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806 更新时间:2024/2/2 3:00:51

欧洲中世纪晚期,英国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此战源于公元1337年法腓力六世英王爱德华提出收回阿基坦领土为开端,终结于1558年,法军攻陷英国在欧陆最后一个城市加莱。但一般认为1553年,欧陆的英军主力被法国歼灭后,百年战争就已经结束了。巧合的是同样公元1553年,延续千年之久的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灭亡,这被认为标志着欧洲中世纪的终结。

那么英法两国以英吉利海峡相隔,它们之间爆发了怎样的冲突,竟会延续百年之久呢?这还需要从英法两国中世纪的地缘政治形势聊起。

英王祖籍在法国

英国很早的时候就有明存在,但在罗马时代主要是一些凯尔特人原始部落。罗马帝国时期曾占据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并将凯尔特部族挤压到如今威尔士和苏格兰地区,甚至建立了哈德良长城防范北部蛮族的反击。此后的英国又经历了日耳曼诸部(盎格鲁、撒克逊、朱特)的“七国时代”和丹麦(维京人)入侵时代。此时的英格兰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王室体系,但后来1066年初,英王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威塞克斯伯爵哈罗德二世被贵族们推选为国王。与爱德华有亲缘关系的诺曼底公爵威廉以爱德华曾面许继位为理由,要求获得王位,随后成功率军攻占了英格兰,成为征服者威廉,开创了诺曼王朝。由于诺曼底公爵是维京诺曼族群,因此史称“诺曼征服”。

正因为这层渊源,从法理上来说,此后的诺曼王朝英国国王,同时也属于法国国王的封臣。换言之,如若英王继续坚守自己在法国的领地,其政治地位将始终低于法王,除非他自己兼任法国国王。此后的法国卡佩王朝时期,历任法王经基于此打压英王,直至诺曼王朝结束。然而继承英国诺曼王朝的金雀花王朝的安茹家族同样源于法国,并且依靠继承和联姻,一度将法国整个背部和西部地区都变成了自己的家族领地,一时间英法两王围绕英王在法领地问题剑拔弩

英王成了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

事情的变化发生在法国卡佩王朝绝嗣之后,前面提到的英王兼任法王的机会终于来了。英王爱德华三世凭借母系血统,成为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虽然当时的法国核心贵族大多支持另外一支具备法理继承资格的瓦鲁瓦家族,但英格兰王室具备法兰西法统的现实,还是让英法争端更加复杂。

英格兰王室具备了法国的法统,但却并非唯一继承人,因此双方围绕法国统治权展开了漫长的较量,并因此进入了百年战争的战场。

经济利益影响两国决策

如果单单只是法国王位的争夺,那么对于贵族把持的英国议会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出兵动力。早在公元1215年,为了反抗国王的过分的税收,英国贵族们就曾通过起义,迫使国王签订了英国史上著名的《大宪章》。随后此后的国家权力更多还是由国王掌控,但在出钱出兵问题上,得不到贵族们的支持,是无法支撑英军跨海作战的。

在百年战争爆发之前,英国在欧陆上的领地就已经所剩无几,但却始终死守西南部的阿基坦公国。这块通常叫做加斯科涅的地区具有良好的日照条件,以盛产葡萄美酒,闻名遐迩。另外一块被英国十分看重的地方是海峡对面的弗兰德斯地区(也就是日后的弗兰德地区,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所在地。),此处位于低地位置,农业发展并不好,但却是商业、手工业聚集的地方。雄厚的财力和卓越的战略位置,让英国人十分眼红。更为重要的是,当地人在百年战争之前的几十年里,一直在同法国中央交战,并始终不服法国的统治,这让英国看到了插手的机会。

英法百年战争对欧洲格局的影响

英法百年战争的经过十分复杂,前后发生了四个阶段,并且期间还经历了中世纪黑死病的袭扰。其中以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英国一方占据优势,但此后均被法国翻盘。其中黑死病危机爆发于第一阶段,使得两国停战近十年(1348年~1356年)。圣女贞德则出现在第四阶段。到了百年战争后期,摇摆不定的勃艮第再次加入到法国一方,而英格兰背后还有苏格兰人的威胁,因此逐渐在对峙中落入下风,并最终退出了欧洲大陆。

百年时光,让这场战争从一开始的王位和领地的争夺战,逐步转变为法国抗英救亡的民族解放战争,战争的胜利促使法国完成了民族统一,塑造了法兰西民族精神。此后的法国逐渐成为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并随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内部崩裂,成为欧洲霸主。而英国在百年战争之后,脱离了与法国的关系,同样促进了英格兰民族主义的兴起,并且促使此后的英国对欧洲大陆推行起“大陆均衡”和“光荣孤立”政策。完全沦为岛国的英国开始将目光投向海洋,转而向海外发展,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

综上所述,英法百年战争源于英王的双重身份属性,并由此产生了对法国王位的觊觎。出于政治、经济等多层次利益考虑,双方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大战。同时当战火熄灭、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这场战争又同时塑造了两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性格,并对此后数百年欧洲乃至世界的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百年战争

更多文章

  • 德国为何会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苏德战场上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于太平洋战场上的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上的阿拉曼战役一道构成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反法西斯同盟自此转守为攻,逐步占据了战略主动权。二战之中的苏德战争,进攻苏联的有400万德军精锐,外加60万仆从国军队和攻入苏联腹地后策反的波罗的海和乌克兰等地的

  • 吴三桂李自成山海关大战双方有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吴三桂,李自成

    1644年李自成正式建立了大顺,3月李自成率军北伐攻陷了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攻克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后便意味着明朝正式灭亡了。不过明朝灭昂后并不意味着各方势力的角逐就因此结束了,而是更加的激烈了起来。在得知崇祯皇帝自缢的消息后,多尔衮遂采纳明降将洪承畴建议,决意率兵经密云(今属北京)、蓟

  • 俄土战争中沙俄得到了哪些好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俄土战争

    俄罗斯帝国崛起于17世纪,在这之前,俄罗斯经常会遭到其他欧洲国家的欺负。1610年波兰想瓜分俄罗斯失败之后,俄罗斯便开始慢慢崛起了。奥斯曼土耳其是成立于1281年,地跨亚欧非三块大陆的强大帝国。俄国崛起之后就开始与土耳其交战,当年俄国是打着帮助斯拉夫民族以及东正教的旗帜向土耳其发动战争的。早在145

  • 格奥克捷佩堡战役过程及结局影响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格奥克捷佩堡战役

    1880年11月份,俄国著名将领斯科别列夫率领着俄国远征军对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发起了侵略战争。这支俄国的远征军大约拥有1万1千人,并且还装备了97门火炮。在这之前,俄国人的军队已经跟缺少热武器的土库曼的游牧民交战过了,对土库曼人的一个聚集地进行了攻击,最终却被土库曼游牧名打的落荒而逃。相比于生活在中亚

  • 南北军阀战争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北军阀战争

    说到南北军阀战争其实在历史上也经常性提到的,对当时民国的一些趋势走向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那么这个南北军阀战争前后都有什么故事呢?南北军阀战争到底是一场什么战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北洋军阀南北战争,中华民国时期,南北军阀的一场混战。1917年7月,段祺端以“再造共和”功臣自居

  • 长征从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长征

    红军长征路线: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开始,到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结束,长征总里程约为六万五千余里。1基本路线瑞金(1934年7月7日)→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rar

  • 大非川之战薛仁贵为何惨败?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非川之战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大非川之战惨败的真相!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古代将领看重什么?那无非就是带领将士们打赢一场场的胜仗,将领也可以借此得到帝王的赏识,但是将领如果打了败仗,这个时候也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有的时候还会遭到清算。对薛仁贵来说,大非川之战无非是他人生的一大耻辱,而对于这场战役的惨败,薛

  • 二战之突尼斯会战:隆美尔的离别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突尼斯会战

    1942年7月,英美首脑决定实施进攻北非的“火炬”行动计划,并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火炬”行动的盟国远征军总司令。9月下旬,美英两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伦敦确定了实施“火炬”作战计划的细节,决定两国军队于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

  • 凯塞林山口战役:二战德国非洲军团最后的辉煌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凯塞林山口战役

    凯塞林山口战役是二战中德国与美国的首次交锋,是隆美尔为了挽回德军在北非的军事劣势,而发动的一场战役。在这个战役中,美国陆军为他面对老牌德国王牌部队的第一课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美国陆军第一装甲师的阿尔基在战后回忆时把它与西方军事史上著名的英国轻步兵旅在克里木战争时期在巴拉克拉瓦的自杀性冲锋相提并论,认为

  • 北非登陆战役: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登陆舰艇的大规模渡海登陆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非登陆战役

    北非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2年11月美英盟军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的登陆作战。1942年11月4日载着部队的运输船分别从美国港口和英国港口出航,11月5日会合后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东航进,驶至预定登陆地段以北海域后转向南航,途中未遇阻挠,于11月7日夜间开始登陆:西部特混舰队在卡萨布