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华沙战役爆发的原因 华沙战役的双方伤亡及历史影响

华沙战役爆发的原因 华沙战役的双方伤亡及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84 更新时间:2024/1/17 16:08:26

华沙战役,波苏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又称之为维斯瓦河的奇迹,发生时间是在1920年8月13日-1920年8月25日。主要指挥官是图哈切夫斯基、约瑟夫·毕苏斯基,最终结果波兰获胜。

战役

序幕

苏俄在1920年反击波兰人发动的“基辅行动”,波军从基辅一直败退至首都华沙外围。

在华沙附近的Miłosna的波兰守军

谢苗·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1920年6月初突破了波军战线,导致波军在东面的前线全面崩溃。7月4日,图哈切夫斯基的西方面军从白俄罗斯的别列津纳河大举反攻,逼使波军后退。7月19日,红军占领格罗德诺,到了8月1日已到达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

战役计划

波兰计划

波兰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

到了8月初,波军的败退变得较有组织。毕苏斯基最初打算守住布格河及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可是那些地方相继失守,原来的计划变得不可能。8月5至6日的晚间,毕氏在华沙构思了另一个方案,波军在第一阶段撤过维斯瓦河,据守华沙及Wieprz河的桥头堡。大约四分之一可动用的师在南面集结,预备一个战略性反攻。毕氏的计划要求第一及第二军团抵挡苏军从东面的正面攻击,不惜任代价坚守他们的战壕阵地。同时,西科尔斯基的第五军团负责防守在莫德林要塞附近的北面地区,如果情况变得许可,就从华沙后面反击,把试图从该方包抄华沙的苏军切断,并突破敌军战线,打击苏俄西北方面军的后方。第五军团的另外5个师负责在北面保卫华沙。FranciszekLatinik的第一军团防守华沙本身,而BolesławRoja的第二军团负责防守从GóraKalwaria至Dęblin的维斯瓦河线。

最重要的任务交由一支约2万人的后备军(又称攻击兵团)负责,它由毕苏斯基亲自指挥,刚从南部前线抽调久经沙场、最有战意的波军组成。它有第三及第四军团支援。攻击兵团的任务是从华沙南面的维斯瓦河-Wieprz河三角地区向北发动快速反攻,利用苏俄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中间的弱点打开缺口。此举可切断西方面军的后援及使它的移动变得混乱。最后攻击兵团会进至东普鲁士边界,苏军的进攻部队就会处于包围圈中。

虽然这个计划是根据由波兰情报人员及被截听到的苏军无线电通讯所提供的尚算可靠资料制订,许多高级军官及军事专家却认为该计划是“行外人所为”,很快指出毕苏斯基缺乏正规的军事教育。许多波军部队在预定反攻日期前一星期仍在距离预定集结位置多达100至150英哩的地方作战,部队移动路线离红军不远,只要红军来一个强力推进,波军的反攻计划就会被打乱,波军整条战线也会动摇。虽然有一份计划复本意外地落入苏方手上,可是苏方认为那是波军在虚声势,不理会。苏方在数日后便为此错误付出沉重代价。

苏俄的指挥官:图哈切夫斯基

布尔什维克的计划

图哈切夫斯基计划渡过维斯瓦河并包围华沙,然后从西北面攻城。他手上有24师的兵力,意图仿效俄军将领IvanPaskievich在1831年的“十一月起义”中采用的方法去占领华沙。此举也可使波军无法得到从但泽港输入的武器及其它物资。

图氏计划的主要弱点是他的南翼兵力薄弱,只能倚赖平斯克沼泽和兵力不强的Mozyr兵团,而苏俄西南方面军的主力正在进行利沃夫战役。

第一阶段,8月12日

这时苏军继续前进,GayDimitrievichGay的骑兵军与第四集团军渡过弗克拉河,直指Włocławek,第三及第十五集团军则向莫德林要塞推进,而第十六集团军则直接向华沙前进。

苏俄在8月12日对华沙发动最后进攻,毕苏斯基被逼把预定反攻日期提前一日。

战役前的形势

这场战役的第一阶段在8月13日开始。红军进攻Praga桥头堡,Radzymin在激战中数次易手。除英国和梵蒂冈大使外,各国外交官员匆匆撤离华沙。8月14日,Radzymin失守,波兰第五军团的战线被突破。第五军团正在与苏俄的第三、第四和第十五集团军作战,波兰连忙调兵增援莫德林一带。

同时间,波兰第一军团以6个师挡下了红军向华沙的直接攻势。Radzymin的争夺战逼使波军的北部战线司令JózefHaller把第五军团的反攻时间提早。

毕苏斯基正忙于写好他的反攻计划,并决定亲自监督反攻。他在8月13至15日间巡视在华沙南面约100公里的Puławy附近集结的第四军团各单位,试图鼓起部队士气。后勤简直是一塌糊涂,波军的武器来自多个国家,而且各自使用不同的弹药。毕苏斯基记得:“在第21师,几乎一半的士兵在我面前赤足列队行进。”不过就在3日之内,毕氏终于鼓起了部队士气,激发他们尽最大努力战斗。

第二阶段,8月14日

红军第27步兵师终于进至Izabelin村,离华沙仅13公里。这是红军开战以来最接近华沙的时刻,可是形势即将逆转。

图哈切夫斯基认为一切按自己计划进行,实际已跌进毕苏斯基的圈套。北面的苏军越过维斯瓦河后,正在进入一个波军兵力薄弱的真空地带。另一方面,图氏在华沙南面只部署少量兵力去据守连接西北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的中间地区,防守该区的莫齐尔兵团只有8千人。另外,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利沃夫受阻。苏俄最高指挥当局在图氏的坚持下,曾下令第一骑兵集团军向北面的华沙进发,可是布琼尼没有遵从,因为西南方面军司令耶格罗夫与图哈切夫斯基不和。西南方面军政委斯大林的政治把戏更是火上加油,促使布琼尼及耶格罗夫违抗命令。追求个人功绩的斯大林只顾夺取重要工业城市利沃夫,结果布琼尼的部队没有转向华沙前进。

战役第二阶段:波军反攻

波兰第五军团在8月14日反攻,越过弗克拉河。它面对数量上及技术上占优的苏俄第三及第十五集团军。在8月15日,苏军朝华沙及莫德林的推进被阻止,同日波军夺回Radzymin,士气大

从那时起,西科尔斯基的波兰第五军团以闪电般的行动把强弩之末的苏军逐离华沙。西科尔斯基的部队在坦克、装甲车及配置火炮的两列装甲火车的支援下,以一天30公里的速度前进,把苏军在北方的包抄攻势瓦解。

第三阶段,8月16日

8月16日,由毕苏斯基指挥的后备军从Wieprz河向北出击。它面对的是兵力薄弱及战线过长的苏军莫齐尔兵团,在苏军第十六集团军左侧。在反攻的第一天,5个师波军之中只有1个师报告遇到抵抗,其4个师在1个骑兵旅的支援下,如入无人之境般向北推进了45公里。到了黄昏时,波军收复了Włodawa,把苏军第十六集团军的通讯及补给线切断。毕苏斯基本人也对波军的进展感到惊讶。在36小时内,后备军深入了70公里,切断了苏军的攻势,而且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莫齐尔兵团仅有的第57步兵师在首天便战败。波军成功在苏军的方面军之间打开了一个巨大缺口,并继续向北追击。

8月18日,远在明斯克总部的图哈切夫斯基终于明白苏军已经大败,下令他的残部后撤及重新整编。他意图以收缩战线去阻挡波军攻势及重拾主动,可是前方不是太迟才收到命令就是根本收不到。Gay的第三骑兵军继续向波美拉尼亚前进,不过波兰第五军团已经对它形成威胁,而且波军最终把苏军逐退并展开追击。苏军第十六集团军在Białystok被切断,大部分人被俘。

在前线中央的苏军陷入一片混乱,有些师仍然向华沙进攻,另一些就撤退、失去联系及陷入恐慌。苏军总司令在那时根本无法与大部分部队联络,所有计划变得乱七八糟。只有第十五集团军仍然有组织,并尝试遵从图哈切夫斯基的命令,掩护第四集团军撤退。可是第十五集团军在19及20日被击败后,也跟随西北方面军其它部队溃退。图氏终于下令部队向西布格河全面撤退,到8月21日,所有经组织的抵抗不再存在,到了8月31日,苏军西南方面军也全面溃退。

结果

波军展示掳获的苏俄军旗

苏军约有15,000人阵亡、500人失踪、10,000人受伤及65,000人被俘,而波军约有4,500人阵亡、22,000人受伤及10,000人失踪。约有25,000至30,000苏军逃入德国的东普鲁士,被短暂扣留,然后获准携带武器及其它装备离境。波军掳获231门炮及1,023挺机关枪。

南部的红军也溃退,布琼尼的骑兵在8月31日的Komarów战役被击败,到10月中,波军进至Tarnopol-Dubno-明斯克-Drisa之线。

参战部队

波兰

在华沙战役中阵亡的波军的墓地(华沙的PowązkiCemetery)

波军分为3个战线(北、中、南)、7个军团,共32个师。

各战线:

北部战线(从东普鲁士起,沿着维斯瓦河至莫德林,长250公里):

中部战线:

南部战线:

苏俄

主要分为西北方面军及西南方面军:

西北方面军:

西南方面军

标签: 华沙战役

更多文章

  • 元朝两都之战时间介绍 两都之战形势图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两都之战

    两都之战是1328年(元致和元年、天历元年),大都(今北京)的元武宗一系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的泰定帝两系势力,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内战。战争背景元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323-1328年在位)为了防止身后出现皇位之争,登基次年就立了五岁的儿子阿速吉八为太子。1328年(致和元年)七月,泰定帝

  • 钓鱼城之战爆发的背景 钓鱼城之战的历史地位 钓鱼城之战打了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钓鱼城之战

    钓鱼城之战是公元1259年,蒙古军围攻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的战斗。背景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之下,开始东征西讨所向披靡,横扫亚洲和欧洲。蒙古先后灭掉西辽和西夏,又在1234年与南宋一起灭掉了金朝。南宋在失去金朝作为北方的屏障后,却面临比金更强大的蒙古南下威胁。在金国被灭掉4个月之后,

  • 蒙金战争金军战斗力怎么样 蒙金战争总共打了多少年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蒙金战争

    蒙金战争,发生于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成吉思汗六年)至1234年(金天兴三年、蒙窝阔台汗六年),是由成吉思汗发动、木华黎继续、窝阔台汗完成的攻灭金朝的战争。战争背景蒙金世仇女真族原来是在辽朝统治下的弱小民族,但女真人向来以能征善战著称于世,“人一满万,天下无敌”,这是世人

  • 野狐岭之战死了多少人 野狐岭之战在哪里进行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狐岭之战

    野狐岭之战是发生于1211年(大金大安三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六年)八月,在野狐岭(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发生的决定蒙古与金朝双方命运的决定性战役。在这场大型会战及之后1213年(金贞祐元年、蒙古成吉思汗八年)的怀来战役中,金国连连挫败,导致金国内部发生弑君政变,加速了金国的灭亡。背景1206年铁木

  •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的过程与结局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发生在公元1213年七月至1214年十月,这是蒙金战争中,成吉思汗第二次围攻金中都和分兵三路攻打两河、山东、辽西的一场作战。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经过蒙金边堡塞之战后,成吉思汗率部在金朝境北,休养整训经年,于金至宁元年七月,再度南下攻金。克宣德府(今河北宣化)、拔德兴府(今河北涿

  • 蒙古攻西辽之战时间过程及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辽

    蒙古攻西辽之战,发生在是1218年。是成吉思汗为了掌握畅通中亚及西域商贸路线,也可以认为是蒙古第一次西征前哨战之序幕。背景宋嘉泰四年(1204年)乃蛮灭亡后,太阳汗之子屈出律(也称古失鲁克)率少数部众与篾儿乞部残部逃至西辽。西辽国,也称哈剌契丹国,是辽宗王耶律大石于宋宣和四年(1124年)二月所建,

  • 卡特万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卡特万战役结局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卡特万战役

    卡特万战役,中亚史上著名战役。1141年西辽耶律大石在此战击破中亚联军10万,显赫一时的大塞尔柱帝国就此灭亡,伊斯兰教第一次屈服于一个不信教的政权。简介此战役是中亚史上的著名战役,西辽耶律大石在此战中以少胜多,击败10万联军,伊斯兰教第一次屈服于一个不信教的政权。卡特万战役后,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

  • “霹雳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霹雳炮的威力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霹雳炮

    霹雳炮,又称火药火球,宋末年所发展出来的火炮,威力巨大,声如霹雳,故称之,由扭力投石机投射出。靖康元年(1126年),金入围攻汴京,李纲在守城时曾用霹雳炮、绍兴末年(1161年)虞允文领导的采石之战中都立下战功。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冯继升发明火箭法,开宝八年(975年),宋朝在攻打灭南唐时使用了

  • 平夏城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平夏城之战的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平夏城之战

    平夏城之战,平夏城之战是宋夏战争的组成部分,是北宋与西夏展开的决战性战役,宋将章楶以数万宋兵大破四十万夏军。经过公元1096年(北宋绍圣三年)冬天十月,西夏小梁太后与夏崇宗李乾顺亲自率领军队,号称五十万大军,进攻宋国鄜延路,但各州县均守御完备,夏军只好进攻金明砦,将精骑留在龙安砦附近。夏崇宗母子亲临

  • 阳溪之战魏延的表现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延

    提起魏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魏延脑后有反骨,最终被诸葛亮遗计命马岱斩杀。然而真实的历史上,魏延是继五虎将之后,蜀国武将之首,他也没有反叛,只是和杨仪产生矛盾,最终被杀。魏延没有关张马黄赵的赫赫威名,但他却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将领,当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舍弃张飞而用魏延镇守汉中,足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