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卡特万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卡特万战役结局及历史影响

卡特万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卡特万战役结局及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36 更新时间:2024/1/23 14:52:19

卡特万战役,中亚史上著名战役。1141年西辽耶律大石在此战击破中亚联军10万,显赫一时的大塞尔柱帝国就此灭亡,伊斯兰教第一次屈服于一个不信教的政权。

简介

此战役是中亚史上的著名战役,西辽耶律大石在此战中以少胜多,击败10万联军,伊斯兰教第一次屈服于一个不信教的政权。卡特万战役后,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西辽成为中亚霸主。

卡特万之战,使西辽确立了在中亚穆斯林世界的统治,声名威震亚欧。

卡特万之战

背景

西辽自建都于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东南布拉纳)后,国力蒸蒸日上。1134年,耶律大石征讨金朝受挫,转而继续在中亚地区扩。1137年,耶律大石率军察赤(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费尔干纳盆地及泽拉夫尚河流域进兵,同年5至6月,在忽毡(今塔吉克斯坦苦盏)遭到了西喀喇汗国可汗马赫穆德·伊本·穆海默德的抵抗。西喀喇汗国战败,马赫穆德败逃回撒马尔罕。这次战败使马黑木二世的臣民感到震惊、惊恐沮丧,但耶律大石并没有继续进兵。而马黑木二世将忽毡战役失败的责任推卸给葛逻禄人,他强迫葛逻禄人离开撒马尔罕边境,并向舅父塞尔柱帝国苏丹哈马德·桑贾尔求援,但桑贾尔正忙于和花剌子模的战争,并未出兵帮助。

由于西辽在伊斯兰世界的崛起以及东喀喇汗国臣服于西辽,这引起了塞尔柱帝国苏丹桑贾尔的不满。1141年,西喀喇汗国与葛逻禄人爆发冲突,马赫穆德再次向宗主国塞尔柱帝国求援。桑贾尔动员伊斯兰诸国参战,集中了呼罗珊、锡斯坦、伽色尼、马赞德兰、古尔等国的军队近10万人,单单阅兵就耗费了半年时间。同年7月,桑贾尔率军渡过阿姆河,进入河中地区。面对强大的敌军,葛逻禄人急忙派使者向耶律大石求救。

耶律大石写信给桑贾尔替葛逻禄人说情,但桑贾尔十分傲慢的回信命令耶律大石加入伊斯兰教,并称自己的军队能用箭截断敌人的须发。当耶律大石听完桑贾尔的使者读完书信后,下令拔下他的一撮胡须,然后给他一根针让他当场示范,使者不能做到。耶律大石说既然针不能截断胡须,那那个人又怎么能用箭折断须发呢?于是下令进兵,双方在撒马尔罕以北的卡特万草原对峙,西辽的军队中有契丹人、突厥人、汉人和蒙古人。耶律大石观察了战场的地形后,让军队背靠达尔加姆峡谷安营。两军于1141年9月9日展开会战,战前耶律大石指出桑贾尔的联军人多少谋,如果全力进攻他们就会首尾不顾。耶律大石派六院司大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率兵2500攻打联军右翼,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等率兵2500攻打其左翼,耶律大石亲率部队攻打中军。桑贾尔的联军右翼是埃米尔库马吉,左翼是锡斯坦国王,他自己亲率中军,有战斗经验的老兵负责殿后。

战争过程

在战场上,锡斯坦贵族作战英勇,但西辽军队中的葛逻禄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迫使桑贾尔的联军败逃。桑贾尔和马赫穆德逃奔至泰尔梅兹,桑贾尔的妻子、左、右翼统帅和伊斯兰法学家胡萨姆·奥玛尔·伊本·阿布杜·阿齐兹·伊本·马扎·布哈里均被俘虏。一种观点认为桑贾尔的联军中出现了起义,直接影响到了战争的结果。桑贾尔的联军损失惨重,仅达尔加姆峡谷就装下1万名死者。《辽史》记载塞尔柱帝国联军的阵亡者横尸数十里。卡特万之战后,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西辽成为中亚霸主。耶律大石随后率军进入撒马尔罕,立马赫穆德之弟伊卜拉欣·伊本·穆海默德为桃花石汗,继续让其统治西喀喇汗国。耶律大石还派大将额儿布思出兵花剌子模,在该地烧杀抢掠,迫使花剌子模沙阿阿拉丁·阿比兹向西辽臣服并且每年缴纳价值3万金第纳尔的货物和牲畜。耶律大石在撒马尔罕驻扎90天后,至起儿漫(今乌兹别克斯坦卡尼梅赫镇)巡行后班师返回虎思斡耳朵。卡万特之战西辽大获全胜。

卡特万之战

战争结果

卡特万之战,以西辽军队大获全胜而告终。桑贾尔的联军损失惨重,士兵阵亡3万人,《辽史》记载塞尔柱帝国联军的阵亡者横尸数十里。

卡特万之战后,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中地区,西辽成为中亚霸主。耶律大石率军进入撒马尔罕,立马赫穆德的弟弟穆海默德为汗,继续让其统治西喀喇汗国。

影响

耶律大石的西征事迹被传到欧洲,正逢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于是在欧洲流传着东方世界有一位神秘的祭司王约翰,是基督教的捍卫者。俄语、阿拉伯语、拉丁语和古英语中中国的发音类似于“契丹”,都是受耶律大石西征的影响。而耶律大石的名字也成了西辽帝国的代称,在耶律大石死后,金、西夏、南等国家对西辽的后代君主皆称为“大石”。

评价

卡特万之战是对中亚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一场战争,它使西辽帝国和塞尔柱帝国对中亚地区的政治影响和相互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伊本·艾西尔评价卡特万之战:在伊斯兰的历史上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战争,在呼罗珊也没有比这更多的伤亡。拉施特评价卡特万之战:在撒马尔罕西北的卡特万草原击溃最后一个“伟大的塞尔柱君主”桑贾尔的军队,征服了花剌子模,并首次迫使中亚伊斯兰教徒接受“异教徒”的统治。魏特夫和冯家升指出:1137年和1141年是菊儿汗把胜利引向突厥斯坦西部的两个里程碑,这两次战役积累的胜利果实,使他们建立起“伟大的喀喇契丹帝国”,自此“塞尔柱帝国不可挽救的失去了阿姆河以远的地区”。

相关争议

根据已知史料,卡特万一战桑贾尔的部队大致在7万到10万之间,而耶律大石的部队数量不详细。《辽史》中仅记载其左右两翼各为2500人,其中军人数不详,另外还有数目不详的葛逻禄人的辅助性部队。

标签: 卡特万战役

更多文章

  • “霹雳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霹雳炮的威力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霹雳炮

    霹雳炮,又称火药火球,宋末年所发展出来的火炮,威力巨大,声如霹雳,故称之,由扭力投石机投射出。靖康元年(1126年),金入围攻汴京,李纲在守城时曾用霹雳炮、绍兴末年(1161年)虞允文领导的采石之战中都立下战功。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冯继升发明火箭法,开宝八年(975年),宋朝在攻打灭南唐时使用了

  • 平夏城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平夏城之战的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平夏城之战

    平夏城之战,平夏城之战是宋夏战争的组成部分,是北宋与西夏展开的决战性战役,宋将章楶以数万宋兵大破四十万夏军。经过公元1096年(北宋绍圣三年)冬天十月,西夏小梁太后与夏崇宗李乾顺亲自率领军队,号称五十万大军,进攻宋国鄜延路,但各州县均守御完备,夏军只好进攻金明砦,将精骑留在龙安砦附近。夏崇宗母子亲临

  • 阳溪之战魏延的表现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延

    提起魏延,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魏延脑后有反骨,最终被诸葛亮遗计命马岱斩杀。然而真实的历史上,魏延是继五虎将之后,蜀国武将之首,他也没有反叛,只是和杨仪产生矛盾,最终被杀。魏延没有关张马黄赵的赫赫威名,但他却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将领,当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舍弃张飞而用魏延镇守汉中,足以看

  • 日俄战争俄国为什么输 日俄战争双方真实伤亡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是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历史背景1853年马修准将带领美国海军抵达日本并逼使德川幕府签定神奈川条约结束日本锁国政策。这次与西方现代国家的接触使日本得到了西方是具竞争性及帝国主义

  • 日本“戊辰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戊辰战争的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戊辰战争

    戊辰战争(1868年-1869年,庆应4年/明治元年-明治2年)是日本历史上在王政复古中成立的明治新政府击败江户幕府势力的一次内战。1868年乃戊辰年,故有此名。简介1867年日本孝明天皇死,明治天皇即位。1868年(戊辰年)1月3日,日本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幕府将军德川庆喜&l

  • 宋夏战争总共爆发了几次?宋夏战争的历史影响 宋夏战争谁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宋夏战争

    宋夏战争,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第一次战争仁宗明道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宋廷,希望他们承认这一事实。可是宋朝大多数官员主

  • 宋夏战争总共爆发了几次? 辽夏战争辽国损失兵力 辽夏战争谁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夏战争

    辽夏战争指的是北宋时期,辽王朝与西北地区西夏王朝之间的战争。辽夏第一次战争背景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3次大规模战役,都以宋军失败而告终,史称“镇戎三败”。虽宋在屡败之余扬言要重整决战,但实际上想与西夏握手言和。西夏虽屡胜,但所掠夺所获却抵偿不住战争中的消耗

  • 宋辽战争爆发的背景介绍 宋辽战争伤亡 宋辽战争最后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辽战争

    宋辽战争,一般是指自979年宋朝北伐以来,终于1004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一系列宋辽间以燕云地区领地争端为主的长期战争。背景五代后唐清泰末,辽(契丹)帝耶律德光扶植石敬瑭攻灭后唐称后晋皇帝后,从石晋王朝攫取了幽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之地并以此为基地,不断袭掠中原。后周建国初,辽又扶植北汉政

  • 刘备在赤壁之战前都参加过哪些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

    陆逊在夷陵之战前,曾这样分析刘备:“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刘备的军旅生涯中,败多胜少。确实刘备在赤壁之战前,打不过的败仗真的不在少数刘备在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时,正是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打过黄巾军;打过张举、张纯领导的幽州起义军;甚至还参加过讨伐董卓的

  • 宋灭后蜀之战时间及历史背景介绍 宋灭后蜀之战示意图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蜀

    宋灭后蜀之战是北宋统一战争中,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王全斌与副都部署刘廷让等分率军两路合击,攻灭后蜀的作战,发生在乾德二年至三年(公元964-965年)。战役背景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北宋平定荆湖一带,基本切断了蜀朝与中原地区其他各国的联系。而此时的蜀朝君主孟昶,在一心想要立功来给自己树立威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