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第四次中东战争经过 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用的什么坦克 第四次中东战争起因是什么

第四次中东战争经过 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用的什么坦克 第四次中东战争起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31 更新时间:2024/2/2 3:50:15

第四次中东战争是发生在以色列以埃叙联军为代表的拉伯国家之间,战争发生的时间为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之间,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对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的领土争议,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埃叙联军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是后来以色列扭转了战局,埃叙联军战败。下面介绍一下第四次中东战争经过。

第四次中东战争

埃及和叙利亚联军选择在10月6日犹太人的赎罪日发动这场战争,因为赎罪日是犹太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这一天以色列全国放假,很多军人也放假回家过节,并且这一天以色列会避免使用武器、电子器材、引擎、通讯设施等等,道路交通也会停止。可以说这一天是以色列军备防御最脆弱的一天,这一天埃及在西奈半岛,叙利亚在戈兰高地,双方在以色列的东西两方同时以色列发动了进攻。

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埃及在西奈半岛,叙利亚在戈兰高地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这种胜利是因为埃叙联军打了以色列一个猝不及防才出现的。后来以色列迅速的调兵遣将,分别在东西两线迎战埃叙联军,很快扭转了战局,最终以色列分别攻入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境内,到战争结束时,以色列部队已经大量攻入埃及,距离首都开罗只剩下101公里了。从10月11日至10月14日,以色列部队攻进了叙利亚本土,在叙利亚的巴珊攻克了20平方里的土地,从那里以色列能够用重型火炮轰击大马士革的市郊,距离只有40公里。后来约旦和伊拉克也加入到叙利亚的战队中,但是却无法击退以色列军队。同时在海上的战斗中以色列也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以色列军队包围了埃及的第三军团。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评价怎么样

第四次中东战争是发生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一场战争,是阿拉伯国家埃及和叙利亚挑起的,目的在于夺回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埃叙联军打了以色列一个猝不及防,使得以色列节节败退,但是等到以色列后备军上战场之后,战局被很快扭转。下面做一下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评价。

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评价一:首先这场战争是以前几次中东战争的延续,是阿拉伯国家与犹太民族之间的恩怨的延续,这场战争中埃及和叙利亚联军一方的目的在于要夺回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可以说是以前矛盾的再次爆发,因此这次战争谈不上正义或者是不正义。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评价二:这次战争中苏联与美国都不希望双方发生战争,苏联最后没有能力制止埃及的军事行动,而以色列没有主动的挑起战争,因此获得了美国的支持,而苏联虽然并不希望战争爆发,但是在战争爆发之后为了维护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也开始走上了支持阿拉伯国家的道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这场战争中给了交战双方大量的军事物资援助,所以本质上来说这次战争是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较量。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评价三:这次战争中双方损失惨重,并且挑起战争的阿拉伯国家一方最终战败,没有实现自己的军事目的,这使得双方认识到通过战争解决问题的道路是行不通的,所以从此之后阿拉伯国家逐渐的接受了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作为阿拉伯国家领导者的埃及总统萨达特于1977年访问了以色列,开始了双方的破冰之旅。

第四次中东战争双方实力有什么差距

第四次中东战争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之间,战争中阿拉伯国家有很多国家是参与战争,而以色列可谓是孤军奋战,只有美国给与战略物资支持,双方的实力对此存在着很大的悬殊,但是以色列却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下面说一下第四次中东战争双方实力。

第四次中东战争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除了埃及和叙利亚参加了战争之外,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都派出了部队或飞机参战。战前,埃军兵力约32万人,坦克2000辆,作战飞机约600架,另有大量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以及海军舰艇约100艘。埃军在运河西岸展开5个步兵师、2个机械化师、2个装甲师和若干独立旅,并部署有"萨姆"防空导弹等武器,在运河区组成高、中、低和超低空防空体系。

战前,叙军兵力约15万人,坦克约1300辆,作战飞机280架,另有大量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以及海军舰艇约30艘。叙军在戈兰高地东侧展开3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若干独立旅,并以防空导弹为主组成对空火力网,为地面进攻提供掩护。以色列国小人少(1973年总人口为318万人),战前编有备军11.5万人,预备役20万人,坦克1700辆,作战飞机360架和"霍克"防空导弹发射架75部,海军舰艇约40艘。

这场战争是埃叙联军主动向以色列军队进攻挑起战争的,在开战之前以军在西奈半岛仅部署1个步兵旅、3个装甲旅,近300辆坦克和48门野战火炮;驻守运河东岸前沿各支撑点的步兵不到500人,浅近纵深内只有1个装甲旅的兵力;戈兰高地也只部署3个步兵旅、2个装甲旅,近200辆坦克和44门野战火炮。战争在埃叙联军充分准备下开始的,刚刚开始的时候双方实力悬殊,所以刚刚开始的时候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但是以色列迅速的调兵遣将,最终扭转了战局。

揭秘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国有参战吗

第四次中东战争指的是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之间的那场战争,战争的双方是埃及、叙利亚联军与以色列军队,交战的最终结果是埃及和叙利亚联军战败,双方最终在联合国的干涉之下停战,最终达成了停战协议。在这场战争中很多国家都卷入其中,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国有参战吗?中国没有参加这场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发生在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之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国内形势处于一种非常混乱的状态之中,没有能够参加这场战争,而且这场战争的交战双方是得到了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支持的一场战争,美国支持的是以色列,苏联支持的是叙利亚和埃及联军所代表的阿拉伯国家阵营。

在这场战争中阿拉伯一方的主要参战方是埃及和叙利亚联军,另外有很多的阿拉伯国家也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比如约旦和伊拉克积极的帮助埃叙联军,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提供了金融上的支援并也派出了象征性的少量部队参战。摩洛哥派出了1个旅的部队前往前线支援,巴基斯坦也派了16名飞行员助战。利比亚的卡达菲派了些幻象3型战斗机前往埃及并且提供了约10亿元的援助。阿尔及利亚派遣了1个中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1个坦克旅、几十辆坦克支援埃及。

突尼斯派遣超过1,000名士兵前往埃及,苏丹也派遣了3,500名士兵。乌干达的电台宣称伊迪·阿明也派遣了乌干达士兵前往作战。古巴也派遣了大约1,500名士兵和坦克及直升机部队前往支援,据报道还曾和以色列空军交战过。北朝鲜派遣了一个飞行中队,总计20名飞行员、8名地勤人员、5名译员、3名行政人员、1名政治顾问、1名军医、1名炊事员,支援叙利亚-伊拉克联军。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国有参战吗?答案是中国没有参加这场战争,这场战争中没有中国人的身影。

第四次中东战争起因是什么

第四次中东战争发生在以埃叙联军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和犹太人国家以色列之间,发生的时间为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战争是由埃及和叙利亚主动挑起的,但是战争的结果却是埃及和叙利亚联军被以色列军队打败,埃及与叙利亚不仅仅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还丢失了更多的土地。下面就介绍一下第四次中东战争起因。

埃及总统萨达特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领土争夺问题导致的。阿拉伯国家埃及、叙利亚和约旦曾经与以色列进行过六日战争,这次战争中阿拉伯国家被以色列打败,失去了包括整个西奈半岛和部分戈兰高地在内的大片领土。埃及和叙利亚人民对于自己失去的领土耿耿于怀,时刻都想要通过战争夺回失去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正是鉴于此,埃及和叙利亚积极的筹备着再次发动战争。而以色列联合政府已经投票无异议通过将归还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给埃及和叙利亚,以换取达成和平协议。戈兰高地将会非军事化,也将和埃及展开有关西奈半岛的蒂朗海峡的沟通。政府也决定要和约旦国展开关于东方边界的谈判。但是被战败的阿拉伯国家在喀什穆协议中决定,与以色列“拒绝和平、拒绝接触、拒绝谈判”。这一原则的阿拉伯国家至今都在保持。

埃及总统纳赛尔于1970年9月去世。萨达特成为了埃及的新总统,萨达特决定通过战争夺回在六日战争中的失土。由此,埃及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在西奈半岛和加沙走廊的所有武装部队,并且履行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中的所有条款,埃及才会“准备与以色列和平共处”,以色列回答说绝不会撤回1967年6月5日以前的边界。因此埃及积极的准备发动战争,叙利亚也决定于埃及共同进攻以色列,于是战争最终在1973年10月6日爆发了。

揭秘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用的什么坦克

第四次中东战争是指发生于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之间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地点是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交战的双方是以色列和埃及、叙利亚联军,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投入了大量的坦克,这些坦克在以色列军队进攻和防守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下面就介绍一下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用的什么坦克。

第四次中东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投入了大量的坦克,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投入了1800辆坦克进行大会战,这在战争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在西奈半岛因为预料到以色列装甲部队会进行反击,埃及军替担任第一波攻势的部队装备了空前数量的反装甲武器,包括单兵携带的RPG火箭推进榴弹以及更为先进的AT-3反坦克导弹。平均3名埃及士兵便有1人装备反装甲武器,这使得在西奈半岛的战役中大量以色列坦克被埃及军的AT-3反坦克导弹轻易击毁。在戈兰高地,一开始的时候大约180台以色列坦克,面对的是1,400台叙利亚坦克,在实力悬殊的背景之下,以色列军队英勇作战,但是还是节节败退,但是后来戈兰高地的局势在以色列后备援军抵达后终于开始逆转。

总而言之,从整个战争的状态来看以色列的坦克在战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战役的胜败是以坦克部队的胜败为中心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用的什么坦克?以色列在这场战争中所使用的坦克分别是:超级雪曼/谢尔曼(M4的改装型),M60巴顿坦克,百夫长坦克(Centurion tank),以及其他约200辆之前战争中俘获的T-54、T-55和PT-76坦克。

标签: 中东战争

更多文章

  •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特点是什么 第四次中东战争苏联立场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东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特点是什么第四次中东战争是一场阿拉伯国家与犹太人的以色列之间的再一次激烈冲突,冲突的根本原因是领土争议,埃及和叙利亚在这场战争中分别从以色列的东西两方发动了对以色列的攻击,以色列被迫在东西两线作战,在这场战争中拥有着许多以往战争所没有的特点,下面就介绍一下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特点。第四次

  • 中法战争中击退法舰保卫台湾的将领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法战争

    刘铭传像说到晚清的战争,必然会提及中法战争。此战战况激烈,尤以海战更为突出。 海战中,中国守军击退法舰,保卫台湾,可谓大功一件。此战的将领正是世人熟知的刘铭传。接下来简要介绍一下刘铭传指挥作战的故事。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已解甲归田,在乡间隐居多年的刘铭传愤然而起,准备重赴沙场,杀敌报国。清政府

  • 朱元璋鄱阳湖之战简介 鄱阳湖之战的结局与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鄱阳湖之战是发生在公元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战役,此次水战历时37天,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只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鄱阳湖之战简介元朝末年,朝政废弛,社会动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南方各反元武装不断取得胜利。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

  • AD1883年12月~1885年4月 中法战争介绍 中法战争结局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法战争

    山西之战1883年12月14日法军对山西发起攻击,中国驻军被迫实行了军事抵抗。法军依靠优势的装备,16日占领山西。1884年2月,米乐继孤拔为法军统帅,兵力增至一万六千人,图谋侵犯北宁,筹划给中国军队更大的打击,从而迫使清统治者完全屈服。时清政府在北宁一带驻军约四十营,但由于将帅昏庸、怯懦,互不协

  •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为何胜利 陈友谅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鄱阳湖之战,朱元璋,陈友谅

    鄱阳湖之战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利用风向、水流等自然条件,充分发挥火器的作用,以少胜多、以小击大、以弱胜强,创造了中国水战海战史上的著名战例。鄱阳湖之战朱元璋胜利的原因1、朱元璋在分析胜利的原因时指出,“陈友谅兵虽众,人各一心,上下猜疑,矧(何况)用兵连年,数败无功”,而我&l

  • AD1360年-1364 鄱阳湖之战介绍 鄱阳湖之战交战双方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鄱阳湖之战

    战前准备朱元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自己的处境,认为张士诚专意保守现有地区,不足为虑;而陈友谅正在扩张势力,又轻骄喜功。如先攻张士诚,陈友谅必全力来救,将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因此,决定集中主力先打陈友谅,而对张士诚则采取守势,控制江阴、常州、宜兴、长兴、吉安等战略要点,阻止张军向西发展,并拉拢方国

  • 果阿战争简介 果阿战争的历史背景与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果阿战争

    果阿战争简介果阿战役,是印度军队收复果阿地区的一次主动出击。那么这场战役简介是什么呢?现如今的果阿果阿、达曼、第乌岛处于印度的西海岸,面积为3983平方公里,人口为65万人,是印度良好的海港。但是在1560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以后,这三块区域就一直在葡萄牙殖民者手中。即使后来英国人统治了印度,也没有

  • 苏波战争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波战争

    苏波战争苏波战争是发生在一战后苏联和波兰之间的一场争夺领土的战争,以签订《里加和约》作为结束。此战的背景是怎样的呢?波兰与苏俄的边界在凡尔赛条约中并未加以详细说明,战后的骚乱事件:1917年俄国革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崩溃;俄国内战;同盟国从东部阵线撤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独立的尝试。波

  • 苏波战争有何经验教训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苏波战争

    苏波战争苏波战争历时两年,以签订合约告终,此战在苏俄领导人之间产生震动,是一次伟大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此战的经验教训有哪些呢?俄战争失败的真实原因还是它的对外战略追求目标造成。从十月革成功后,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对外政策出发点首先从意识形态利益出发,致力于推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这主要是:首先

  • 苏波战争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苏波战争

    苏波战争苏波战争是发生在一战后苏联和波兰之间的一场争夺领土的战争,历时两年,以签订合约告终,此战的历史影响是什么呢?战争的失败在苏俄领导人中间产生很大震动,1920年9月22-25日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会议上激烈讨论战争失败原因以及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前景。图哈切夫斯基就西南方面军在战争中表现提出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