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盘点中国历史上8次以失败告终的北伐战争

盘点中国历史上8次以失败告终的北伐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12 更新时间:2024/1/23 15:40:01

盘点中国历史上8次以失败告终的北伐战争

东晋时期祖逖北伐

当时东晋政权刚刚建立,北方流亡到江南的人们为了恢复家园进行北伐。人物首推祖逖,当时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经过4年多的苦战,祖逖率领的北伐军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失地,使石勒不敢挥兵南向。太兴四年(321),正当祖逖抓紧积谷练兵,准备进军河北时,东晋朝廷派戴渊都督北方六州诸军事指挥逖军,并扼制逖军后路。同时东晋统治者内部斗争非常激烈。这些情形,使满腔热忱的祖逖忧愤成疾,病死军中。北伐功亏一篑,北方领土为后赵石勒所得。

东晋时期桓温北伐

祖逖北伐失败后,东晋权臣桓温为了建功立业、树立自己在朝廷中的威信也进行了北伐。永和三年(347年),他率军入蜀,灭了氐人李氏的汉国,声威大振。后来他曾三次北伐。第一次是在永和十年(354年),他亲率步骑四万余人,连破氐族苻健军,直抵霸上(今陕西长安东)。当地居民“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晋书又建议自西晋末年南迁的土庶人等,一律返回故乡。但上自皇帝下至达官贵人,均安于江南一隅,不愿北还。桓温的建议未被采纳。后来桓温返回江南,洛阳和其他已恢复的土地又相继失掉。第三次北伐是在太和四年(369年),桓温率步骑五万人大败前燕军,进抵枋头(今河南浚县)。可是前燕得到前秦的支援,截断了晋军的粮道,桓温只得退兵。在退兵途中,晋军遭到前燕名将慕容垂骑兵的追击,死伤三万人。最后导致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东晋时期刘裕北伐

东晋末年,北府将领刘裕控制朝政。占据山东地区的鲜卑慕容氏南燕政权,此时便乘东晋衰乱之际屡次侵扰东晋边境。义熙五年(409年)二月,慕容超大掠淮北,刘裕兴兵北伐。四月,率水军从建康北上,沿淮河,越大岘(今山东沂水北穆陵关),次年攻破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收复青、兖两州,追获慕容超,斩首建康。九年(413年),西攻谯纵,收复巴蜀。十二年(416年)后秦主姚兴病卒,子姚泓继立,兄弟相杀,关中扰乱。刘裕乘机率大军分兵四路北伐后秦,进攻关洛。途经黄河,击败北魏军。翌年进克洛阳,至潼关,命大将王镇恶直趋长安,姚泓投降,后秦亡。晋军收复长安,在少数民族统治下达百年的汉族百姓纷纷响应。这时留在朝廷坐镇的尚书左仆射刘穆之病故,刘裕怕政权旁落他人之手,便留次子刘义真镇长安,王修、王镇恶等率兵万余辅佐,自己仓促返回建康。长安留守军内讧,夏主赫连勃勃乘机夺取关中。刘义真虽被迫撤出长安,但自潼关以东、黄河以南直至青州已为南朝版图,江淮流域得到保障,这是祖逖、桓温经营百年所未能达到的。刘裕在朝廷中声望也达到极点,进而实现禅代。

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北伐

刘宋先后于元嘉七年(430年)和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两度大举北伐,每次北伐都是宋军趁春夏雨季北进,并迅速攻占沿黄河一线的重镇,然后沿河列戍置守,元嘉七年战领河南后还设立了河南四镇:洛阳、虎牢、滑台、碻磝;但是等到秋高马肥的时节,北魏铁骑南下,沿河的防御便很快崩溃,所以两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因宋文帝的年号为元嘉,故这场大规模北伐被称为元嘉北伐,又因为此战中,拓跋焘兵临长江北岸的瓜步山,所以也叫瓜步之战。后世大词人辛弃疾曾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内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之句,说的正是这段千古教训。

南朝梁武帝时期陈庆之北伐

南朝梁武帝萧衍欲以魏图魏,于梁武帝大通元年(529年)派将军陈庆之率7000白袍骑兵拥北魏北海王元颢北上。陈庆之率军连克荥城(今商丘东)、梁国(商丘)。大梁(开封)、荥阳、虎牢,遂入洛阳。魏主元子攸北逃,元颢在洛阳登位。时北魏主政者为尔朱荣,尔朱荣坐镇晋阳,遥制洛阳朝廷。尔朱荣闻洛阳有变,当即火速南下,边行边部署各部迅速南下集结,然后拥魏主进兵洛阳。陈庆之扼守河阳河桥,以拒尔朱荥之军。尔朱荣缚材为筏,渡过了黄河。元颢及陈庆之军溃败,元颢被杀,陈庆之逃回南朝。魏主重回洛阳。陈庆之入洛之战为刘宋以后南方对北方较深入的一次用兵,与刘宋时期的北伐一样,其进兵也速,其溃败也速。

南宋高宗时期岳飞北伐

岳飞于宋绍兴四年(1134年)击败叛将李成,收复襄阳;又乘胜北进,从伪齐手中收复邓州、唐州及信阳军。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自襄阳大举北进,相继收复颖昌(今河南许昌)、淮宁(今河南淮阳)、郑州,又配合敌后抗金的李兴收复洛阳等地。七月,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元帅宗弼之军,又在颖昌大破金兵的反扑,乘胜进至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金军对垒,准备渡河收复失地;由于岳飞的胜利进军,河东、河北人民纷纷响应,袭击金军,断其归路。金人大恐,准备退回北方。就在这时,秦桧与襟高宗谋弃淮河以北之地与金人求和,急诏岳飞班师,岳飞被迫退兵,所复诸州再次丧失。宋高宗杀岳飞,自毁长城,也毁掉了岳飞北伐的成就,南宋以屈辱的代价换得了暂时的和平,这就是“绍兴和议”。

南宋孝宗时期的张浚北伐

孝宗在经过和主和派的激烈斗争后,决定派张浚北伐。张浚坐镇扬州,派手下将领李显忠和邹宏渊北伐。宋军初战告捷,收复了灵壁和宿州。但金国很快在河南调集了兵力,反攻。因为李邹不和,宿州失守,接着宋军又在符离溃败,北伐失败。主和派看到战争失败,又重开求和论调,于是主和派开始占上风。主战派不甘妥协,坚决作战。孝宗试探了金国的议和条件,觉得太苛刻,不能接受。但此时,宋在北伐失败后,已无力再打下去了。金又乘机继续进攻宋,宋岌岌可危。最后,孝宗答应了金国稍做退让的议和条件,就是将完颜亮入侵后,宋收复的唐、邓、海、泗四州还给金国。改宋对金称臣为叔侄之国,将岁贡改为岁币,数量比以前减少20万。将秦,商二州的土地割让给金。这就是历史上的“隆兴和议”。

南宋宁宗时期韩侂胄北伐开禧二年,韩侂胄贸然进行北伐,结果很快就遭到了失败。北伐的失败让韩侂胄成为众矢之的。他的政敌史弥远借此与主和派和韩的反对派集结成联盟。而金人又以杀韩侂胄作为和谈条件之一。开禧三年十一月三日,史弥远等在杨皇后支持下,伪造密旨,将韩侂胄杀死,并将他的人头函首送到金国。

太平天国林凤翔、李开芳部北伐

太平军北伐。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1814-1864)在广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后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2万多人北伐。1853年5月北伐军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逼近天津,咸丰帝宣布京师戒严。1853年8月,北伐军进攻天津失利。1855年3月林凤祥在连镇突围被俘。4月3日在北京就义。李开芳退守山东茬平冯官屯。被俘后被押解北京,6月11日凌迟处死。太平军北伐, 孤军远征, 长驱六省,虽为精锐之师,但后援不继,终不免全军覆没。广大将士英勇奋战,震撼清朝心脏地区,牵制大量清兵,对南方太平军和北方人民的斗争客观上起到了支持作用。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法战争爆发的标志 中法战争里的中国英雄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最终中国在外交上输了这场战争。中法战争爆发的标志中法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883年12月发动的山西之战。自山西之战后,中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正式拉开了帷幕。也有人认为中法战争爆发的标志是法国军队侵略中国驻越南的军队。法国在对

  • 中法战争中国赢了战争输了外交 中法战争清军表现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双方在越南及中国边境和近海激战,最终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被称为中国一场“赢了战争输了外交”的战役。中法战争中国赢了战争输了外交1883年底,法军向红河三角洲中国军队防地发动攻击。

  • 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 北伐战争推翻了哪些军阀?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的另一个名称是“第一次大革命”,战争持续时间是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而北伐战争真正开始却是在一九二六年。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包括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以及南浔路战役等等,成功的攻克了南京、长沙以及上海等重要地区。在这些主要战役中武昌战役还有着非常

  • 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在哪里?北伐战争线路图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双方共同奋斗,浴血沙场,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如果没有北伐的成功,国民政府没有实现对全国的政治统一。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在哪里北伐战争主要分为了三条路线,分别是由广州至武汉,打击吴佩孚;由广州至长沙再到福建,打击孙传芳;由南京至北京,打击张作霖。而北伐战争的主

  • 北伐战争时期农民运动的中心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仅二年时间,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然而也让国共两党十年内战一触即发。北伐战争时期农民运动的中心在哪里?在湖南。1926年12月1日至28日,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长沙举行,标志着湖南农民运动进入全盛时期。1927年1月,

  • 国共十年内战开始的标志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的标志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十年内战

    国共十年内战是蒋介石投降了帝国主义之后,对共产党的一次大范围的屠杀行为。在国共十年内战中,蒋介石对共产党一共进行了五次围剿。国共十年内战开始的标志其实十年内战开始的标志是八一南昌起义,那么为什么八一南昌起义可以作为十年内战开始的标志呢?原因是八一南昌起义是共产党开始反抗国民党武装的开始,这也意味着国

  • 南苑保卫战:演习地雷未及清除致日军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苑保卫战

    导读:“九一八”事变后,为进一步充实部队的骨干力量,1936年年底,宋哲元聘张寿龄为教育长,成立了以培训大、中院校学生的军事训练团。宋哲元自兼团长,军训团分“九·一八”事变后,为进一步充实部队的骨干力量,1936年年底,宋哲元聘张寿龄为教

  • 长津湖战役的简介 长津湖战役伤亡了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津湖战役

    关于长津湖战役简介,这是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一场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决定性的战役,是在抗美援朝战役东部战场中极为关键同样极其惨烈的一场战役。1950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悄悄的摸索着渡过鸭绿江,进入到当时的北朝鲜的东北部地区,当时包围朝鲜东北部长津湖地区的美军第十军感到十分意外,于是在1950年

  • 中东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中东战争总共发生了几次?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在1948年5月16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向以色列主动发起了侵略战争。在这次战争中阿拉伯军队伤亡大约1.5万人,而以色列军队伤亡大约6000人,最后这第一次中东战争以以色列获胜。那么凡事必有因果,中东战争的原因有那些呢?中东战争略缩图第一次是因为巴勒斯坦土地被不平等的分割了,和剥夺了

  • 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分析 甲午战争双方参战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失败原因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战役,甲午战争在历经了九个月的时间后,最终以中国的全面失败告终。发生甲午战争时,中日双方的军事实力并没有过大的差距,那么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了全面准确的进行分析,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应该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围绕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