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金朝灭亡后女真文化得到传承

金朝灭亡后女真文化得到传承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42 更新时间:2024/2/2 7:15:28

金朝国势衰落后,1215年,其将领蒲鲜万奴自立为,国号大真。1216年降于蒙古,1217年再度自立,改国号东夏。1233年,东夏为蒙古所灭,沦为蒙古的藩属。东夏占据的东海地区属女真故土,一直是东部女真聚居区,女真传统化底蕴深厚。东夏立国时间不长,虽然对女真社会发展有所推动,但从长远看,这种推动力影响力不大,当地女真人并未像南迁的女真人那样被汉化。相反,他们将先后迁入的汉人、渤海人、契丹人等融合,即女真化。明代,以东部女真为主体的女真族逐渐复兴,史称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他们传承女真文化,仍然保持其固有的民族特征。

女真诸部使用共同语言

语言是维系民族的重要纽带,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般说来,在民族诸特征中,语言较为稳定,变化最慢。元明女真与辽金女真一样,操女真语,不仅女真地区的女真人如此,而且明朝辽东东宁、三万、辽海等卫的女真人也一直操女真语,朝廷往往从中选拔女真通事(翻译),“盖取其族类同,语言习也”。据《辽东志》载,辽东的女真通事,成化年间有七人,弘治年间有八人,正德年间有二人,嘉靖年间有五人。

记载明代女真语言文字的资料,流传下来的不多,主要有永乐年间编定的《女真译语》,即《女真馆杂字》和《女真馆来文》,共收女真语基本词汇871条,女真字近700个。此外,还有明末会同馆编的《女真译语》,共收女真语单词和词组1155条,无女真文字和进贡表文,仅用汉字记录了当时的女真语音。《女真译语》是女真通事们编辑的读物,成为后来研究女真语的重要资料。明末,努尔哈赤兴起,他一再强调首要目标是统一“言语相同的诸申(女真诸部)”。可见,女真诸部使用共同的语言。

《辽东志》在记述黑龙江流域各族分布和文化习俗时,只提到以松花江流域生女真和熟女真为代表的“女直”语言相同。当然,他们操用的语言与黑龙江下游诸族的语言有异或完全不同。《重建永宁寺记》则说到,明朝使者前往奴儿干等地,会遇到语言障碍,“非重译莫晓其言”,表明沿途诸族并未形成统一的语言。明朝往往要以操女真语的海西女真为中介,经辗转翻译,才能与其他诸族沟通。

女真文字在传承中发展

女真文字创制于金初,有大字和小字两种,先后颁行。经元入明,女真文字仍在汉区和女真地区行用。明代,女真赴京朝贡,要进呈表文,表文用女真文字书写;朝廷发往女真各部的敕谕或任命女真官员的敕书,也用女真文字书写,例如:永乐元年(1403),明朝通过朝鲜朝招谕图们江一带的斡朵里、兀良哈等部,敕谕行文即“用女真书字”,李朝君臣看不懂,只得“使女真说其意,译之而议”。永乐时,女真馆编辑的《女真译语》收入了一些女真词汇和表文,以供有关官员学习和使用。其时,女真致书朝鲜李朝,也往往使用女真文。此外,女真人私下书信往来,也行用女真文字。

明中叶,一些海西女真部落已不用女真文,而行用蒙古文。随后,朝鲜李朝发往建州女真的书信“用女真字、蒙古字翻译书之”。在建州女真中,蒙古文也逐渐取代女真文,出现了“汉字、女真字皆不知”的现象。到努尔哈赤兴起时,“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语通之”。明代,女真逐渐废弃表意的女真文字,学习并采用了拼音的蒙古文字,这在女真文化史上是一大进步。万历二十七年(1599),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利用蒙古文字母创制了新的女真文字,史称“老满文”。这种拼音文字优于原先的女真文字,是女真民族文化素质提高的表现。

标签: 金朝灭亡女真文化得到传承金朝国势落后121

更多文章

  • 战神阿提拉:横扫欧洲大陆 最终却死于女人之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神,阿提拉,横扫,欧洲,大陆,最终,死于,人之,世界,战争

    在世界战争史上,有一位被人称为欧洲的战神,他的一生就是充满血腥的传奇。他的一生杀人如麻、攻城无数,他曾率领军队两次入侵巴尔干半岛,包围君士坦丁堡;亦曾远征至高卢(今法国)的奥尔良地区,后来又进攻意大利,摧毁西罗马帝国的首都……他率领的军队让大半个欧洲为之战抖。他的最爱有三样,一是权力,为此,他亲手刺

  • 在甲午海战中成名的东乡平八郎战绩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甲午海战,成名,东乡,八郎,战绩,如何,东乡,八郎,简介,提

    东乡平八郎简介中提到他1848年出生于萨摩藩鹿儿岛的加治屋町,是日本海军大将、元帅,是日本军国主义海军军神,在对马海峡海战中击败了俄国海军,在近代史上是西方白种人第一次被东方黄种人打败的战役,得到东方纳尔逊之称。东乡平八郎旧照1966年,18岁的东乡平八郎加入海军,开始了他传奇的海军之路,在两年后的

  • 三国的神秘武装不爆发就灭亡 刘备曾是其中一员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神秘,武装,爆发,灭亡,刘备,曾是,其中,一员,光荣

    是光荣公司告诉我了“流浪军”这个说法,其他地方实在没看见过,不过觉得说的还有道理,在此总结下三国时期的流浪军。分析光荣公司的对流浪军的定义,应该是某些有某种独立结构但暂时依附比他更强大的势力的军事集团,这种集团相对稳定,并且随时可能脱离所依附的集团到另外的集团受庇护,或者找到机会就独立出来。三国时期

  • 一场早产十八年的叛乱 刘备不幸躺枪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一场,早产,十八,年的,叛乱,刘备,不幸,躺枪,三国演义,第

    在《三国演义》中,第一个当面斥责曹操为国贼的大概要数太医吉平了。小说中是这样介绍吉平的:“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在为董承医病时,吉平了解到董承与自己一样痛恨国贼曹操,主动加入到董承的反曹集团,并想出了用毒药暗杀曹操的计划。不料被董承的家奴秦庆童泄露,吉平因此被

  • 荆州注定会丢关羽一定会败 但生机还是有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荆州,定会,关羽,生机,还是,有的,东吴,天下,战略,无论是

    东吴的天下战略中,无论是周瑜,还是鲁肃、甘宁、吕蒙,都把夺取荆州作为首要的一环。所以当关羽阻断荆州过后,他就成了东吴第一个要排除的对象。无论是关羽辱婚骂使也好,擅取湘关米也好,都只是东吴对荆州动武的借口,没有这样的借口,东吴也会找其他借口的。至于关羽的表现,确实不象个好政治家,好的政治家是不会顾虑到

  • 甲午海战著名将领丁汝昌为何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甲午海战,著名,将领,丁汝昌,为何,自杀,丁汝昌,清末,汉族

    丁汝昌是清末汉族人,甲午海战著名将领。丁汝昌简介中提到他自幼家境贫苦,年少加入太平军,因太平军势头去,后又加入清军,被迫镇压太平军,随后被李鸿章提拔为北洋水军提督,与日军进行激烈的海战。丁汝昌雕塑丁汝昌做事诚恳,为人忠厚,李鸿章对他赞许颇多。后因朝中好多人向光绪进言称他无心指挥战争,光绪多次想罢免他

  • 忠诚老将廉颇为何晚年背叛赵国?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忠诚,老将,廉颇,为何,晚年,背叛,赵国,廉颇,春秋战国,四

    廉颇是春秋战国四大战神之一,其虽然打仗没有白起、李牧的善变和雷霆手段,但也创造了一生百战无一败绩的辉煌成绩,也不愧于四大名将的头衔。而其为祖国赵国服务了大半辈子,也是一个十分忠勇的老将,但是其在晚年的时候为什么会倒戈相向,叛逃赵国,晚节不保?最后在千里之外的楚国客死他乡?“赵国的用人体制,廉颇很失望

  • 关羽征战一生最终折戟沉沙 算不算名将?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关羽,征战,一生,最终,折戟沉沙,不算,名将,关于,名将,定

    关于名将的定义,我想应该从这样两个方面讲:一个是为将者在一生中有多少战绩;另一个是为将者在一生中表现过什么能力。不辩还好,越辩我把关羽看得越高,越来越觉得关羽符合名将的标准。由于东汉末年的乱世风云,很多优秀的将领在战争中成长起来,作为刘备身边的第一战将,关羽有哪些战绩,又表现了哪些能力呢?十几年随先

  • 抗击匈奴六大名将 一战破敌最多者并非卫青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抗击,匈奴,六大,名将,一战,破敌,多者,并非,卫青,匈奴

    匈奴是在约公元前3世纪时兴起的一个游牧部族,曾在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建立国家。这个部族强盛起来后,经常深入中原,对以农业为主的内地各民族进行袭扰和掠夺,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原王朝抵御和反击匈奴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将领,这些人用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一次次击败匈奴军队,维护了中原王朝

  • 汉朝将军李陵:战败投降匈奴 却被后世颂扬千年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将军,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却被,后世,颂扬,千年

    身为根正苗红的红三代、军人世家优秀品质的集大成者,李陵一直活得压抑而高调。从爷爷李广开始,李家人就似乎中了魔咒,始终没能在朝廷大展身手。解除魔咒,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成为新生代战神!他终于替自己争取到了一个独立行动的机会。可惜,他终究没能成为李元霸。当初,他以初生牛犊的孤勇在汉武帝面前立下军令状:以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