥的作用。《新唐书·

高昌传》中记载了牛进达随军出征一事,虽在作战中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并不能因此抹杀他的功绩。

更多文章

  • 失落的军团?大秦帝国长城军团的最终归宿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失落,军团,大秦,帝国,长城,最终,归宿,秦末,战争,烽烟

    在秦末战争的烽烟之中,刘邦、项羽先后率领关东群豪攻入关中,推翻了强盛一时的大秦帝国。然而,很多人都对这段历史有个疑问: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曾派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国雄兵北逐匈奴。匈奴退却后,蒙恬带领这部分军队在秦北方边境长期驻扎,长达十余年之久。那么在秦末战争中,这部分主力军去了哪里?是否真的像很多人说的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童环 与金甲自幼形影不离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童环,金甲,自幼,形影不离,战马

    战马紫电马武器梅花点钢枪绝招五点梅花刺排名瓦岗四十六雄第三十二简介童环,字佩之,山西潞州天堂县人氏,单雄信的好友,与金甲自幼形影不离。秦琼在潞州误伤人命,发配北平府,童环与金甲受单雄信所托,同为解差一路照顾秦琼;北平遇史大奈摆擂台,金甲挑战被打败,童环大怒也冲上台打擂,结果和金甲一起被插粉戴花游街,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金甲 与童环自幼形影不离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金甲,童环,自幼,形影不离,秦琼

    秦琼在潞州误伤人命,发配北平府,金甲与童环受单雄信所托,同为解差一路照顾秦琼;北平遇史大奈摆擂台,金甲、童环两人上前挑战先后被打败,一起被插粉戴花游街,引出秦琼打擂,顺义庄关公庙英雄聚会。程咬金等劫皇杠事发,被押济南府,金甲、童环伪装狱头救出众好汉,随群雄大闹济南府,贾家楼结义,排行第35名,一起反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丁天庆 结拜的人数和人员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丁天庆,结拜,人数,人员,隋唐

    在隋唐的故事中第二十四回 中写道秦叔宝劈板烧批贾柳楼拜盟刺血大业二年,九月二十二日,有徐绩、魏徵、秦琼、单通、张公谨、史大奈、尉迟南、尉迟北、鲁明星、鲁明月、南延平、北延道、白显道、樊虎、连明、金甲、童环、屈突通、屈突盖、齐国远、李如圭、贾闰甫、柳周臣、王勇、尤通、程咬金、梁师徒、丁天庆、盛彦师、黄

  • 捐躯赴国难:曹文诏当之无愧明末第一良将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捐躯,国难,曹文诏,当之无愧,明末,第一,良将,明朝,正统

    明朝自正统六年,由兵部尚书王骥带兵平灭麓川以来,开创了明朝文官带兵的先例。后来的统兵模式常常是文官领军,宦官监军,各总兵则率领各部兵马跟进。萨尔浒之战杨镐领军是如此,而后的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卢象升以及孙传庭等均是由文官率兵而成为一时名将。而真正从行伍之间,一步步凭战功提拔起来的曹文诏才是真正的

  • 口袋阵露出了什么破绽 未能兜住匈奴大军?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amp,ldquo,口袋,rdquo,出了,什么,破绽,未能

    马邑在现在的山西省朔州市。“马邑之谋”是当地一个叫聂壹的土豪献给王恢的计谋。王恢在和韩安国的第二次辩论中,适时将其抛出,最终促使汉武帝下定了对匈奴动武的决心。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六月,正值仲夏时节,汉武帝部署了对匈奴作战的计划,派出了“五大将军”

  • 手握三十万大军的蒙恬 为何轻易中赵高的奸计?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手握,三十万,大军,蒙恬,为何,轻易,中赵,高的,奸计,怎么

    怎么选择是0与1的问题,怎么组合是数之集合的问题。君主有选择和组合的权力,那么,被选择的臣子自然有他们的权力。臣子要争取1而不是0,这是被选择的意愿;已经被选择的臣子还要算计利弊,这是身处集合中等待被组合的意愿。相比宗室的弱不禁风,在将军蒙恬、上卿蒙毅与后来丞相李斯的拘押期间,赵高却是要罗织各种罪名

  • 战国时代如果魏国留住他 也就没有秦一统天下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时代,如果,魏国,留住,也就,没有,一统天,下了,经过

    经过春秋时代的长期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不复存在,几个大的诸侯国日益强大,争战不休。到了战国时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诸侯国为获取更多的土地、财富和人口,彼此之间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争夺生存空间。战况空前惨烈,各国统治者都在寻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办法。克敌取胜之道,首在富国强兵,

  • 东晋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如何评价东晋北伐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东晋,北伐,为什么,失败,如何,评价,东晋,北伐,最远,打到

    东晋北伐最远打到哪里在东晋时期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北伐战争,尽管那个时候历代都出现了王室中人安于现状,在江南地区自得其乐的现象,可是东晋历史上也不乏会出现忠心爱国之辈,他们将收复中原地区、扩大东晋领土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责任,所以才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战争。但是也有很多人好奇东晋北伐最远打到了哪里,毕竟

  • 湘军为何超越八旗兵和绿营 并灭掉太平军?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湘军,为何,超越,八旗,绿营,灭掉,太平军,湘军,一种,现象

    湘军,是一种现象,代表着汉人士大夫崛起,帮助清朝打灭太平天国。与曾国藩同时,甚至还稍早一点的江忠源、胡林翼、王鑫,以及曾国藩之后的左宗棠、李鸿章,甚至包括吴长庆、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祖)等人,都是这个时代湘军现象的体现者。曾国藩能够作为这一现象的代表,不仅因为当时他的官大,也不是仅仅因为他的道德学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